庞统和郭嘉 三国演义中庞统之死

网友提问:

为何说郭嘉庞统鲁肃三人的死,间接影响三国40多年的历史走向?

优质回答:

郭嘉,庞统,鲁肃是三国时期非常著明的谋士,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们的一生走的很短暂,后来的纷争中少了他们的真知卓见而少了些许的精彩,但是,说他们的死影响了三国四十多年的历史走向,却也是不见的。

先说郭嘉,郭嘉在许多人的眼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人称鬼才。的确,郭嘉的计谋往往出人意料,甚至有点匪夷所思,比如,他对孙策死的预测就是如此。

郭嘉的计谋还有一个特点,非常精准,他对袁绍性格的分析,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的双眼就是一架X光机一样,袁绍在他的眼中就象一个透明人。恐怕袁绍都未必对自己有那么清晰的认知。

官渡之战后,针对当时曹魏上下都认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想法,郭嘉却出人意料的认为,应停止征伐。只有这样才能让二袁内讧,然后征伐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郭嘉之计谋奇则奇矣,但是,给人的感觉有点奇玄,缺乏高屋建瓴式的大气和格局。这样的谋士在混乱的前期大有用武之地,当大稳定后所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阳谋而不是奇谋了。

有人说,赤壁之战的失败是因为少了郭嘉才造成的,就连曹操也这样认为。其实,也未必如此,通观曹营内赤壁之战时还在的谋士中,能和郭嘉匹敌的还有贾诩,贾诩之才应和郭嘉持平,在谋种程度上还要高于郭嘉。贾诩曾经建议不要征伐东吴,然而,曹操却听不进去了。是贾诩人微言轻吗?非也,是曹操太自大了,由于,这一时期的顺利,许多建言曹操已经听不进去了。所以,即便郭嘉在恐怕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再说庞统,庞统在三国中就象流星一样,可惜光芒不是太耀眼。

庞统号称凤雏,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这句话给人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后世的人们总为拥有凤雏和伏龙的刘备没有取得天下而感到惋惜。总认为庞统不死,蜀汉的大业会是另一种情况,其实,这有点高看庞统了。

庞统在东吴的那段岁月,虽有过人的名声,但仕途却不顺,为什么呢?是东吴方面不识人吗?不是,鲁肃就称之为非百里之才,应堪大用。然而,在周瑜手下的庞统却只是一名普通的功曹。是周瑜不识才吗?鲁肃却是在周瑜的极力推荐下才在孙权那里展露头角的,或许,周瑜认为庞统之才不如鲁肃吧,但庞统是否有责任呢?

庞统来到刘备手下时前期的境遇同样不如意,只是在鲁肃和诸葛亮的大力推荐下才被刘备重用。

然而,庞统在攻取益州的过程中所展露出的才华却并不出众,他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并不出人意料,且可行性并不高。在刘备和刘璋周旋的一年内,庞统也没有其它更高明的策略,只是任由时间空耗下去。

所以,庞统有才,但欠缺诸葛亮的大局观和睿智,甚至还不如法正。

鲁肃是这三人中少有的有着高远卓见政治格局的人物。

初见孙权,鲁肃就明确指出了东吴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法,东吴以后的发展也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所以,多年以后,孙权还念念不忘他。

鲁肃在政治上的格局之大,在三国历史应和诸葛亮齐名。能够力排众议把南郡借给刘备的人,除了他不会有第二人了。这是双赢的手笔,所以曹操听了会惊的把笔掉在地上,但孙权却不理解。

基于此,有人认为,如果鲁肃不早死,孙刘不会有有荆州之战,孙刘联盟也不会破裂。其实未必,孙刘联盟的破裂不是他一人能作主的,这是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结果。更何况,刘备在其中的责任更大一些,当这些矛盾持续发酵到一定程度时,占在敌对方的鲁肃没有更好方法来维系这个联盟的存在。

所以,鲁肃欠缺的不是智慧而是霸气。

综上所述,这三个人在三国历史很出彩,但影响不了走向。

其他网友回答

鲁肃确实可以改变历史,郭嘉和庞统作用不大,最能改变历史乃周公瑾一人尔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三国中,早逝病逝,亦或者在战场上中计被杀的文臣武将并不在少数。就如曹魏中的戏志才,郭嘉等;蜀汉中的庞统,法正等;东吴中的周瑜,鲁肃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各自的政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他们的去世,无疑是一种损失。

那么,对于郭嘉、庞统,以及鲁肃等三人,为什么会有他们的去世,间接影响三国40多年历史走向的说法呢?

其实,这一种说法有点夸大,就如同“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孙策不死,便无三国”等等一些说法类似,把他们各自对魏蜀吴的影响力夸大了。当然,虽有夸大的嫌疑,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对魏蜀吴各自势力的发展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首先,就郭嘉来说。郭嘉是在戏志才去世之后,才被举荐给曹操的。可以说,郭嘉就是接替戏志才的位置,成为曹操前期在军事战争中较为重要的谋士之一。

无论是在定河北和辽东、灭乌桓,还是助曹操平定吕布,以及提出“十胜十败论”以稳定军心,郭嘉在其中的作用都不可忽视。而且,郭嘉除了在军事谋略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之外,其还擅长观察,善于总结。因为对司马懿的好奇和怀疑,郭嘉是经常对司马懿进行暗中的观察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司马懿会严重影响曹操的统治。

所以,郭嘉曾建议曹操趁早杀了司马懿。但可惜的是,因为曹操觉得自己能够控制的了司马懿,便没有听从郭嘉的建议。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便病逝在出征的路上。

在赤壁之战大败而归的时候,曹操曾悲痛哀悼郭嘉早逝。并说,如果郭奉孝还在世,也不至于让其面临如此大败。

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然后,就庞统而言,个人认为他在蜀汉的重要性还不如后来才加入的法正。毕竟,因为庞统生得较为“怪异”,就算刘备不像孙权和袁绍等人那般以貌取人,但其心中仍然免不了会有一些想法。

而且,就庞统和法正而言,刘备对法正的亲近关系远不是庞统能够比较的。因为在法正投靠之后,刘备就和他谈论的和投机,而且刘备常常向法正请教一些军事等问题。而庞统,在投靠刘备势力之后,刘备更多的是因为庞统和诸葛亮齐名,有军事才能。

在刘备正值用人之际,才看重庞统而已。但可惜的是,庞统在跟随刘备入蜀川作战之后,便于落凤坡被冷箭所杀。

最后,再来谈谈鲁肃。鲁肃是继周瑜之后,江东最为重要的重臣和都督,深得孙权的看重。而且,鲁肃的“榻上策”更是为江东后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鲁肃的存在,就是江东和刘备势力之间的“润滑剂”,其能够很好的调解两家的矛盾关系。当然,虽然鲁肃的外交有点“稳重”,但是其主要的核心出发点还是向着江东。就荆南问题而言,当刘备势力先后益州和凉州等为由推脱时,鲁肃就建议孙权要采取强硬的态度,而后更是单刀赴会。

所以说,郭嘉、庞统,以及鲁肃等三人,虽然没有“三人不死,便无三国”这般夸张,但是,他们的早逝,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各自的政权有着很大的影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