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君子不器与大器晚成的理解)

网友提问:

老子说大器晚成,孔子说君子不器,请问他们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ヽ(^0^)?要想解释老子的“大器晚成”什么意思,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而按自己对于“大器晚成”四个字的表面之意来断定!而应当结合上下句来理解,来意会,才能有望了知其真义。“大器晚成”是巜道德经》流行本第四十一章的句子,其上边是: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下边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其整个语境是一体的!上下句每一个句子中都有若或无一字。那么“大器晚成”一句中的“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说“晚”就是“晚”的,有说古本中是“免”,应该按“免”字来理解,对此争执不休,难以定论。那么到底该如何定义呢?依句子上下文整体之义来说,“免”字更近似于“无”字之义,同时与“若”字也有关联之感。而“晚”字就与“若”,“无”,差了一层意思了。若按“若”字之义来说→大器晚成就该是与上边的“广德若不足”一般句式→“大器免成”→就是大器若不成之义,才合乎其整体语境,也就是说“晚”应该是“免”字→才较为合适。再就是“免”字与“无”字更接近→按“无”字来解,就该是“大器‘无’成”!这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更合拍!真的是浑然一体,毫无疑问的不是?所以,可以论定古本《道德经》的“免”字是正确的!“晚”字是后人按自己的认知修改而成的。这样来看“大器晚成”应该是“大器免成”→也就是大器无成之义→确切解释是:大的功德(上德)成就→是和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一样一样的!巜道德经》中最高境界的“无为”妙义尽在其中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般无二。那么,老子的“大器晚成”之妙义与孔子的“君子不器”之义有什么不同呢?孔子的“君子不器”一句也不可望文生义,执其四字而断章取义而解之。简单来说,不必联系其上下文,只按孔子的“君子以义,小人以利”的儒家思想而言就可知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以财物利益为执守,而应以克己复礼为准则!这与老子的“大器晚成”之“无为”妙义→至高无上的思想意识境界层次相比→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就不言自明了不是!当然,这只是就二者思想意识境界层次高低比较而论。至于君子不器之义,从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看重来说→君子不以追求物质享受为要,而以仁义礼为重点,不象“小人”一样去只管追求物质利益?(?^o^?)?!也是有一点儿积极意义存在的。对于古文化的取舍,还是毛主席说的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就是了。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讲的是道,大道不可急于求成,就像名贵的树木,百年甚至千年才能成才,这就是自然法则,或者说天道。

人也是如此,急于求成不会长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拔苗助长式的成功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只有经过深厚的积累,根基打牢靠了才能有大成就。

孔子讲的是术,君子不能被小节所束缚,困在一些小事上,要放眼天下,心怀万物,讲的是胸怀和气量。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大器晚成和君子不器,在实践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包括到底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在实践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是你说的意思相差甚远。

这几个成语里都包含一个“器”字。“器”是什么意思呢? “器”是个会意字,本义是狗的叫声。“器”字中间是“犬”,四周各有个“口”字,代表一只狗正在大叫。叫什么呢?即守护之义。“器”后来本义消失,假借为器具。因为器具都能容纳、生产物品,所以“器”也引申为才华,如 “庙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国事的才能。在君子不器和大器晚(免)成中,“器”指的就是“才能”。

我估计,在孔子和老子的时代,“器”还没有明确的是指代“才能”的意思,而有非常明确的指代“器具”的意思。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就是说君子(即有才能的人),不要将自己的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种“器具”的用途上,而是要用于多种环境,发挥多种作用。而老子的“大器晚成”呢?是教导“上士”(即以道作为追求的人,其实也是指有才能的人),不要早早地将自己的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种“器具”的用途上,而是要随着自身的提高,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才能,以更大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这两者对比中可以看出,“君子不器”侧重于对所处环境的应变能力,而“大器晚成”侧重于对发展提升的应变能力。两者不但在本质上意义相同,而且有很强的互补性,用于指导实践具有非常明确的意义。

经过以上的分析,你就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其含义都是“不要让自己的才能固定在某一个阶段上”,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与世界和社会不断地进行价值交换,从而不断地进行价值提升。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有的人就特别强调什么“版本不同了、哪个字被改动了,意思就彻底变了,就背道而驰了”。我特别反感这种论调,这种论调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这些学习者根本就没有读懂《道德经》,拿文字的不同来掩盖自己没有理解的实际。

从以上的辨析中也再一次证明,经典是用来实践的,不是用来玩文字游戏的。而实践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本人在《道德经演义》中,就一再地阐明和强调这种实践意义的观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参阅一下本人的《道德经演义》。本人已经将近百篇文章结辑成电子书,欢迎下载浏览、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所说的器,是才华,气质。他的意思是,有大才华的人,成熟的比较晚。孔子说的器,则是人类社会的实质形态。形而上谓之道,即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指导思想,规则规范,法律法规,道义礼仪等等。形而下谓之器。是指社会的具体形态,包括机构体制,人员配置,各项具体事务。孔子的主张是,君子只谋道。只管谋划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不能从事社会的具体工作。这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空谈之风,危害极大。也是儒家的通病。如《大学》曰:“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彼为善之。小人之用为国,则菑灾并至。故国家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明知道富国强邦的计谋,出自广大小人百姓。却坚反对采纳民众的意愿。主张与民意背道而驰。置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空谈道义折利,以墙上之画饼飨天下。这样的主张,谁用谁倒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