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残暴的纣王能封神(封神演义里的纣王)

网友提问:

《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真的如此残暴吗?

优质回答:

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将商纣王描绘成了一个荒淫、残暴、无道的帝王,制造炮烙、虿盆酷刑、剖胸剜心等等,诸如此类“黑历史”枚不胜举。细细分析纣王的这些罪行,大多出自战国及以后的典籍,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年代越往后,纣王的罪行就变得越多,且越恶劣。

帝辛,子姓,名受,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的少子。死后谥号为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纣是后世帝王强加在他头上的谥号,“残义损善曰纣”,也就是指凶恶不义的意思。亡国帝王们的谥号,都是由改朝换代的后世帝王“封赏”的,多带有侮辱性。历史上的商纣王和传说充满了矛盾。纣王名字中的“纣”其实是残暴的意思,这也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根据史书中的记载,纣王不仅不是昏庸残暴的君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个人素质。且看《荀子》中如何描写纣王:“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由此可见,商纣王是个有文武才能的人,不仅才思敏捷,勇力过人,而且还颇有辩才。真正商周史料《今文尚书》之《商书》《周书》诸篇中,均未见商纣王失道失国的罪状,也无焚炙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之类记载。

那么,后人那么为什么要刻意地丑化商纣王呢?无外乎以下三点:一是政敌或者胜利者别有用心的宣传,二是将罪恶的源头引到了女人身上,诠释红颜是祸水,三是抹杀纣王的历史功绩。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写过一篇考证文章《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对《尚书》进行了条分缕析,发现在周朝早期,纣王的罪名只有6条:酗酒、听信妇言、不重视祭祀、不用贵戚旧臣、任用小人、狂妄自大。可以看出,这几条罪状都是从私德方面对纣王进行声讨,这里面,完全没有残暴嗜杀,大奸大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上述6条罪名,恐怕水分也不小。

顾颉刚先生发现,商纣王的全部罪状共有70多条,都是各朝各代陆续加上去的。比如战国增加20项,西汉增加21项,东晋增加13项,而且这些罪状越写越夸张。司马迁说纣王修建了鹿台,刘向就补充说:鹿台高达一千尺。而在晋朝皇甫谧的笔下,鹿台又变成了高一千丈!商周时候一丈大约折合现在的两米,纣王为了玩乐,每次要爬上两公里高的鹿台,可真难为这位老兄了。

关于纣王的历史,多数都是根据《尚书》中的记载编写的。后来,随着殷墟中大量文物的出土,人们对纣王有了更接近真实面貌的评估。根据《史记》记载,商纣王广闻博见,知识渊博,身材欣长,力大无穷,能够徒手和野兽搏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或许正是由于他的智慧超群,而且能言善辩,所以他不愿意听取臣子的忠言,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这一点与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如出一辙。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明确表示,世间对纣王残暴的传说有夸大之嫌。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在《论语》“子张篇”里,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翻译过来,就是:纣王的不好,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严重。子贡是公认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他的话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儒家经典中,应该不是随便乱说的。

韩非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有过一段关于费仲劝告纣王的记载。费仲对纣王说:“西伯昌贤良,百姓都拥戴他,诸侯都依附他,必须把他杀掉,否则一定会成为殷商的祸害。”商纣王说:“你既然说他是一个贤良的诸侯,怎么可以杀呢?”费仲说:“帽子虽然破旧,必定是戴在头上;鞋子虽然华美,一定踩在地上。现在西伯昌是您的臣下,他实行仁政,人们都归向他。终究会成为天下祸患的,难道不是西伯昌吗?臣下如果不用他的贤能为君主效忠,这样的臣子就非杀不可。况且君主诛杀臣子,哪用得着那么多理由?”商纣王说:“仁义,是君上用来劝勉下面的人的。现在西伯昌是个好行仁义的人,杀他不合适。”费仲三次劝说,商纣王都不采用。

纣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父皇帝乙欢心。客观地看商纣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父皇帝乙欢心。客观地看商纣王,这个帝王当然荒淫、暴虐、残酷,但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他重农重桑,兴修水利,也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位期间,开疆拓土,将帝国版图扩大到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当时,这些地区生产力低下,小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步步向中原地区蚕食推进。纣王的祖父、父亲都在步步退让,到了纣王时代,组织大规模军队与之对抗,最终平定东夷,打到长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国形成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创造了先决条件。

只是纣王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到他即位的时候,商朝已经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在《封神榜》中,纣王到女娲宫进香时,写下淫诗,惹恼女娲娘娘。女娲让千年的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人形,专门魅惑商纣王,引导其一步步走向灭亡,以报当年被调戏之仇。

现在调过头来分析商朝灭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纣王伐徐州之夷,“伐敌五千,自损三千”,虽然打了大胜仗,但本身损失也很大,加上俘虏太多,无法消化,结果被周武王乘虚而入,大批俘虏临阵倒戈,导致商朝亡国灭族。

我们经常讲:“时间会证明一切”,“历史是公正的”。但胡适先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你给她穿上什么衣服,她都是漂亮的。历史是人记录的,更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王败寇,失败的一方,只能压在棺材板中听任当权者“涂鸦”了。在历史上,秦始皇、曹操、隋炀帝杨广都被小说评书黑得够惨。商纣王在后世小说家们的笔下,贴上了残暴、凶残、苛政、无道、淫荡的标签,供人们过度娱乐消费。被认为头号暴君的纣王,已经背了三千年的黑锅。不知道这个黑锅,还要让纣王背多久?

其他网友回答

《封神演义》原著中的纣王是残暴的,但是在《封神演义》电视剧中没那么残暴。

原著中,纣王他嗜好喝酒,荒淫无度;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酒池肉林”就是出自此处。纣王残暴表现在他创立了多种酷刑,其中包括:炮烙(让人行走在被烧烤的铜柱上)、醢刑(剁成肉酱)、脯刑(被制成肉干)等。

在罗晋版《封神演义》中,纣王比较残酷的应该是剧情开始时的“活人祭祀”吧,之后也没怎么看到他使用酷刑。相反在《封神演义》感觉纣王有点可爱,他称呼妲己“心肝啊”,让人忍俊不禁。与太子殷郊比武时,被小娥指责,不但没生气还觉得小娥真性情,以花匠自称,并给了她玉佩。在宴会上,对杨戬“二郎”的名字由来开怀大笑,并觉得有意思。杨戬抱着妲己,大王要处死他,太子殷郊求情惹怒纣王,当太子理直气壮的回答自己没做错时,不但没有加罪于他,还教他如何追小娥。

从以上种种看来,《封神演义》电视剧对纣王是有改编的,并不像原著中那么残暴,反而觉得这个大王有点可爱。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在历史上的纣王并不是无道君王,而是一位能文能武,治国才能的一位好君王,在商纣王时期不仅商朝的疆域从黄河流域延伸到长江流域,还把整个商朝治理的井井有条。

在电视剧中商纣王因迷恋妲己美色,把整个商朝搅的乌烟瘴气,这都是后来佚名人的捏造,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替,谁都无法改变的。纣王在位时,此时商朝的势力已大不如从前了,自然天灾降临商国,周边多部落对商虎视眈眈,而商纣王又以全国兵力东去征伐东夷,导致商朝内部无将士可留守朝歌,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大败。商纣王见大势已去不得已在鹿台点火自毁。纣王其实是有治国能力的。俗话说: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都是给前朝摸黑,才能显示本朝的合法性!其实这在历史上很常见的,比如隋朝的隋炀帝,还有秦始皇!都是后朝贬低前朝而写的历史,正史上他们其实亡国的原因很多!这不能归结为帝王一个人的过错!!

其他网友回答

《封神演义》中的纣王真的很残暴吗?

就《封神演义》来说的话,纣王的性情大概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就是妲己(都指九尾狐狸精)进宫(加粗为《封神演义》原文)。

先看妲己进宫前的纣王,纣王前商朝的国君是帝乙,帝乙生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寿王即纣王。那么为何帝乙会传位给纣王呢?

原著第一回这样说:帝乙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内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李子寿王为太子。

如上描述,文武大臣们上奏立寿王为太子貌似仅仅是因为他力气大,这个可能吗?仔细推敲的话,这应该不可能。之所以寿王被立为太子,我感觉最大原因应该是救驾有功,其次寿王本人也给大家有很好的印象,最起码是不“残暴”的。而寿王即位以后呢?

後帝乙在位叁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看这个政绩也是相当不错啊。后女娲宫进香动了淫欲,费仲让纣王从四路诸侯每一镇选100名美女充后宫,但被商容劝谏后,也是说了一句:卿言甚善,朕即免行。可见此时纣王也是可以纳谏的。

但自从妲己进宫后,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废弛,章奏混淆。然后各种幺蛾子就都来了:

1.杀杜元铣(因支持云中子进剑除妖,这不是要妲己死吗?故妲己说其妖言乱国)

2.制炮烙之刑炮烙梅伯(妲己言若无此酷刑,奸猾之臣,沽名之辈,尽玩弄法纪,皆不知儆惧。)

3.冤杀姜王后(听妲己言:恐不加重刑,如何肯认。中间纣王有犹豫但已是骑虎难下)

4.赐死二位王子(这个是殷郊、殷洪知姜王后死,提剑进宫,有弑父之嫌)

5.造虿盆(妲己设计)

6.逼黄飞虎妻子跳摘星楼(妲己报黄飞虎放金眼神鹰之仇)

7.杀害伯邑考(妲己说伯邑考调戏她)

8.挖比干心(妲己为徒子徒孙报仇)

等等

这些事情均是纣王所做,但实在难以分清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纣王是否真的清醒啊。你想啊,一个姜子牙要斩都差点没斩掉的狐妖(雷震子监斩狐狸精,众军士被妲己迷惑,皆目瞪口呆,手软不能举刃。),在你一个凡人面前蛊惑你,你下的命令真的是你的本意吗?

所以我的结论是,纣王本身可能并不残暴,但受到妲己的蛊惑后就变得残暴无比了。

其他网友回答

纣王名字叫做帝辛,他在九岁的时候因为他天资聪慧,所以他的父亲帝乙非常的喜欢他,就让帝辛继承了他的皇位。其实商朝除了商汤把国家治理的特别后以外,其他的君王在继承后国家经济特别的低,而且朝堂也是充满了杀戮,后来又有了九世之乱,所以商朝到了纣王手里的时候已经日薄西山很难重回往日的辉煌了。可是即使是这样纣王还是把商朝的领土扩建了出去,纣王发兵攻下了东夷,并且把中国的领土扩建到了现在的山东,安徽,福建等一些的沿海地区。可是对东夷的大肆进攻虽然扩大了领土也加快了商朝的灭亡。

而且在纣王在位的时候,国家已经摇摇欲坠了,他还是不知道悔改。并且纣王非常的居功自傲,他大肆的建鹿台,造酒池,过得非常的奢侈。而且还对那些忠诚的臣子加以杀害,并且用酷刑炮烙对待那些劝谏的忠诚,最著名的就是杀比干这件事了。纣王这一系列的做法让百姓对他失去了希望,而另一方周国开始收揽人心,百姓都纷纷的跑到周国里,周国已然变成了民心所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后来周国养精蓄锐一举推翻了商朝,纣王看见了自己的大势已去,自己就躲到了鹿台里,把自己的金银珠宝都放在自己的身边叫人一把火烧了鹿台,随着纣王的死去商朝有就这样灭亡了。虽然纣王没有《封神演义》里面的那么夸张,但是也称得上是荒淫无度,也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只不过《封神演义》把纣王夸张了一点而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