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80年代身上长的虱子)

网友提问: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优质回答:

我出生在80年代的农村,亲历虱子的高光时刻,又见证虱子消失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对虱子和虮子都十分熟悉。

虱子给我童年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看到虱子二字我就头皮发麻,总感觉身上有虱子在爬。

明明知道这只是一种错觉,身上不可能有虱子,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要去耳朵后面、裤子里面摸摸有没有虱子。

当然,脑海中一同浮现出的还有小伙伴们互相逮虱子的景象,并伴随着用指甲挤破虱子时发出那清脆的“哔啪”声,仿佛又回到那个互相逮虱子的年代。

那些与虱子一起走过的难忘岁月

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但也充满温馨,是七八十年代人特有的芳华。

午后洗完头趴在母亲腿上,享受着她拨开头发找虱子的温暖;兄弟姐妹同学之间相互逮虱子,以此增进感情;邻家女孩因为长头发藏虱子奇痒难耐,剃光了头被大家嘲笑。这一帧帧一幕幕都让人回味,让人哭笑不得。

小的时候,长虱子并不是某一个孩子某一个家庭特有的事。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无论男孩女孩统统无法逃脱被虱子叮咬的命运。

就拿我自己来说,身上和头发上都长过虱子,怎么逮也逮不完。记忆最深的是每个星期六,母亲总会在地锅里烧一大锅开水,用来给我和弟弟两人洗头。

为了能烫死头发上的虱子,洗头发的水必须是滚烫的,头根本就放不下去,都是先把头发没进水里烫,然后再一点点试探性地把头皮放进去。

洗完头,头皮都被烫得通红,但水里也会漂浮出很多虱子。有的已经被直接烫死了,有的还在上面拼死挣扎游来游去,真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于它们,我从不客气,无论是已经奄奄一息不动的,还是拼命在水里挣扎的,一股脑地逮上来。一个一个整齐地摆放在一张废纸上,然后用大拇指盖去挤压。

“啪叽”地一声,原本鼓溜溜的肚子被瞬间挤破,爆浆一堆,虱子顷刻毙命。对那些试图爬走的虱子连续挤压,声音此起彼伏,既过瘾又解气。

这还没有结束,有的虱子藏得比较深,往往会有漏网之鱼,而且虱子的卵虮子更是紧紧地抱在头发根上,根本烫不死。其密集程度,就像火龙果里的种子,现在的说出来,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因为普通的梳子间隙太大,根本梳不下来,只能用专用的篦子去梳头。要吃住劲,而且还要慢慢往下梳,每一下都会从头皮和头发上带下来不少的虱子和虮子。

接下来又是一顿“噼里啪叽”的爆浆声,声声入耳,回味无穷。

七八十年代的虱子到底有多疯狂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说农家人十人九虱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留着长发的女孩子,更是成为虱子幽居的绝佳对象,几乎人人头上都顶着一窝虱子。

上小学的时候,我前桌坐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长得特别好看,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班花级别。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瞅着她的后背发呆。

有一次,我正瞅着她的头发,突然感觉有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虱子钻了出来,正有恃无恐地在头发上游走。我就仔细看了看,这一看可把我吓得不轻。

可能是她听课太认真,半天没动的原因,好几只虱子吃饱喝足后竟然离开头皮,大腹便便地钻了出来。

虽然我自己头上也有虱子,但我没见过好几只虱子同时在头发上乱动的。当时还是被膈应了半天,对她的好感也大打折扣。

虱子毕竟是一种寄生虫,以吸血卫生,特别喜欢幽居于有毛发的地方。所以,那时候的虱子不仅仅生活在头发上,还会游走于身上每一个角落,特别是有毛发的地方,更是成为虱子的落脚之地。

女同学头发上的虱子只是冰山一角,那时候的虱子能够多到什么程度呢?我用以下几个场景给大家描述一番。

那时候没有灭虫剂,只能使用原始方法去除虱子。冬天的时候,父亲把我和弟弟的棉袄棉裤晾在外面院子里,冰冻一夜后,用手抽打棉衣,会掉下来一堆被冻死的虱子尸体。

邻居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见过它们母亲把六个孩子换洗下来的衣服放在大锅里面煮,煮了一个多小时。等把衣服都捞出来后,锅里漂浮一层被烫死的虱子和虮子,那场面一辈子都不再想见到。

初中住校的时候,有个同学半年没洗澡,时常看见他有事没事用手到身上的某个角落抓虱子来咬破。有一次,他说自己后被痒得难受,让我帮他看看。我一层层掀开他的棉袄,在最后一层的时候,发现他痒痒的地方棉袄开线了,有些发黄的棉花上密密麻麻趴满了虱子。

说虱子多了不怕痒,真的不痒吗?这肯定是假的,只是多了咬一口咬两口不知道而已,痒是肯定的。

有时候痒得难受,头皮都被挠得通红,有时头皮都挠破了才舒服。那时候,每一个人对虱子都是恨之入骨,巴不得把它们咬破吃了。

那时身上的虱子到底是从哪里来

俗话说“穷生虱子富生疮”,贫穷是虱子横行的主要原因。

那个时候,农村物资匮乏,几乎人人家里都养狗,还有的会养几只鸡鸭下蛋吃,以达到自给自足。

因为贫穷,这些动物和人都是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很容易就和人或者人的衣服或者其他生活用品接触到,虱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传染到人的身上。

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孩子基本上都只有一身过冬的衣服,棉衣里面藏着破破烂烂的薄秋衣,根本就没有衣服替换,更别想做到勤洗勤换。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一身衣服穿满整个冬天,一直到开春热得不能再热了才脱下来洗。冬天天冷,容易流鼻涕,都是直接拿袖子来蹭,时间长了袖子就变得油光蹭亮,还特别硬。

遇到特别寒冷的冬天,睡觉都舍不得脱衣服,第二天起来直接去上学。

那时候家里哪有热水器和空调,冬天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整个冬天也就去洗一次澡,时常能在同龄人的脖子上看到一圈圈的黑泥。

好点的镇子上才能有一家公共澡堂子,只有春节前父亲才带我们去澡堂子洗澡,大家脱得干干净净,泡在一个大浴池里。身上的灰泥搓下来能飘满整个池子。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缺衣少粮,没有衣服换洗,而且又不洗澡。虱子从动物身上传染过来后,人身上柔软的头皮,暖和的棉袄缝,自然成了虱子居住的乐园。

加上身上的油脂,皮肤屑不断分泌积累,进一步促成虱子的成长,而且虱子的繁殖速度特别快,一次就能生几十个卵,并在十几天内长成虱子。

除此以外,那时候科技还不发达,没有有效杀菌杀虫的洗发水和洗衣粉。

记得以前洗头主要是用碱粉和洗衣粉,里面几乎不含有化学元素,无法将虱子置于死地,只能用热水烫、用火烤,冬天冻,篦子逮这种纯物理方法去杀死虱子。

即使当时把肉眼可见的虱子都杀死了,但是不能彻底根除,用不了多少时间,那些隐藏起来的虱子和虮子就会死灰复燃,重新占领每一个毛发窝与你打阵地战。

加上农村孩子多,一家都是三四个孩子。小孩上课、打闹相互接触,包括去澡堂洗澡时衣服放在床上都会造成互相传播。这就形成了人人头上有虱子的情形。

虱子为何悄无声息地突然消失了

一直到90年代初,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陆陆续续出现“虱子粉”、“六六粉”等专治各种虱子的特效药,这才让困扰两代人的虱子逐渐减少。

此外,随着洗护用品的不断升级,各种化学元素的不断组合,杀虫杀菌效果得到大幅提高,虱子更是无处躲藏。

与此同时,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有了换洗的衣服,洗澡也变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样一来,虱子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逐渐没落下来,现在已经几乎绝迹。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伴随着自己成长,然后就悄无声息地就消失了。现在的孩子,想一睹虱子的尊容都成为一种奢求。

写在最后

我一边写,一边来回挠着头皮,感觉自己已经被虱子包围了,不知道你们读完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作为过来人,曾经对虱子恨之入骨,现在想到它还有一丝丝怀念。我怀念的并不单单是虱子本身,还有那些逝去的光阴。

如果你也是同时代的人,应该感同身受,各位兄弟姐妹可以在评论区留下那些你与虱子有过的情愫,与大家一起重温美好的“童年虱代”!

其他网友回答

一看到”虱子”二字,我竟不由自主地感到头发和身上都发痒,好像又回到被虱子咬的年代。

每晚睡觉时,脱下棉袄,开始抓虱子,是好多孩子的必做功课。尤其是腋窝处的衣服缝里,有时能一起逮住好几只,怀着兴奋心情,两个大拇指甲相对一摁,啪的一声,虱子冒出一股血,就瘪了。

那时,碱水的用处很大,既能洗头发,又能刷碗洗锅去油水(当然,菜里油也不多)粮食没有那么多的化肥农药,即使吃点肉也是自家粮食或者野菜喂养的鸡鸭鹅猪肉,粗茶淡饭,一切都是纯绿色食品,身体没有毒素,这种生活,不但养人,也养虱子。

那时,身上有虱子,穷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天气寒冷,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大人孩子不经常洗澡,没有换洗衣服,一件棉袄穿一冬天,身上的油脂,皮肤屑促成了虱子成长,棉袄缝自然成了虱子虮子的安乐窝。

我们屯子有一个智力有点不正常的男的,一件破棉袄从秋天穿到第二年春天,虱子都编成辫子,有人说,他在太阳底下站着,都能看见虱子把他衣服拱起来。家里穷,没有换洗的,家人有时让他光膀子在屋里炕头趴着,把棉袄拿到外面用锤子砸,衣服上到处是虱子尸体还有点点血迹,然后放到晾衣杆上冻一天,希望彻底把虱子消灭。可是穿上不到一周,他身上就又有活物了。

这样的物理去虱法远不如化学法好使。我小时候,头发上也有虱子,但并不是因为我多脏,因为小小年纪,我也挺爱美,一周也得洗个两次头发,只不过没有洗衣粉,洗发精,护发素之类的东西,一律碱水。有一段时间虱子特别猖狂,我只要感觉头皮发痒,用手一挠,虱子就能掉在课桌上。妈妈就用”六六粉”撒在头上,用毛巾包上,过一会再洗下去,别说还真见效。

总体来说,那时穷,一件衣服穿好久;化学用品使用少,污染小;家里人口多,互相传染都是虱子多的主要原因。现在人们吃喝穿戴洗漱用品哪里还有安全的?对人体危害都那么大,何况小虱子呢?当然,虱子消失与人们生活条件好,讲卫生也是离不开的。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是六七十年代虱子还特别多,八十年代就逐渐消失殆尽。

我们小时候就与虱子每天作战,这种东西防不胜防,生命力十分顽强,只要你几天不脱衣服清洗,马上就会繁殖成群,文革时期大串联,我们住在红卫兵接待站,几天不脱衣服身上的虱子成了群,接待站给每个人发一根浸过药水的粉笔,用粉笔在衣角上画道子清理虱子。但是除不了根,因为内裤里也有。我于是去厕所关上门,脱下内裤抖了一下,真是不少。

那时候我们衣服很少,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换洗的,晩上脱了衣服用开水烫一下再洗也有一些效果。但总是除不了根,稍不注意就又虱子成群了。

但也有一件有趣的事,那时候刚兴起养热带鱼,冬天没有活食,我们就用虱子来喂养鱼,结果鱼长得十分健壮,到后来虱子竟不够喂了,现在想起来真好笑。

前几天放假,我的一个小姪女带了几个同学从学校回来,也说起了虱子,她说她们同学都设有见过,让我去村里找几个,用瓶子装上给人们看看。我就回村里找了几个老人,问他们这几年见过虱子没有,结果大家都说好多年都没见过了,让我到猪身上去找,到了养猪场被人家骂了一通,说是猪比你还干淨,经常消毒根本就没有什么虱子一类的东西了。

我想、虱子大概在中国快绝迹了,会不会也列为频危物种保护动物啦!

其他网友回答

虱子确实让人很苦恼! 记得童年我在老家农村读小学时,有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前全神贯注的讲课,我却一丁点儿都听不进去。

数学那时候对我难度太大了,而且数学老师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他每次讲课都操着一股浓重的土话,他也不管我们有没有听懂。只管自己拼命地讲课!我上课十分无聊,听不进去就得找事情啊,于是我就去扒拉前桌女同学的辫子,还用黑笔把她头发扎圈。

谁知道突然有几只蠕动的虱子,从她扎辫子的卷发爬了出来。这让无聊的我意想不到,喜出望外。我就用双手从两边盖向她的辫子,然后用笔尖使劲去扎虱子。我沉浸在捣鼓虱子的同时,老师忽忽悠悠走到了我的座位前,我却一点反应都不知道。

老师点我起来回答数学题,我那时候一脸懵逼,都不知道老师讲了啥内容。只好低着头一言不发!老师朝着我大发雷霆,说我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朝着我可爱稚嫩的手掌,上来就是狠狠地两教鞭。那节课还被罚站了半小时……

难以忘却的“虱子情节”

这件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我的手掌还微微作痛。确实在生活条件落后的上世纪70、80年代,虱子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感觉浑身都很痒。经常是挨家挨户的人,身上都有被虱子咬过的痕迹。为了除掉难缠的虱子,家长们还给孩子剃光头、用热开水把衣服拿去烫和泡。

真的是任何方法都无所不用,费尽心思去消灭掉虱子。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也注重了个人卫生。不论是头发、还是身体上都基本没有虱子了。不过整体上来说,在那个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小伙伴互相之间找身上的虱子,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十分的有乐趣、增长了彼此的感情。

关于虱子的简介

有些人可能仍然对虱子属于什么物种,还是十分比较陌生。我来介绍一下虱子具体是什么:它是属于昆虫纲的一种,寄生在人身上的虱子有3种,分别是体虱(身体)、头虱(头部)、和阴虱(阴部)。

虱子除了有吸血的危害之外,还让人体奇痒无比,并且能够传染许多的人畜疾病。虽然虱子的寿命并不长,通常只有42天。但是母虱子产卵频率多而快,大约每天就能够产卵十粒。而且虱子的幼卵善于寄生,通常依附在人体毛发和衣服上面。

我和虱子的“不解之缘”

我个人对虱子是印象十分深刻的,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五口人挤在一间小泥土房里。衣服没有多少替换,很长时间是不洗的。幺妹每次大半夜就哭,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妈就只好哄着她入睡。后来有一次我妈去洗衣服,发现我幺妹身上的那件绿色小毛衣,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白色的虱子。

我妈回来调侃着对我说:“小孩子肉嫩好吃,身上容易长虱子,难怪你幺妹每天哭啊。还好发现得快,不然你妹妹人都要被虱子吃了。”还有一次我头痒得受不了,父亲就把“灭虱灵”给我用,之后让我去洗头。用了之后确实头皮不那么痒了。

晚上在柴火堆前烤火的时候,父亲还把我的棉袄放到炉火上去烤,仍然能够抓到几只白色的虱卵。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挤压虱卵,然后我们听着虱子“滋滋”的爆浆声音,虱子这才彻底被解决。只有这些全部做完的话,身上才没有虱子爬来爬去的感觉,这样睡觉才会比较安心。

以前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身上经常有虱子。大家也不会嫌弃笑话谁,因为这是司空见惯、十分平常的事情。但为什么现在的人身上,却很少看见虱子的踪影呢?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受限于时代落后,民众普遍贫穷

第一点就是年代贫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刚好是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个年代真的是一穷二白、物质匮乏!经常是一件衣服晚上洗、白天穿。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或者是寒冬时节,那就甚至不换衣服,一件棉袄穿一个冬天。更不要说洗澡了,一整个乡镇数下来,都没有一个公共浴室。

人们的被套也不怎么洗,而且那时候的洗澡,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眼花缭乱的沐浴露、洗发水。人们经常是一件棉衣穿上,一条破脚裤套。就凑合着过一个冬天!大多数农村家庭都吃不饱饭,整天都是红薯配洋芋,哪有时间去管身上的虱子!吃饱饭就是最理想的打算。

而且那时候很多家庭要养家畜,像常见的鸡鸭猪羊这些,都是散养在圈子里,身上经常会有寄生虫。人在去喂猪喂羊,给这些动物投食时。难免会在和这些家畜的接触中,不慎传染上它们身上的虱卵。还有很多农作物身上也有虱子幼卵,它们不小心掉落到人身上,之后虱卵就寄生孵化长大了。

由于虱子生命力顽强,属于是耐高温和严寒的小动物。彼时农村也没有太多针对虱子的好办法。要么就是用篦子这种特殊的竹梳,去刮掉藏在头发里面的虱子。要么就是用六六粉撒在头发上,然后用毛巾包住头发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很难熬,虱子在头上爬进爬出,虽然很痒却不能抓。紧接着再去洗头!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有效除掉虱子。那时候夏天经常做农活,有时候干了一下午的农活,就容易气喘吁吁出满头大汗。而虱子是喜欢这种氛围的,也容易寄生跑到我们的身上去。白天洗的头到了晚上,又是浑身上下有虱子来回动。

所处的环境不同

那个年代真的是蓝的天、白的云,绿油油的草地,夏天就去河里游泳嬉戏。菜地里摘茄子大葱、黄瓜番茄。生活十分纯粹简单!而现在人们的日用品,无论是吃喝住穿这些,都变得很复杂和不安全。很多食物都是添加了化学物剂、打农药、施化肥,对人体的危害都变大了。

很多人都感染了稀奇古怪的疑难杂症,更何况是小小的虱子呢?另外还有人们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多换洗衣服,追求的生活品质提高。我们想让虱子出现,它都很难会寄生在人身上。这也是现在的虱子难觅其踪,成为了一种“珍稀动物”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个人卫生健康。以及使用洗衣粉、洗衣液这些化学物质构成的日用品增多。在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促使下,“虱子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同时在目前的时代下,虱子也是很难能够存活。

虱子这种细小的寄生物,在不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也可以说是见证着不同年代的最好证据。当然我还是很怀念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尽管日子相当贫困,但是我们也很快乐。

其他网友回答

是由于卫生条件差所导致的。本来就饥肠辘辘的,虱子又要寄生于人体之上,吸血鬼一样,恶性循环的从虚弱的人体上,榨取一些营养成分,维持了虱子的繁衍生息。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衣着用当时流行的"??路上好?连,一条裤子穿九年,补又补缝又缝,一穿又是两三年"那样的儿歌形容,太符合勒紧裤腰带,过紧巴日子的实际情况了。

特别是农村小孩多的家庭,小的穿大的衣服,棉袄改单衣,破破烂烂,拆拆补补是常态。换洗衣服少之有少,衣服很难离身的情况下,虱子泛滥成灾在正常不过了。

大人们忙于农活,家务活全凭晚上煤油灯或者月亮底下干。况且农村条件差的地方,要去几里甚至更远的深沟里挑水,洗衣服怎么舍得用饮用水呢?

积攒的天雨水和涝池水就是洗衣用水,逢大旱年份和三伏天涝池干涸的底朝天,洗衣服谈何容易!

六十年代中后期,我们生产队千辛万苦打了两口水井,深度达七十米开外,其中一口井打水不到十桶就逐渐减少了。

好在另一口井水源充足,才使得我们近四百口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得到了改观。我们村的其他三个生产队打水井半途而废。

村小学一口井打了上百米,也无法找到水源。应该说卫生条件差,是虱子生存的根本原因。

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如同根除瘟疫那样,彻底灭绝了虱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