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农村老人说榆树皮可以磨面吃,是不是真的呢?树皮还能磨面吗?
优质回答:
榆树皮可以磨面吃吗?回答是肯定的!
三年自然灾害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五九,六O,六一),国内自然灾害,苏联反目,撤走专家,索要欠债。粮食空前短缺,于是饥饿的人们除了挖野菜之外,也就只得吃榆树皮了。记得童年时母亲将剥下的榆树皮去掉老皮,剁成碎块,晒干,或炒,上碾压,上磨推,用箩筛出细面与玉米面,地瓜面(红薯)掺和。或烙,或蒸,那就是口粮了。它伴随着我度过了几个春秋,如今己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过,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洲榆树皮冷面那可是一道绝佳美食了。用榆树皮加工成的冷面,筋道,滑润,再加上秘制的调料,放点鸡絲,保准让您大开朵颐。只是由于环保的缘故,目前它也只是一道保留的美食,价值不菲哟!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这里大家有个误解。
在五、六十年代国家粮食困难时期,确实农村人都用晒干的榆树皮磨成面掺入红薯面,玉米芯面,麦麸,豆糠中蒸窝头食用。但它是做为粘稠添加剂用的,因为这几种粗劣的面粉无法捏和在一起,只能添加榆皮面进行粘合才能成团。
榆树皮是根部的最好,内皮最厚,树干次之,而小树皮最薄。可那时多剝取自较嫩的小树,老树皮那时几乎很少见,很不容易找到了。一是没那么多的榆树皮面,二来是不掺加其它粗粮的纯榆树皮面是不可以单独食用的,只是少量的添加,添加多了食用后会解不出大便来。
反正在我们河北北部山区当时是这种情况。其他地方是否是这种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网友回答
总会听到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说他们当年是多穷多穷,实在没吃的,后来扒了榆树皮吃。后生们疑惑不解,“那榆树不是死了?”老人们会不以为然的说:“人活了!”
的确,50年前农村的榆树皮,不知救话了多少人的命。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吃榆树皮的年代记忆犹新。挖野菜、吃树皮是常有的事,也是迫于没有粮食,而榆树皮在当时也是唯一能够替代粮食,填饱肚子的一种东西。听老人们说,榆树皮磨成粉与地瓜面混合在一起揉均匀后蒸成包子,虽然有点黑,但是在当时还是觉得好吃。榆树皮磨成面粉可以吃,下面就说说这个问题。
榆树皮的特点
榆钱,也就是榆树的花蕊,可以生吃,也可以溜了吃;榆树的叶子也能吃,榆树皮没有酸辣苦涩等杂味,也能吃,而且有助于降低热量和升糖指数,改善了营养成分,更关键的是它质感顺骨。榆树皮有少量的淀粉且有油性、黏性。
榆树皮能吃,也是有历史记载的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兵围攻徐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7载:“城中绝粮,至食草木,有屑榆皮而食者”。南宋徐州军民时,先把榆皮磨成粉,再做成食品充饥。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了吃法:将榆树的嫩皮用锉刀挫碎,先晒干,再烘焙,等榆树皮没有一点水分了,磨成粉,拌上糠皮和草粉,捏成窝头,上锅蒸熟。
清未郑观应编写的《救荒指南》,也提到:将榆树皮磨成粉之后,加水加面加点面粉,做成榆皮手擀面,用香料拌着吃。
榆树皮的吃法
现在有的荞面饸饹为了筋道,也掺点榆皮面;有些休闲食品,也是用榆皮面做的,如榆皮花生等。也有将榆皮面掺点玉米面或高粱面、地瓜做成窝窝头;小麦面粉中掺入榆皮面可以做包子、饺子、擀面条,既增加了它们的黏性,也改变了面的口感。
不过,榆树皮本质硬,磨成粉也很费时费力。榆皮采集在春天出叶或深秋落叶之时,采集时把砍下的树枝捣扁剥皮,并去掉皮上表层的薄皮,扎成小捆凉干,放阴凉处保存。
磨面时,先切成节,然后上碾盘碾碎,碾碎后上石磨去磨,用细箩筛面,直到磨完为止。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太多的人都没有经历过忍饥挨饿的日子。更无法理解和相信老辈人经历过的年代。毕竟是有人经历过的,作为后代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粮食,吃不了的食物,再也不能想扔就扔了。
其他网友回答
小时候,在困难年代,家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由于我家生活困难,只好去榆树县姥姥家,那是一个地少收成低的小山村。我清楚地记得人们饿急了除了挖野菜,就是撸榆树钱和榆树叶和糠做糊糊吃。过了榆树钱李节,只好扒榆树皮晾干压面和苞米糠做馍馍。开始吃觉得光溜好吃,可是吃时间长了也就不好吃了。那时候,人们每天就是挖野菜。虽然我只有七,八岁,每天早饭后,总是牵着姥姥的衣襟到河套边挖野芹菜,在山坡上挖柳蒿芽和蕨菜,河边有一种蛰麻菜。挖蛰麻菜必须边挖边唱;蛰麻菜你别蛰,大哥熬汤咱俩喝,似乎唱歌了它就不蛰了。因故,当我长大后,每当春天看到那红白相间中点缀着鲜嫩的野菜,在晶莹泪光中,仿佛又回到了充满希望而又困难的童年,在眼前蒙雾里涌现姥姥那青筋暴起又伤痕累累一双手…记得姥姥曾开玩笑说过:外孙属狗,吃完就走。姥姥啊,你幸福末享人已去。唯有渴望往生有缘,我还是你的外孙,再报答姥姥的养育之恩…
其他网友回答
是的,榆树皮可以磨面吃,不过,仅单独吃那个不怎么爽口,要加点粮食面粉,如麦子面、高梁面最好,因为这些面有粘性,混在一起做粑粑和懒汤包吃。
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集体伙食堂时期,有一年的夏天,人们都在寻找代食品,我哥曾去刮些榆树皮晒干后磨成面粉,做成面疙瘩吃过。
在困难时期,几乎凡可以用来吃的,人们都会去采集,用来做代食品,像田野里的稗子,挖红苕后丢下的头头,甜菜种子,梧桐树果果,我都吃过,那才叫做饥不择食,仅靠伙食堂那点,怎么也吃不饱。可以说,那时伙食堂三两、四两、六两米的罐罐饭放到今天来,怎么也足够了,甚至是吃不完,主要是肚里无油水,吃了还想吃。
在当时有人刮起的瞎指挥风下,社员们不但白天照样干活,在农忙时节,晚上也还要干活,这个队干完了,还要去帮别的队突击。有人总是指责一些经历过那个时期的老人,还在留念那时的苦生活。我就要问你,谁个拿好日子不过去过那些苦日子?留念的人们自有留念的道理。
作为我个人,除三年自然灾害伙食堂期间不值得留念,因为那三年确实有人在外搞,给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伤痛,抺了黒。从六二年以后到整个七十年代,就值得怀念与留念,那些牛鬼蛇神以及没有经历过与不明真相的人无权也无资格来胡说八道,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