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词言情”怎么理解?(诗言志的理解)

网友提问:

“诗言志,词传情”,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我谈谈看法。

有关“诗言志”与“词传情”的回答

一.“志”也好,“情”也罢,都是指“人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大家听得多了。无论是《左传》还是《尚书》还有那《庄子》、《荀子》都提过“诗言志”。

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个诗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上趋于明确。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这里把“情”和“志”并提,两相联系,我认为是比较中肯而客观的。

《毛诗序》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其实“志”也好,“情”也罢,都是指“人的思想感情。”二.可是为什么又有“诗言志”与“词传情”之说呢?“词传情”中的“情”被偷换了概念:成为“艳情”之“情”了。

我国诗论家习惯把二者分开来说。直到宋朝张戒在

《岁寒堂诗话》中还说:

“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馀事”。

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旧文人仍然认为诗是言大志向的。

什么咏物啊,抒发个人的闲情——儿女情长之类都是词的事。认为词是写“艳情”的。

正所谓:诗庄词媚。即“词”为“艳科”。

提到词为艳科就不能不提《花间词》。你听这名就够“花”的。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独有偶,我国近代我国有个鸳鸯蝴蝶派(中国近代小说流派)也是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言归正传:

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时文坛主流媒体看不起词曲小调。

但是有一个才子柳永惯于在烟花柳巷与歌伎舞女唱和。也爱写与这些人的离情别绪。所以宋仁宗说:你还是去写你的那些东西吧!

因此被宋仁宗取消了科考资格。柳永当初还是热衷于求取功名的。也写过给杭州长官孙何拍马屁,歌功颂德 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科举无望,便干脆写词吧!

便自嘲说是“奉旨填词”。

柳永便混迹于歌伎舞女之间写出许多,其情真切,其词婉约的篇章。

柳永去世,歌伎舞女发起捐款活动并集体为柳永送行。

柳永的词,人们非常爱唱。正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粉丝遍天下。

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便是柳永、李清照。

提到“婉约词”就不能不提“花间词”。

花间词是一种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中国词派,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

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

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花间集以及婉约词派的产生是时代的必然。

回首我国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你就会发现:文学样式的变化,文学题材,以及诗人歌咏的内容的变化离不开相应的那个时代。

盛唐时期大唐蒸蒸日上。正如李泽厚所说的那样:“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这并非神秘的气运,而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美的历程》)

安史之乱给唐帝国以重创;中唐以后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颓败,更令广大文士屈志难伸,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面对着衰乱的时世,人们既有虚无之中的忧患,也获得了摆脱一切禁锢之后的轻松。社会文化回避那些金刚怒目的刚性文学,转而需要熨贴人心灵的慰藉,使得人们从焦躁、饥渴的状态中求得滋润和平衡。于是,消遣性、柔弱性、日常琐细化的软性文学应运而生。加之中唐以来南方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迅速膨胀,进而成为一股声势巨大的文化潮流。曲子词的兴盛正是迎合了这样的趋势,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意思是说:

词这种文学体裁在唐朝开始发展,有李白开始打基础,然后温庭筠继承,唐朝以后五代的人继承词的事业,以韦庄为第一。

《花间词》都是写什么呢?请看这一首:杂曲歌辞·杨柳枝

[ 唐·和凝 ]

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眉颦。

青青自是风流主,漫飐金丝待洛神。

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性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姮娥。

这种艳情诗我就不翻译了。

当时士大夫之类的人不屑于词,认为词过于香艳,确实那时的词与诗差别很大。

诗言志,词传情。(这个“情”此时真是“艳情”了,把《毛诗序》中提到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的“情”给偷换了。)

而且这些词在酒肆妓院盛行,称“词为艳科”。

但这种趋势自李后主后就改变了。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即李煜。

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却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他的词征服了整个汴京,整个汴京文人都开始填词,词变成了文学的主要形式,他令原先属于贩夫走卒的歌声,忽然变成了士大夫用来疏解生命的某一种情怀工具。

李后主经过亡国之痛,他的诗要比早期深沉的多。改变了原先艳词的味道,字里行间渗透着亡国之苦: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真正开阔了词的题材范围。不仅是个人“闲情”而可以抒一切情怀。使词能和诗并举天下的当推苏轼的功劳了。他的后继者陆游、辛弃疾等大有人在。于是词也可言志了。此时“诗言志”中的“志”与“词传情”中的“情”又可以名正言顺的表示“思想感情”了。

其他网友回答

请先允许纠正一下,诗言志,词传情,后半句的词传情应该是诗缘情。

总体来说,词,是包涵在诗的范围内,仅是诗的一种表现体裁。所以应该包括在一起来解释的。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对诗歌特征的认识。《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志",字意本身指藏在心里的东西,包括:记忆、志向和怀抱。在此主要是指怀抱。说的是"诗歌是用来表达襟怀抱负的。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明确提出,"诗缘情"。意思是说"诗歌是抒发感情的"。

但是在我国长期的文学史上,"诗言志"中的"志",被解释为经过礼教规范的思想。"诗缘情"中的"情",则被视为未经规范的男女“私情”。以致于在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学批评史上曾有过"言志"与"缘情"的严重对立。

其实,《毛诗序》(毛传)指出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要求创作诗歌要遵循"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既是先秦儒家对诗歌的总结,也对后世的创作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而清代词人周济,则在巜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指出:"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宜,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寄托,指诗词作者寄情托兴的艺术效果。即作者将某些不便言明的或不宜明言的话寄托在另外的事物上,造成一种语在此而意在彼、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让读者通过优美的形象去领会更深刻的内涵。这,也是一种独到之见解……

其他网友回答

君不见,滚滚长河水自流。

君不见,日月不因君停飞。

春去秋来花残落,

人生淡定情缘空。

今生有酒哥尽饮,

败了残枝怨骨头。

来来来,歌一曲,莫了愁。

其他网友回答

“诗言志”与“诗缘情” 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言志”与“缘情”是诗歌发展不同阶段的评述方式,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诉求。“言志”与“缘情”各有其内涵和侧重,对诗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志意,情感于诗,犹根与本,考据渊源,探寻元典,辨析其语用异同,可以看出诗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我国古代的两大诗歌美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感觉这句话是说的大多数。勿拿少数诗词来说事。

诗的体格使它一般有了基本格调,而且唐和接下来一小段时间还是武为主。诗人实则地位有点尴尬。

词发扬时文人地位提高了,述什么志呢?而且词的格式使得它更宜于抒情。

当然,也有更多诗词本身原因,我了解不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