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什么不重新集聚实力完成统一天下的梦想?
优质回答:
公元208年7月,(建安十三年),曹操携百万之众准备在赤壁与孙刘联军展开决战。当时的曹操意气奋发,一统天下之雄心已是人皆尽知。然而,世事难料,由于孙刘两家齐心协力,想尽办法使用苦肉计火攻等计策使得曹军大败而归。这场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从此被载入史册,也直接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
实际上,从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曹操麾下精兵猛将,智囊军师不计其数。除了善于野外作战的铁骑之外,曹操还收编了强大的荆州水师,可以说,凭借强悍的水陆军队,曹操吞并长江以南地区完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上天和曹操开了一个巨大玩笑,这位集军事、文化、政治才能于一身的枭雄最终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按理说,曹魏集团具备在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实力要碾压孙刘集团,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却抛锚了?首先,曹操在赤壁之战时过于自负,疑神疑鬼的毛病展现无疑,赤壁之战失败的主要责任要归咎于曹操的刚愎自用。其二,赤壁之战以后,曹魏集团受到重创,内部权力斗争变得日益激烈,这让曹操无法再次聚集力量发动统一战争。其三,孙刘两家实力处于上升阶段,尤其是刘备集团的迅速壮大,打破了原有的势均力敌。
最重要的是,在经济上,曹魏集团所控制的广大北方并不太平,老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对曹操来说,恢复北方生产力与民休养才是当务之急。后来,曹氏几代皇帝兴修水利,采取了许多利民政策,终于重新集聚了统一实力。但这个任务却不是由曹魏集团完成的,而是由司马氏集团来完成。(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建安二十四年之后,曹操已到了暮年,虽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说,毕竟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再去厉兵秣马,征战沙场已是力不从心了。赤壁大败之后,曹操不得不休养生息,又得提防西凉的马凉、韩遂来袭。打下汉中之后,又与刘备展开了争夺战,结果张郃、夏侯渊均败于张飞、黄忠之手,连手足之情的夏侯渊也死于战场,令曹操甚感伤心。汉中之战使曹操得而复之人,不得不拱手让与气势正胜的大耳贼。从此三足鼎立已成了大势所趋,曹操也就无所作所为了。
其他网友回答
赤壁战后的曹操还是希望实现统一的,并为此做出了不少尝试,只不过这几次尝试先后陷入对峙的僵局,没有最终达成统一的目的而已。换言之,曹操并没“没有重新南下”,而是“南下了几次却并未实现统一目标”,也就是说,曹操并不是毫无动作地坐守北方,非不为也,实未遂也。
赤壁战后12年中曹操的四次南征尝试
公元213、214年间(建安十八年、十九年),曹操亲率40万大军走东南路南征孙权,孙权引兵7万北上抵御,曹孙两军在濡须口(合肥巢湖附近)形成相持局面,除了曹军在接战初期重挫孙军公孙阳部以外,曹军因水军不敌孙军,且孙军濡须口工事修筑完备,所以两军相持月余并未有激烈交战。曹操便在此时留下了那句著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在公元211年略定关陇(关中、陇中)的基础上,亲率十万大军走西南路,耗时半年多,吞并汉中张鲁。曹军虽然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汉中,却因为秦岭分隔关中、汉中,大军后勤运输极为困难,且曹操担心孙权或朝中反对势力趁虚搞事,所以曹操便没有进一步南征入蜀。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在称王后再次走东南路亲征孙权,并在濡须口击败孙权军。孙权在此战之后,派徐详求和,暗中与曹操勾连在一起。由于孙曹都更担心刘备的做大,所以曹操便不再南下江南。
公元219年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逐渐取得汉中地区的主导权,并阵斩曹军留守主将夏侯渊,曹操不得已从长安出发亲征汉中,奈何刘备已然占据汉中地利,坚守不出,使得曹军无从下手,也便撤退了。
可以说,曹操晚年的这四次南下亲征,无论是前三次的主动发起,还是最后一次的被动应战,都有一定的“统一追求”,都是曹操晚年为了弥补赤壁缺憾,而进一步做出的军事举动,如果不是为了统一大业,曹操也犯不着次次督军亲征。
曹操为什么无法实现统一
生于公元155年的曹操,在公元208年已然是53岁的高龄老人了,对于古人而言,这是妥妥的“烈士暮年”,其身心素质(精力与心气)都不足以支撑其进一步完成统一大业。
毕竟,公元208年冬赤壁大败之时的曹操,连北方一统也没有实现(见上图),为了实现统一,还需完成对关中、巴蜀、荆州、江南四大地块以及河西、陇中、辽东、汉中四小地块的吞并,同时还需要应对鲜卑、南匈奴等边塞北族,以及自己的朝中政敌:拥汉朝臣(称公称王的篡代事业在208年也尚未开始)。统一大业、北族应对、篡汉建魏等三项工作都需要在曹操五六十岁的晚年完成,哪里能全兼顾上?何况曹操所面对的敌人还是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这种明君、贤相、良将齐全的对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曹操几乎把赤壁战败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篡代之事(称公、称王、加九锡)的处理上,“南征”(一统大业)与“北抚”(镇抚北族)都已经成为曹操事业的次要目标,若不是关羽在曹操生命的最后两年弄出来一个威震华夏的襄阳之围,配合了刘备在汉中取得的声势,曹操在其晚年称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质言之,曹操晚年的12年间,南下亲征更多是为了配合其篡代声望的累积,实现统一只不过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次要目标。
觉得本答不错的话,一定要点赞支持哦想要交流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说是孙刘联盟,其实根本不对。早在赤壁之战阶段,曹操之所以失败,不是所谓的孙刘联盟 而且在曹操自身疏忽大意,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否则,仅频东吴孙权手中所掌握的3万军队和刘备带领的一万左右的部队,能和曹操南下的20万军队相比吗?
而在曹操败北以后,就一直没有缓过劲来。一方面,如果再一次发动南征,则需要调动北方全部的军事力量和巨大的后勤保障(粮草,器戒)。这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需要做长期准备,当然,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曹操,之所以没有敢轻易再次南侵,主要是顾虑自己的敌对势力。虽然董承,吉平等反叛势力已经铲除,可在玉带召上的西凉太守马腾还在,并且统领重兵在西凉虎视眈眈,并且数次扬言要进京勤王,铲除曹操。早在曹操南征荆州时期,就有传言说马腾想要袭击许都。这不能不引起曹操的高度警惕,所以,在解决西凉马家军问题之前,曹操是不可能放心地再次南征。
后来,由于刘备进击西川成功,又侵占汉中。对曹操形成了孙,刘两路的切实威胁。三国时期正式形成,这时曹操已经失去了统一华夏的机会。
而唯一出现的最后一次,征服孙权的机会就出现在,曹操征服了汉中的张鲁之后,就面临着是继续南下进攻刘备,还是提兵回击孙权。后来出现了东吴主动进攻曹操的须禹,所以,曹操就留夏侯渊守汉中,张郃守峪口。自己则通兵回击东吴,但是 这一次曹操再也没有当年统帅83万大军南下的气势,在和东吴较量的过程当中,没有沾到一丝便宜。只是斩杀了东吴大将陈武而已。形成了两军对轼的局面,这对曹操是最为不利的,因为,他是远道而来,人吃马喂消耗巨大。最后,只能班师回朝。而这应该是曹操最后一次征服南方的机会;
只要是到了真正三国势力形成的时期,仅频曹魏一家力量,是不可能对孙刘产生威胁的。况且孙刘联盟在表面上还没有彻底分裂,所以,只能在其中一方处于绝对劣势的局面下,曹魏才有机会,就是后来,司马昭委派钟会 ,邓艾分击西蜀的事件。
其他网友回答
赤壁之战前,曹操的实力相对孙权、刘备,占有很大的优势。而在赤壁之战后,这一优势被缩小,曹操想重新积聚实力,一鼓作气统一天下,难度很大。而且,曹操随着年龄的增加,开始更加的关注权势,失去了少壮时的锐气与包容,最终导致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首先、赤壁之战后,曹操并没有绝对实力击败孙权和刘备,反而是处处受孙权、刘备制衡。
曹操败退之后,周瑜、程普率军跟曹仁、徐晃对峙于江陵,甘宁夺取了夷陵。益州将领袭肃率军投降周瑜。随后,周瑜援助甘宁败曹仁军于夷陵,又借助关羽切断了曹仁的补给,最终迫使曹仁放弃了江陵。
孙权在当年年底也率军进攻合肥,夺了丹阳郡的黟县、歙县。曹操派军救援,蒋济用谋骗孙权撤军。之后,曹操率军驻屯合肥,开始以芍陂为中心屯田,增强军需补给。
刘备则趁机夺取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并接收了庐江郡营帅雷绪的数万军队。之后,刘备又取了益州,得了汉中,实力大增,站稳了脚跟。
此时的曹操别说反攻了,连组织军队救援曹仁都比较吃力。随着孙权、刘备势力的增强,曹操很难一举歼灭他们。
其次、除了孙权、刘备之外,还有多个割据势力存在,曹操调整了目标。
赤壁之战后,除了孙权、刘备之外,割据势力还有凉州马超、韩遂,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辽东公孙氏,以及交州士燮等。
曹操在丢了江陵,诈退了进攻合肥的孙权之后,将目标放到了汉中、西凉。他先迫降了张鲁,又击败了马超、韩遂,平定了凉州和关中。此时的曹操还在为统一大业奋斗呢,只是他暂时无力攻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天下的伟大任务,要由晋武帝司马炎最终完成了。
再有、随着割据势力的减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在减小,开始谋求自己在朝中的权势,少了之前的锐气和包容。
在曹操刚取了荆州之时,紧挨荆州的益州刘璋震恐,就派张松晋见曹操表示祝贺。刘璋这是在讨好曹操,希望能跟曹操结盟。
可是,当时刘琮降了,刘备跑了,曹操可谓是到了巅峰时刻。他对于其貌不扬的张松,根本就不重视。杨修建议曹操让张松到朝廷任职,也被曹操拒绝。此时的曹操,意气风发,失去了当年的广阔胸襟,以及礼贤下士的心态。
而心怀怨恨的张松,返回益州后建议刘璋跟曹操断绝关系,转而结交刘备,给曹操树立了一个敌人。这也导致了最终刘备夺了益州,增加了刘备鼎足而立的资本。
曹操在迫降了汉中张鲁,击败了凉州马超、韩遂之后,割据的势力仅剩下了孙权、刘备、辽东的公孙氏家族和交州的士燮家族。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几近无效,再加上曹操一时之间也无法灭了孙权、刘备,于是乎,他开始忙于进魏公,封魏王,提高自己的地位。
曹操成为魏王之后,南征孙权不胜,汉中之战又败给了刘备,樊城之战又被关羽给吓到了差点迁都。此时,对于统一天下,登基为帝之事,曹操早已经有意交给下一代来完成了。而在关羽死后不久,曹操也因病去世,一代枭雄自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