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时期的人物有没有被后人严重高估?
优质回答:
三国时期,至少有两个人是被严重高估的,那就是关羽和诸葛亮(在这里我很拒绝考虑什么穿越类的不可能戏码,因为那个根本没有可比性)。
先说关羽,其实关羽这个人物在《三国志》里面的戏份是不多的,主要事迹无非也就是被曹操俘获之后,报答其恩情再去找刘备;独自镇守荆州,刮骨疗毒,然后水淹七军最终败走麦城而已。他确实是刘备集团的第一武将,也确实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你要说他是武圣,我实在是很费解。
要说关羽有什么卓著的战功,对不起,也就只有一个先赢后输的水淹七军;你说他近身格斗技巧很强吗?且不说正史里毫无记载,就连小说《三国演义》里,三个人也打不过一个吕布。我实在是搞不明白,他怎么就武圣了?难道打了败仗也可以封圣?
而诸葛亮,虽然我极其尊敬他,也非常崇拜他,但是后世确实把他神化得太过严重了。且不说什么借东风纯属是杜撰,说他什么都能算好,啥事都能准备好一个锦囊,这就很扯淡了。至于《三顾茅庐》,更成了营销学的经典案例。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简直成了妖精了。
《三国演义》的神化作用,使得很多三国人物家喻户晓,但是像关羽和诸葛亮这样被严重神化的,实在不多见。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被后人膜拜,脱凡成圣的就两位。一位是诸葛亮,一位是关羽。关于诸葛亮,我前面写过两篇有关他的史实文章,不再赘述,讲讲关羽。
关云长出场第一幕大戏是“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但正史书上记载,华雄是被孙坚在阳人聚杀掉的。精彩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可能也是杜撰,在正史上,只有王匡、孙坚、曹操的部队和董卓交过战,刘关张没赶上趟。千里走单骑,也和实际路线不符。走单骑可能是真,没有千里,更没有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降曹又奔刘备,除了认主刘备之外,还有个不可启齿的原因。刘备和曹操曾合围吕布在下邳。那时关羽曾经向曹操要求破城之后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赏赐给她。古人打了胜战,分银子分土地分女人本是很正常的事,坏就坏在杜氏是秦宜禄托付关羽照顾,乃朋友妻。更妙的是,关羽心急,连求几次,搞的曹操很好奇。破城后曹操找来杜氏一看,果然美貌,于是自己收了。关羽心中有了嫌隙。因此,关羽建议刘备杀曹,刘备不允。兵败长坂坡之后,关羽还埋怨没听他的话。
后来关羽镇守荆州。马超归刘受重用,他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可跟谁比。幸好诸葛亮回旋,说可比张飞,跟你自然比不得,这才作罢。后来刘备拜他为前将军,黄忠封后将军。关羽放话“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公然抗拒刘备封赏。既藐视黄忠,又置刘备于何地?
最后写写关羽北伐,败走麦城这事。曹仁死死守住樊城,等曹操汉中回兵增援。关羽派人要求刘峰和孟达出兵帮助他攻打樊城,但是被拒绝。接着,关羽水淹七军。据史书记载:“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这场胜战只因天降大雨。
这时,关羽做了非常愚蠢的事,完全把盟军孙权逼到了曹营。用“虎女焉嫁犬子”欺辱孙权,拒绝孙权为子求婚,辱骂使者;孙权援兵迟迟不到,关羽骂孙权是小畜生,攻取了襄樊之后要去灭他;军粮不足,竟然夺取孙权储存在湘关的米。最后被曹军二波援军徐晃打败,走了麦城,又被东吴吕蒙白衣渡江擒获,最后被杀。
必须肯定,作为一员武将,关羽勇猛刚毅,是个万人敌。但他个性里的桀骜自负,高高在上,让他在任何时候都得不到他人的援手。与成帝成圣,立庙膜拜的距离,还远得很。但是后世帝王需要塑一个忠义的典型,正好借了《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形象。而且晋商的票行天下,也给关羽这位老乡带去了“能护身保平安保发财”的“神奇功能”。我是专注历史原创的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其他网友回答
因受《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影响,后人对三国的了解也偏向扬刘的立场,曹魏和孙吴都只是充当了配角,而蜀汉的人物作为正面形象就容易被后人放大,所以谈到被高估的三国人物,掌心觉得刘备,诸葛亮,以及五虎将都不同程度的高估。
一、严重拔高的人物:诸葛亮、关羽。这两位的的确非常厉害,在当时堪称一流人才,但肯定不是顶尖的,所以三者有被拔高到妖化的程度。诸葛亮是军事战略家,治国理政高手,关羽是能独当一面大将军级人物,但如果放在整个大三国进行人物比较,诸葛亮军事才能显然不能和曹魏的司马懿、孙吴的周瑜相比,应该说稍强于荀攸和鲁肃,作为谋士,具体谋略方面也逊于郭嘉。而关羽的军事才能,特别是武力显然有更多的夸大,个人觉得关羽的军事才能,应该只是和张辽是一个级别,应该比周瑜,陆逊、曹仁稍差别,武力方面,肯定不如吕布,马超,太史慈。并且诸葛亮、关羽被后世抬到了神的地位,显然有些过了。
二、有所侧重拔高的人物:刘备。刘备是以仁德亲民的形象在后世中流传的,而且被小说塑造成一个一心匡扶汉室、没有个人私心的人物,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刘备的仁德和中兴汉室,都不可是他自立为王的招牌,仁德掺了不少水分,中兴汉室也不可是个幌子而已,这都是为了拔高刘备形象,而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当然对于刘备,其实也是有刻意弱化的地方,比如刘备没主见,遇事就哭,向诸葛亮问计,为之奈何?武力水平太差几乎到了文弱的程度,这其实都是曾了突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以及五虎将的神勇,而让刘备作出的牺牲。平心而讲,三国霸主中,论综合,刘备肯定不如曹操,个人觉得比孙权也要差点。
三、整体拔高的人物: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应该说这几位武将,与曹魏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以及东吴的太史慈、甘宁、周泰、程普、黄盖相比,应该说差不多一个级别。论军事才能和个人武力综合排名,张辽、程普肯定排在张飞前面;马超与乐进、太史慈、甘宁差不多一个级别,赵云在这些人里面只能算个中下游水平;而黄忠显然比不过程普,与黄盖应该是一个级别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关于这个问题,小哥真的不好回答,因为三国时期距离我们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我们对于古代人的判断,都是通过一些文史资料来评判的,当然了,诸子百家,无论是正史和野史,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评判,一般都是不同的,何况一些演义小说!
很多人觉得关二爷被严重高估了,因为有人觉得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几诏秒文丑,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并且有赤兔马的能量加持,甚至有人觉得,关二爷可能打不过这两位,因为这两位号称袁绍的四庭柱前二!
关于类似这样的看法,小哥只想说。
关二爷留给后人的,除了他的勇武,更多的是他的忠诚,讲义气。
关羽自从和刘备张飞结拜的那天起,就牢记当初的誓言,同生共死,关羽和刘备张飞走散后,独立保护刘备的家眷,不惜深入敌营,做阶下囚,虽然曹操爱才,礼代关羽,但是这未尝不是一件寄人篱下的事情,而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的消息,毅然决然的离开曹营,曹操赏赐的事物全数退回!可以说,曹操对于关羽,是识英雄重英雄,而关羽对于曹操,也是大仁大义,感恩戴德!所以才又了后来的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关二爷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是义!
第二位: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一首《隆中对》,概分天下大局,一篇《出师表》,述老臣忠心!
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后,非常的崇拜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有些做法,明显是接近鬼神的手段,比如缩地法,借东风,续命!
但是看过《三国志》后,又觉得诸葛亮是一个简单的大臣,这个大臣还有点小心眼,爱记仇,自私,因为《三国志》是陈寿做的,而陈寿的老爸曾经为蜀官,违反了法规,被诸葛亮在脸上刺字了!所以很是记恨诸葛亮,所以在《三国志》对于诸葛丞相有点偏见!
所以很多人觉得,诸葛亮被高估了,其实不然!
诸葛亮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这点大家都是认同的,因为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当时蜀国国力是魏国的五分之一,但是诸葛亮却能正面出击,数次和魏军交战,并且多有胜绩,以至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妇人衣冠的羞辱,仍然坚守不出!并且诸葛亮平定南蛮,另各部落诚服,死心塌地的归顺蜀国,同时积极纳税,出兵里,并且当时蜀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大业,都是支持的!
诸葛亮同时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东汉末年,战乱纷起,诸侯割据,很多人流离失所,土地荒芜,而诸葛亮根据这种情况,制定了屯田制!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得益于屯田制,蜀国才有和魏国,吴国三鼎天下的实力!
同时,诸葛亮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联合东吴共抗北魏,赤壁之战更是烧的一代枭雄曹操胡子都着了,随后的借荆州,更是其高超政治手段的一种实力验证,并且诸葛亮在收复少数民族部落的时候,也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段!领少数名族心悦诚服!
诸葛亮留给我们的,是忠,是法,是义!
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忠诚都没有,谈合作人,一个人,不遵纪守法,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势必引起大乱,诸葛亮感刘备的知遇之恩,感刘备的信任,一生鞠躬尽瘁,无怨无悔,这是君臣之义!并且在刘备去世后,数次北伐,竭尽全力,从不懈怠,时刻铭记先帝报复,恢复汉室,匡扶正统,如此人物,当为我辈楷模!
历史有言:前人功过,后人评判!
既然是历史,我们应该取其精华,抛其糟粕,学习利国利民的精神,而不是探讨古人的真实性,甚至质疑一个已经走了千年的人物的能力?有的人,讲关二爷的战力是被人吹捧出来的,列举一些事迹,搞的自己好像亲眼看到那些古人征战沙场似的,完全是凭空想象,空耗年华!
所以,对于古人的能力高低,有没有被世人神化,本人不做评价,毕竟是隔了千年的事情,我们没资格去评判,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正能量精神,我们要学习,发扬,传承!
爱我中华,传承不息!
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当今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史书来看,更有甚者连书都不看,仅通过改编的电视剧便把里面的情节当作历史,因而造成了真实的历史反而不为人知的严重后果,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莫大的悲哀。我曾无数次在问答中提到过古装影视剧绝大部分只能作为一种娱乐消遣,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我们自己的历史去看待。
那么我们通常熟悉的三国中的人物中,有多少是被高估的呢?答案是很多,不仅有很多被高估的,还有很多被低估的,很多被抹黑的,很多被洗白的,可以说《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象绝大多数都不是历史上本来的面目,所以《三国演义》只能把它当成小说,其实它本身就是小说。因为太多了,所以这里根本无法细说,我就提三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吧,希望以此能引起大家探讨历史,寻找历史的兴趣。
首先是华雄,华雄应该算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个出场的BOSS,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华雄主动请缨在汜水关抵挡诸侯联军,先后破孙坚,杀祖茂,斩俞涉,潘凤,吓的十八路诸侯不敢出关迎战,真是好不威风,直到关羽自告奋勇,才将他斩杀。对比后来关羽的那些手下败将,似乎华雄确实很厉害,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正史《三国志》中对华雄的记载是:“(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看了这段记载大家应该很明白了,华雄死于孙坚之手,而且死于孙坚之手的董卓部将不止他一人,华雄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实在是普通的连史书都懒得多记一笔。
其次是诸葛亮,《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演绎的太完美,真的是无可挑剔,为了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精神无不令人动容,可是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完人,他也是一个具有血肉之躯的凡人,没有空城计,博望坡也不是他烧的,没有七擒孟获,甚至《三国志》中都没有关于孟获的任何记载,火烧赤壁是周瑜的“杰作”,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也没有六出祁山等等,所以诸葛亮没有太多的军事谋略,他只是一个忠于刘备,忠于刘禅,忠于蜀国的一个忠臣而已,事实上他的主要功绩在于治国理政,发掘人才而不在于用兵。但他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确实值得后人学习。
最后说一说赵云,其实赵云也算是蜀国的一员良将,但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而且在《三国志》中是有专门记载他的列传的,当然了是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一起列的传,赵云排在最后,大概也因为此吧,才有了《三国演义》五虎将一说,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刘备只封了关张马黄四虎将,而只先后封了赵云“翊军将军”和“牙门将军”,地位比四虎将低,《三国演义》中,在当阳坡,赵云怀抱刘禅,突围百万曹军,连杀曹营五十多将领后从容而去,可见其勇猛,可是《三国志》中对赵云救刘禅只有“(刘备)弃妻、子南走,(赵)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寥寥数笔,并没有独闯百万大军如此激烈壮观的场面的描写。当然了保护幼子和甘夫人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可见赵云的武艺和谋略确实也很高,可是在史书中的记载,赵云这一生并没有参与过几场重要的战役,与他交手的敌将也都是不入流的,但他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更多的是在刘备身边充当一个亲卫的角色,类似于演义中许褚和曹操的关系。所以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刘备逃走,将幼子和夫人托付于赵云了。
我是咸鱼,欢迎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