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力量能给人带来力量(什么是文学的力量)

网友提问:

文学的力量有多大,文学可以拯救的人,比心理学家多吗?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我切身体会,文学可以融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链接和沟通家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家是书香家庭,我专门建立了一个朗读的公众号,妈妈和孩子每天选择一些高质量的文学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对着麦克风读出来,录制成音频内容,我负责给朗读音频配上合适的音乐,然后发布在公众号上。

现在我们的公众号粉丝有五百人,很多人也参与进来一块朗读,我觉得文学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我们家主要表现在融洽家庭成员关系上,现在我们全家每天都有共处的时光,只因为,我们有共同朗读文学的爱好。

其他网友回答

文学是把双刃剑,她可拯救一些人,也可杀死一些人,那些得神经病的人,目不识丁的没几个,那些残害好人的人,有些是状元级的,如秦桧,还有秦家的女婿,,,

其他网友回答

文学的力量有多大?文化的传承才是一个民族的财富。这样的是精神财富,信仰力。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去搜索引擎搜索了关键词“文学与心理学”。发现许多相关网友的提问,例如“文学与心理学谁更有用?”、“xxx在文学分析中是否有受到心理学影响?”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绝不是仅仅对立的,是矛盾统一的,在我看来,二者更是交融的。文学是建立在创作者心理上的艺术创作,心理学是发现世界本身的规律。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提出,他认为艺术创作有两种形式:心理学式的和幻觉式的。前者是指艺术家面向现实的创作,取材于人类的意识领域;后者是指艺术家背离现实、面向自我的创作,其材料来源于人类无意识领域的原始意象。与之相对应的审美形式就有了内倾和外倾之分。荣格提出,感伤的作品具有内倾性,反映了人的主观主张,诗人的自觉意图驾驭了材料,如《浮士德》的第一部;而素朴的作品具有外倾性,反映的是主观对于客观的一种服从,材料本身难以驾驭,这就给了心理学家以分析的余地。

荣格认为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好比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土壤虽然孕育了植物,我们从植物的特点可以推测出土壤的性质,但植物本身不仅仅是土壤的产物,而是有生命,有自身包含着自身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土壤的性质并无关系。同样的,一件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是受着某种异己力量的支配而全情投入,甚至有时这种力量与艺术家本身的生活或是好恶相悖,这时艺术家也必须受制于这样的约束而完成艺术创作,这样一种力量便是荣格所谓的自主情结,其扎根的土壤,来自于人类共有的集体潜意识。

所以,从两个学科的角度来看,二者绝对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再从所以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来看,文学的力量,恰恰在于改变读者的心理,从而精神作用于社会物质中去,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

当然,我也并不觉得文学作品有完全治愈心理疾病的力量,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安慰或是我们逃避的一种选择。而且某些心理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生理病变(或者某些生理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心理病变),所以某些心理疾病患者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需要生物治疗。

所以,我们不能用影响人数的多少去看待文学与心理学二者,这是无法比较的。

其他网友回答

文学的对象是人,也就是说只有文学才会关注人的灵魂情感意识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现在很多人认为文科是无用的,它不能给社会提供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这些都是浮躁功利的体现。美国当时有一部书叫汤姆叔叔的小屋写的是一个黑奴的悲惨命运与遭遇,引起美国上层或白种人的广泛关注直至修订了美对黑人的某些政策。记得上世纪我国有一部关于写实三农的纪实文学,也引起我国政界的关注,农民减负也有一定成效。因此多写一些有良心的作品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利国利民利苍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