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饭局有哪些? 中国古代著名的饭局

网友提问:

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饭局是被铭记千古的?

优质回答: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说起著名的饭局,我给大家讲一个绝缨会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英主楚庄王有一次大宴群臣,从早喝到晚,君臣相得益彰,都非常开心。

楚庄王不但命令点上灯接着聊,还把自己最喜欢的美人叫出来,给大家跳舞助兴。

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一阵狂风刮过,把宴会大厅的蜡烛全都给刮灭了。

正在跳舞的美人悄悄来到楚庄王跟前,跟楚庄王说:刚才趁着黑灯瞎火,有一个人非礼我,我一顺手把他帽子上的盔缨给摘了下来,求大王点上蜡烛之后把这个人抓出来替我做主。

但是楚庄王是怎么做的呢?楚庄王反而说:今天喝的很高兴,我突发奇想,让大家所有人把帽子上的盔缨都摘下来,然后我们再点灯喝酒。

楚王美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美人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群臣虽然不知道咋回事,但是都听从楚王的命令,把帽缨都摘了。然后才点火,继续喝酒玩乐到半夜才结束。

这场宴会过去了三年后,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楚庄王亲自领兵出征,不料却陷入晋军包围,局面非常危险。这时候一名叫做唐狡的小将率领几百人不顾生死,奋勇作战,终于反败为胜。

战后论功行赏时,楚王决定大赏唐狡,唐狡不接受赏赐,说楚王已经重赏过自己了。

楚王很纳闷,问啥时候赏赐的?

唐狡才把绝缨会的事情说出来。于是以后绝缨会的故事就成为了君主宽宏大量的象征了。

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 晋与楚战,有楚 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汉·刘向《说苑·复恩》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故事非常精彩,但是很有可能是后人虚构的,那以史为鉴在讲一个真实的因为举办宴会招待不周导致亡国的故事。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国君有一次召开宴会,请了所有士大夫以上的官员一起品尝羊汤,但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羊汤到了大臣司马子期的时候就分光了。

司马子期觉的自己受到了绝大的侮辱,于是叛逃楚国,游说楚国派兵讨伐中山国。

在司马子期这个内应的引导下,楚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中山国君国破家亡只能孤身逃亡。

在中山国君逃跑的路上,有两个侍卫仅仅跟着他不离不弃。

国君很奇怪就问:我平常对你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如此拼死保护我呢?

侍卫回答:我们两个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了,是您大发慈悲赏赐了他一顿饭,才活了下来。在我父亲临死之前就告诫我们兄弟二人万一中山国有什么事情,我们兄弟二人必须尽最大能力保卫中山国。

中山国君长叹一声:我因为一碗羊羹导致亡国,又因为一壶普通的饭而得到两位忠贞之士。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

今天的故事各位看官还满意吗?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饭局,最为著名的毫无疑问就是鸿门宴了,除此之外能被史料记载的饭局同样也有不少,虽不如鸿门宴那样出名,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渑池之会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修好,与赵惠文王相约于渑池。赵王害怕亲王,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只好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

△秦昭襄王

宴会在热烈又有些尴尬的气氛中进行,秦王喝酒喝的怡然自得,赵王却有些胆战心惊。秦王酒到兴处,对赵王说道,“我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鼓瑟助兴”。赵王无奈,只好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则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走上前去,说道,“赵王也曾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秦王不肯,蔺相如又献上瓦缶,同时趁势跪在了秦王面前。

秦王同样不肯,蔺相如说道,“如果大王不肯,在五步之内,我能把自己的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左右侍卫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

△渑池之会

秦王只好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则回头要求赵国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众大臣见秦王不悦,便又说道,“请赵王用赵国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反唇相讥,“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有蔺相如在一旁作陪,直到酒宴结束,秦王也未能占到上风,而赵国又有大军陈兵边境,秦王也不敢过于难为赵王。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新亭会

西晋末年(316年),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迁避祸,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衣冠南渡

南渡之后的北方士人,由于经常心怀故土,于是闲暇时白牛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

酒宴上,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复国无望,纷纷落泪。

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新亭会

众人闻言,惭愧之下,立即振作了起来。

由于东晋的建立与北方士人和门阀世家的支持密不可分,因此这次新亭酒会对东晋政权的建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杯酒释兵权

建隆元年末(960年),在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他与赵普就国本之事进行商议,重点解决唐末、五代以来武将势力空前,皇权不稳的问题,赵普提出了三点“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宋太祖赵匡胤

于是在天下初步安定后,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晚潮后,宋太祖赵匡胤将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致使,赵匡胤屏退左右,叹气道,“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为此我心里一直感念你们的功劳。但是,做皇帝太难啊,远不如做节度使自在,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然入眠啊!”

闻言,石守信等人慌忙站起问原因,赵匡胤继续说道,“原因很简单,皇帝这个位置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虽然是武将,但并不傻,听出了其中的意味,便连忙叩头道,“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道,“不然,你们虽无异心,但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再穿在你们身上,你即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身不由己了。”

石守信等人明白,自己这些武将已经收到了猜疑,弄不好就是个身死灯灭,便恳请赵匡胤给他们指一条明路。

赵匡胤便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的富贵,不过是多具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罢了。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于是,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上表称自己患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欣然同意,免去了他们禁军职务,到地方充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千叟宴

千叟宴这个名字,是康熙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康熙皇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而得名。此宴共举行了四次。

第一次: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年三月,康熙皇帝六十大寿,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因而举办盛大的万寿庆典,布告天下耆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清圣祖康熙

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畅春园正门前,首宴汉族大臣、官员及士庶年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

三月二十七日,在畅春园正门前,重设酒筵招待八旗大臣、官兵及闲散人,年90岁以上者7人,80岁以上192人,70岁以上1394人,65人以上1012人,其他礼遇如前。

三月二十八日,在畅春园皇太后宫门前,宴请70岁以上的八旗老妇,90岁以上者就席宫门内,80岁以上者就席丹墀下,其余都在宫门外。这次参加宴会的满汉耆老多达6600余人,加上人数不详的八旗老妇,肯定不下7000人,其盛况一时竟传为佳话。

第二次: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帝年届69岁,为预庆自己70岁生日,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大宴。这次设宴的由头是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正月初二日,在紫禁城乾清宫前,设宴招待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65岁以上者680人,诸王及闲散宗室成员出来为老人们授爵劝饮,分发食物。初五日,再宴汉族文武大臣、致仕退斥人员年65以上者340人。

第三次: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六,乾隆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士农工商、外藩、蒙古王公、台吉、回部、西藏代表、西南土官及朝鲜贺正陪臣之年过60者约有3000余人,共聚一堂。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

席间,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赐予大家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

第三次:嘉庆元年(1795年)。正月初一,弘历退位,作为太上皇。他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此时,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

正月初四日,在宁寿宫的皇极殿开宴,列名参席者3056人,列名邀赏者尚5000人。当时的席位安排如下:内外王公、贝勒贝子、台吉、一二品大臣席在殿内,朝鲜、回部、西藏、暹罗、安南、廓尔喀等地区来客在殿廊下,三品大臣官员在丹陛甬路,四品以下有职官员在丹墀左右,其余拜唐阿、护军、马甲、兵民、匠艺等均在宁寿门外。皇子、皇孙、皇曾孙、元孙等给殿内王公大臣敬酒,侍卫等给众叟依次行酒,并承旨分赐食物。另加恩著赏百岁老人熊国沛、邱成龙等六品顶戴,其余90岁以上者受七品顶戴。乾隆帝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但在酒宴上仍豪迈不减当年。

其他网友回答

①渑池之会(最不辱使命的饭局)

赵国得到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给赵文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并“完璧归赵”。

②鸿门宴(杀机四伏的饭局)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 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③煮酒论英雄(最霸气的饭局)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