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魏国的一个重要考虑 抵御诸葛亮北伐的魏国将领有

网友提问: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占尽优势却选择防守,这是为什么?

优质回答:

诸葛亮平定南中,安抚百姓后,大军进驻汉中,蜀汉经常屯重兵在汉中,因大敌是曹魏,驻扎该地进可攻退可守,从228年到234年六七年间,诸葛亮便殚精竭虑,全力北伐,在此期间,曹魏也不是一味防守,曾有过一次进攻,在第三次北伐后,曹魏上下可能觉得大国被小国老追着打,太失脸,在230年秋天,派出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司马懿走西城,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分为东、北两面进攻汉中,被诸葛亮据险守住,又逢大雨连连,前进不得,只好撤退,被蜀汉军追杀,魏延吴懿大破费曜郭淮军,主动出击弄得灰头土脸。

曹魏主动进攻蜀汉有三次,曹真司马懿三路大军,曹爽夏侯玄兵出骆谷,都是大败而回,只有最后一次钟会邓艾三路军并出,利用姜维远离汉中的机会,才侥幸成功。(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魏之所以挨打不大还手,其中一因是受制于地形,汉中人称天狱,北面是崇山峻岭,进入汉中盆地只有三条小道:故道、褒斜道和子午道,只要据兵扼守险要,北方来敌很难突破,魏延的豪语“若十万之众前来,臣为大王吞之”和王平的兴势山之战,都是依仗这一点。

如果从北面进攻蜀汉,另一个大问题是后勤线过长,这也是曹操打到后来收兵的原因,吃穷了,士兵要吃,运输的役夫也要吃。曹爽夏侯玄骆谷之败,民夫死伤惨重,不得不让一些士兵退伍充当民夫,可见拖累之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而三路军中司马懿从东面进攻这一方面,也不是捷径,从荆州循汉水线前进,走上庸等地入汉中,也是山地,加上当地少数民族聚居,各自为政,易生叛乱,关羽要刘封孟达助攻襄樊时,二人辞以山城未附,是有道理的。这条路以司马之能也走不通。面上的形势使然,蜀汉出兵北伐,比曹魏伐蜀交通等方面都要容易一点。

曹魏不敢伐蜀汉应该还有政治上的原因,诸葛亮在曹丕死后才北伐,也是把握住新帝曹睿上位,各方面情况不熟悉,攻其不备,首次出征大有斩获,雍凉震动,天水三郡望风而降,其时人心未稳固。到后来曹魏还不敢进攻应该是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深入实施,世家豪族抱团勾结,形成强力士族集团,皇权受到很大威胁,此时进攻蜀汉,不论成功与否,都将使权臣坐大,出现另一个曹操。而事实上也出现了,司马家族的上位,跟皇权与世家的妥协有关,也与外敌连连入侵导致将领长期拥兵有关。如果主动进攻,曹魏的灭亡也许更快。

其他网友回答

分析这个问题,先不分析为何曹魏要防守,先分析蜀汉为何北伐,因为没有北伐,就不存在曹魏防守,但是北伐,是蜀汉明知失败,却不得不走的路。

原因之一:小国更要图强。在魏蜀吴三国里,蜀国是最弱小的,一个弱小的国家想要存活,就必须更要奋发图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为何诸葛亮会认为蜀汉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个危急从何而来?是曹魏吗?不是的,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之后,一直到公元263年灭蜀之前,曹魏从来没有主动攻击过蜀汉,曹魏一直是把灭东吴放在第一位的,最后才改变策略先灭蜀汉。那么,是东吴吗?也不是的,公元222年夷陵之战之后,吴蜀就恢复了盟好,这个政治方针始终没有变。既不是曹魏,又不是东吴,那诸葛亮的这个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到底来自于哪里呢?答:只能来自于蜀汉内部。

我在刘禅为何丢掉江山那个问题里,分析过这个原因。由于内部士族阶级斗争,官员权力地位待遇受到严重剥削,由于连年征战,兵士苦不堪言,由于民间赋税太重,老百姓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从士族到百姓到兵士,大家都希望赶紧有个统治者解决蜀汉问题。内部种种矛盾,怎么解决?战争,是加强凝聚力,转移内部矛盾和冲突最有利的做法。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于伐之~《后出师表》。意思是,我如此弱小,就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人家来打我,就算不北伐,这个国家也是要亡的,那我不如拼他一下,万一成功了呢,所以必须北伐。

不仅仅如此,前期诸葛亮北伐,后期姜维北伐,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理想必须坚持。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蜀汉最终的政治理想是,把北方平定,把篡汉的这些曹魏奸臣除掉,把大汉王朝恢复起来,让我们的皇帝回到洛阳,继续管理国家。因此,这个理想是必须要坚持的。但很可惜,最终没有实现,我们再分析,为何没有实现?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曹魏在建国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是因为曹魏的士族不支持。而这个问题曹丕解决了,曹丕接手魏王的爵位之后,就出台了九品中正制,保证这些士族世世代代可以做官。通过这个条件和士族们讨价还价,达成政治交易,现在士族们已经支持曹魏了,曹魏现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要统一全国。所以为何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很多人都认为是诸葛亮胆小怕事,这是不对的,诸葛亮不胆小怕事。是诸葛亮心里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马懿辈不可轻也。魏国现在的君主不是昏君,将帅都是人才,没那么容易被你消灭。

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在蜀汉据有荆州和益州的时候,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是有可能统一中原的。但是刘备进了益州又丢了荆州之后,等于是既进了保险箱,又进了死胡同,统一天下这个目标,永远也没有办法实现了。益州,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道路险峻。在这个地方关起门来图发展,偏霸一方是可以的,冲出门去图天下,是不可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军队都出不去,何图天下?历史证明,刘备出峡,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蜀汉只要出兵,就一定是失败。中原得鹿不由人,这是客观原因导致的,非人力可为也。

第三,诸葛非将略之才。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忧于将略~《三国志》。意思是,他治理国家的能力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率兵打仗,他能力是不行的。司马懿对他的评价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宣帝传》。意思是,诸葛亮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会,他的谋略很多,但是缺少决断,他喜欢用兵,但是没有权变。

因此,以上三点注定,北伐不能成功,而这些事情,曹魏是非常清楚的。打仗,特别是进攻战,是非常消耗资源和人力的,因此,曹魏不需要进攻,只需要防守,待蜀汉精气耗尽,自行退兵后,集聚力量一举剿灭。所以,公元263年,曹魏伐蜀,从出兵到灭蜀,只花了两个月时间。从天下大势来看,蜀汉必亡,从内部瓦解来看,蜀汉必亡,只是曹魏送了蜀汉一程,加快它灭亡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表面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却始终处于被动防御态势,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魏国虽然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吴蜀在诸葛亮秉政之后就又重新建立了联盟关系,首尾相应,两国在北伐时相互策应。

所以,魏国需要同时在荆州,江淮和关中三个战场进行防御,魏国的优势还没有大到同时在三个战场上都能有把握击败对手。所以,魏国只能战略上采取守势,被动防御。

其次,正因为魏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时间在魏国这边,如果是进行和平竞争,屯粮积谷,魏国早晚都会建立起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所以魏国战略上不需要着急,而吴蜀两国是比较着急的。

再次,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正好对应曹魏的曹睿时期,曹睿登基时年龄还不大,所以由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辅政,君臣之间,辅臣之间,都存在或明或暗的政治斗争,对外战争还不是首要任务。

反观诸葛亮这边,刘备死后,蜀汉形势一度岌岌可危,南中地区也出现了叛乱,但是经过诸葛亮的整顿,逐步稳定下来了。之后,诸葛亮又渡泸南征,平定南中,安定后方,做好了北伐的准备。

曹魏对蜀汉还有一个判断是,蜀汉只有刘备和关羽有能力率军主动出征,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加之蜀汉在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中接连损兵折将,实力受损。

所以,刘备和关羽先后死后,魏国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对付东吴方面,防御的重点也在荆州和江淮方向,对蜀汉只是采取监视,并不认为蜀汉有能力主动出击。

也是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大举北伐完全在魏国君臣意料之外,天水四郡群起响应,孟达在上庸也蠢蠢欲动,魏国上下大为震动。但因为司马懿迅速平定了孟达,马谡又在街亭之战中未能完成阻击魏军的任务,诸葛亮兵败垂成。

而在曹魏调整兵力部署之后,很快就把防御重点转到了魏蜀交界地区,长年驻守重兵集团进行防御,诸葛亮也没有多少机会突破曹魏的防线,多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一生共北伐中原六次,历史上称谓”六出祁山‘’。诸葛亮到了睌年,倾蜀国全部力量北伐曹魏,以实现”收复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

太和五年春天,诸葛亮率八万军队举行第五次北伐。朝廷调任司马懿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因前四次指挥抵抗蜀军北伐的大将军曹真病故,所以,司马懿代替曹真主持对蜀作战。

司马懿带领军队到达前线后,与众将认真分折了战争形势和双方的优劣,认为诸葛亮虽善于治军,但前几次征战伐魏,长途跋涉,战线拉的太长,粮草供应不足而不能取胜。这次伐魏,虽然蜀军从汉中穿过秦岭要行军数百里,路途遥远,但蜀军士气足、战斗力强,志在必得。蜀军知道自已的不足,心然采速战速决的战术。而魏军则应采取拖延战术,使蜀军人困马乏、粮草供应不上,从而达到可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司马懿在战术上采取了有效拦截蜀军,不使其前进就可取胜的作战方案。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司马懿的作战思路是正确的。

青龙二年,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发动了第六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占据了武功西面的五丈原,与魏军在谓水南岸形成了对垒局面。

司马懿继续采用”坚壁据守,消磨蜀军锐气‘’的作战方针,不主动出战。等待蜀军粮尽、士气低落时,再发动反攻。面对司马懿的铁桶阵,诸葛亮真的无能为力,前线打不开局面,后方更让他牵挂,思前想后,心里非常着急。由于过度劳累,忧心忡忡,诸葛亮病到了,而且病情日益严重,于这年八月,病死军中,终年五十四岁。一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虽竭尽全力北伐,却因实力不足、谋略不够,终于败在司马懿手下,实在令人惋惜。

司马懿率领魏军之所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兵得法。以精兵紧紧的咬住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守任要塞关口,使蜀军不能东进。

二、战术得当。在这次与诸葛亮的对决中,成功的运用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抓住诸葛亮谨慎、不敢冒险的特点,用拖延战术,拖垮和耗尽了诸葛亮的精力。

三、巧施手段,保持士气。战争能否取胜,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士兵的士气是否旺盛,司马懿深知这一点,在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峙最关键时刻,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一方面保持镇静、大度,做给诸葛亮看,另一方面又与朝廷派来的代表辛毗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稳定将士情绪,保持了军队的士气。

司马懿阻止了诸葛亮的北伐,在朝廷的威望直线上升,青龙三年,司马懿升任太尉(最高军事长官)。

其他网友回答

对攻的话,魏国胜的概率大,但也可能败;防守的话,魏国必胜。所以说司马?选择了一条最保险的路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