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又是一年清明节,您的家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风俗吗?
优质回答:
清明祭祀自古传,唐朝到今上千年。清明又叫寒食节,人们思亲泪涟涟。清明时节正阳春,大地回春草木新。四月四日至五日,民俗节日须记心。杜牧有诗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要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古绝唱作池州,中华大地皆传名。清明节到门插柳,祭祀祖先悼英灵。陵园墓地去祭拜,深山林茂也要行。祖先亲人归天去,后代祭祀悼英灵。燃放鞭炮烧纸钱,外出用火要小心。不燃鞭炮烧纸钱,也能表达祭祀情。墓前栽树树成林,迎来大地万年春,坟上插花花吐艳,逝者也能赏春景。各地清明都一样,祭祀逝者都真心。先辈已走入天堂,年年清明永不忘。国定节假三天日,中华传统须发扬。(看题自创)。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马上就到清明节了,给大家讲一下我老家的清明节的习俗吧。
1、撒灰圈
我老家是河南的,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有些地方二月二也撒灰圈),爸爸都会早早的起来,然后在灶台地下倒出一筐的柴火灰,然后在院子里面撒圈圈。小时候不懂,就问大人为什么要撒圈圈,爸爸告诉我,这是麦圈,为了在秋天小麦能大丰收。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自己在圈圈上跳来跳去的玩。
2.插柳枝
清明节,老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门楣上插柳枝,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3.早上吃煮鸡蛋
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
4.扫墓
这个习俗全国各地都有,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以此来缅怀已故的亲人。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节日于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有很多典故,我记得一个最深刻的是: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风俗主要有:
1、踏青
踏青是清明的一个重要习俗,也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去春来,人们脱去了厚厚的衣服迎来春光明媚的春天温暖。最适合去野外感受万象更新的氛围。
2、插柳枝
清明节,河南这边都会去柳树上折下柳枝插到屋檐下,大门口位置。其目的也是为了纪念上面说的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3、扫墓
清明扫墓上坟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气。每家都会去墓前烧纸放鞭炮。并且还会把坟上的坟头重新整理一下,因为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淋,坟上的土会脱落,上坟的目的也是把祖先的坟重新搭理一下。
4、植树
其实3.12的中国植树节原本就是定于清明节作为植树节的。但是当初由于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才改为3月12日为植树节的。但在清明节很多人也会选择种树来作为纪念。
5、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
这几个游玩形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玩了,除了秋千。
6、朋友聚会
清明节是一个国家法定的小假期,又是一年新气象的开始。三五好友一起去游山玩水,亲近一下大自然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乐趣。更能增加朋友间的友谊。
清明假期临近,好好筹备一下去哪游玩吧,好好感受一下大自然新的气息,必定让你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