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诸葛亮用马谡、跟刘备,算不算用错人和跟错人?
优质回答:
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肯定是不对的。马谡没有实际指挥的经验,本身就难当重任。应该用魏延这样的宿将,才有可能随机应变,有效的阻击敌人。诸葛亮为什么会用马谡守街亭?是因为他对这股魏国的援军到达的时间产生了严重的误判。古代军队一般每日行军40到60里。张郃率领的这股援军,每日强行军110里以上,十五天就从洛阳到达街亭。比诸葛亮估计的时间快了几天到十天。当时陇右还有郭淮的军队与蜀军对峙,另外还有一些城池没有攻下来。诸葛亮的做法是,将强力的将军和军队,用于攻击郭淮和攻城,企图尽快将之解决。然后就可以集中兵力,全力对付魏国的援军。至于街亭,反正敌军也没那么快到,放一支军队去警戒就可以了,所以就有了马谡失街亭。而且这支军队的人数实际上也只有几千人。
诸葛亮为什么会跟刘备?这个选择肯定是正确的,这是古代大家族惯用的手法。为了防止家族的血脉断绝,会使用开枝散叶的方法。把家族的血脉分散到不同的方向去,这样就可以分散风险。避免一损俱损。而某一支如果发展的好,却可以一荣俱荣。诸葛亮原籍山东。家族中实际上有三支。诸葛瑾的家族,投靠东吴。诸葛诞的家族,留在曹魏。这两支发展的都不错。诸葛亮的家族本来选择的不是刘备,而是刘表。诸葛亮的家族先是迁移到荆州,诸葛亮的一个姑姑嫁给了刘表。诸葛亮也因此见过刘表,但是据说当时年纪太小,只有19岁,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因此刘表对他并不重视。后来刘表染病死亡。诸葛亮的家族肯定要找一个新的依附对象。这时候刘备出现了,刘备的某些特质肯定打动了诸葛亮的家族。因此他们选择了刘备。政治投资,本身就有风险。刘备也并非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如果成功,诸葛亮的家族必然兴旺发达。刘备手下当时缺乏文臣,投靠他必然受重视。如果是选择投靠曹魏,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诸葛亮恐怕也难受重视。所以说从分散风险和考虑受重视程度的方面看。选择刘备完全是正确的选择。至于说刘备及其后代,没能统一天下,那是概率和运气的问题,是无法预料的。诸葛亮投奔刘备,留下一段传奇。我个人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其他网友回答
【快速浏览】 诸葛亮用马谡为前锋,属于战术上的失误,诸葛亮有“用人不察”的责任。跟随刘备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如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 火就燥,云从龙 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
1.]关于使用马谡
诸葛亮对待北伐的开局初战,十分谨慎,首先表现在用了四年的时间平定南中之乱,一是保证战略后方的稳定,二是利用了南中大量的资源如金、银、战马用于北伐。
诸葛亮谨慎的具体表现在首战主攻方向的选择上即从祁山进攻。
建兴六年(228)春正月,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两员大将在东边的褒斜道(读爷)虚张声势,造成对方以为主攻方向是这里。而自
己则指挥大部队突然进攻曹魏西边的祁山,这种用于武术门派的“指东打西”招数果然有效,一时西线战事升温,曹魏在此处远离关中后方,而且这里曾经是蜀大将马超的旧地,曹魏紧张、焦虑,所以诸葛亮的初战方针是正确的。
然而,世事无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担任先锋大将的马谡,因为实战经验的缺乏,跑到山上去建立营寨,连稳健的王平都劝不住意气风发的主将,只好自己分兵一千多人驻扎山下,以防万一。
屯兵山上,当然是易守难攻,但是水源问题可以一招致守军于死地,而这个惨痛的教训,在1718年后,一个高级将领又重复再犯,致使全军覆灭。这就是什么叫“世界”的定义。
纸上谈兵的马谡被曹魏名将张郃击败,一副好牌打的稀烂,战局逆转。诸葛亮望着己是初春时节的祁山风光,改用鹅毛扇遥指回川之路,沮丧心情可想而知!
马谡当斩,诸葛亮有很大的责任。
2]诸葛亮终身辅佐刘备父子两代,这是命运使然,不存在对与错。
当刘备四处奔走,寄人篱下的时间达七年之久,而远在襄阳,诸葛亮也在此生活了十二年,从16岁的追风少年到二十七岁的壮志青年。
什么原因使他能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在此一呆就是十多年呢?难道这里真的是桃花朵朵开的隆中桃源?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叧一个原因昰这里有一个很优秀的文化圈子。这里的荆州学派领军人物司马徽、庞德公、徐庶都和诸葛亮关系密切。
诸葛亮不是在这里赋闲,他在学习、读书,他的志向就是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空闲时间就抱膝而坐,对着丘陵河谷高声歌唱巜梁父吟》,这种充满山东特色的歌曲,是他“欲乘风归去”的豪情壮志。
被 司马徽和庞德公称为“卧龙”的诸葛亮为什么二十七岁以前都一直在卧龙躬耕呢?
他在忍耐中等待,等待那个《乾卦》九五爻所言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隆中东面二十里的襄阳,就是荆州王刘表,但是,他不愿去。
襄阳向北就是曹操地盘,曹操正缺少谋士,思贤若渴,但是,他不愿去。
因为他们都不是诸葛亮心目中的“大人”。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绝非“池中物”,他要等待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杰”,此人不但“胸有大志,”而且气度开阔,懂得赏识和重用人才;另外,这个“大人”身边人才紧缺,无人可与自己一较高下。
这些条件具备了,才能给诸葛亮提供充分施展自己文韬武略、呼风唤雨才华的空间。
显然刘表和曹操都不是理想人选。
这个问题有点象现在的大龄青年,本身就是“高、富、白”,所以“宁缺毋滥”。
建安六年(201),刘备身揣衣带诏,遭到曹操的天涯追杀,从中原逃到荊州襄阳,投靠宗亲刘表。
暂时的安定,使早过“四十而不惑”的刘备痛定思痛,认真的反思后,他认为自己缺少一位思想策略家,这是他最大的失策,也是当务之急。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余不多说,为什么三顾,窃以为诸葛亮在思考,在观察,当然,更大的原因是被刘备的诚意打动。
于是,汉未群雄逐鹿中的一个小山村,却是“风云际会”,诸葛亮的巜出师表》向战云密布的群雄宣佈一一我来了!
其他网友回答
刘备是诸葛亮的伯乐,跟刘备没错,帮助刘备分裂国土和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大错,也阻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诸葛亮用马稷,把他的权位放的高了,作为别人的副手可以;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个人的观点,诸葛亮在守街亭的任务上用错了马谡,但是辅佐刘备却是诸葛亮正确的选择。
诸葛亮用错马谡 ,并非是马谡自己的过错,诸葛亮在“用错马谡”这个问题上反映出的是诸葛亮“识人不明,用人无当”。确切的讲,与其说诸葛亮“用错马谡”不如说是“错用马谡”。
马谡此人并非“庸才”,这个人真的是“熟读兵书”并且是“胸有韬略”,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赏识,绝非等闲之辈。但是,马谡之才并非“能征善战”而是“参赞谋略”,简单的讲,马谡是一个“参谋长”的好材料,但并不是“带兵打仗”的好将领,让他当领兵大将的确是“用错了地方”。
马谡本人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当着一个非常称职的“高级参谋”和“知心幕僚”的角色,这个角色马谡得心应手,但是这位“熟读兵书”的“幕僚之才”却为了证明自己的本领绝非“纸上谈兵”,在“守街亭”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军事行动上主动请缨,其实就是“逞一时之能”。
诸葛亮在马谡的再三请求之下,居然也会“冒险”,答应了马谡的请求,这就是诸葛亮的“致命错误”,这样的错误,诸葛亮犯了不止一次。马谡之前无论是用关羽守荆州还是固执的不用魏延,都是“识人不明”的具体表现。当然,关羽守荆州是诸葛亮按照刘备的意思办的。
诸葛亮答应了马谡,其实也就彻底的害了马谡,马谡没有“自知之明”,诸葛亮更没有“识人之明”。好在诸葛亮还是有冷静的一面,比如派王平协助马谡,让马谡依山扎寨,并要求马谡第一时间汇报扎寨的情况。但是,这些其实是于事无补。
马谡当了“主帅”,把真刀真枪的厮杀当做了实践“兵法”的游戏,他还真的就是“纸上谈兵”,马谡的纸上谈兵作为参谋或幕僚算有一用,但真刀真枪的打仗,就是个“银样蜡枪头”。丢了街亭的马谡,也给诸葛亮带来了几乎是“灭顶之灾”。“空城计”尽管很精彩,但是其实质是诸葛亮自吞苦果的无奈之举。若不是司马懿心里装着“养寇自重”的心思,他在城头抚琴未必就能“吓跑司马懿”。
以司马懿的城府和韬略,未必看不出诸葛亮坦然抚琴背后的“汗流浃背”。
而诸葛亮辅佐刘备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个“正确选择”是从结果来看的,诸葛亮辅佐刘备,最终还是帮着刘备成为了蜀汉的皇帝。可以说,刘备的“大业”没有诸葛亮的全力辅佐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辅佐刘备是诸葛亮“唯一的选择”,诸葛亮之所以“躬耕南阳”其实就是在观察和等待。观察的是当时的各路诸侯纷争的形势,等待的是他可以辅佐的“主公”。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投奔曹操,也没有孙权派人前来邀请加盟,说到底是诸葛亮的“谋略”曹操“用不上”,孙权“看不上”。
从地理位置来看,江东的孙权离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襄阳)最近,诸葛亮也在不时地借朋友之口给自己“做广告”——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
但是孙权似乎并不买账。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就在孙权的手下当谋士,假如孙权对诸葛亮真的动心,似乎更有地利之便。孙权并未这么做。说到底是诸葛亮的“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战略眼光未必可以打动孙权——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理论当中孙权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了。
而对于曹操而言,诸葛亮的能力在他那里算是“用不上”。曹操的“宏图大志”并非“三分天下”而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统天下才是真正的理想。在曹操的麾下,可以说是“谋士如云”,郭嘉,荀彧为代表的真正的“国士”,其见识和境界未必不如诸葛亮。曹操也许听说过诸葛亮之名,但事实证明,曹操对诸葛亮之才未必是能看上眼。
从诸葛亮后来的“成就”来看,他只适合于辅佐刘备这样的“胸有大志”而实力严重不足的“主公”,这样的主公可以让诸葛亮有充足的广阔的发挥空间——刘备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顾及的“资本”可以失去。换句话来说,对于刘备来讲其实就是“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去”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刘备觉得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形势判断和让刘备“有其一”的战略构想是十分的诱人。
但是,诸葛亮的“两步走”战略其实仅仅就是给自己和给刘备一个安慰——先完成三分天下有其一,再实现“恢复汉室”的伟大构想,也就是让刘备“一统天下”这个“两步走”,大概刘备本人也不大相信,就是诸葛亮本人也是心虚的,所以在“一统天下”的前面加上了“待天下有变”的前提条件。
其实,刘备也不会天真到相信自己可以“一统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太诱人而已。于是刘备和诸葛亮一拍即合。
诸葛亮知道自己“不得其时”,所以他选择了“得其主”。刘备这个“平台”真的适合诸葛亮“一展宏图”。
其他网友回答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他可能用错了马谡,但他不会跟错了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当年诸葛亮隐居隆中,虽有卧龙之名,但无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这点感动了诸葛亮,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在后面也渐渐的由君臣变为知己,而且刘备虽然当时在众多军阀中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但他忠于汉室,心系天下,贤德仁慈,有王者风范,诸葛亮在他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潜力,所以他在隆中提出三分天下,跟随刘备下山,辅佐他从什么都没有到坐拥两州之地,之后建国称帝,而刘备也对诸葛亮十分信任,将内政大权交于诸葛亮,甚至在临终前托孤于他,足以见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至于为什么说他用错了马谡,马谡是他最得意的学生,跟随诸葛亮多年,诸葛亮以为他已经学到了很多,也想提拔马谡,成为蜀国政权的中坚力量但他没有想到马谡虽然跟随他多年,但他从来没有给过马谡历练的机会,第一次机会就让他去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任务应该派遣征战多年的老将去干,这是诸葛亮的一个失误,他的爱才之心可以理解,如果马谡能成功的完成这个任务,那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重用他,但他失算了,马谡是一个赵括式的人才,虽然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实战跟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像马谡这样只懂书上理论的人,是不能重用的。而诸葛亮也因为这次失误,白白失去了一次可能会北伐成功的机会。
所以说诸葛亮跟对了刘备,用错了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