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商隐是个怎样的诗人,为何《蝉》的第四句被誉为神句?
优质回答:
要正确了解李商隐的《蝉》的寓意,我们首先要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一生遭遇,还有他的人品。只有弄明白这些,我们才能正确理解《蝉》这首诗,也才能明白为什么他的第四句被誉为神句。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李商隐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
“党争”是封建时代每个朝代都有的产物,只不过有的严重,有的轻微。“牛李党争”是唐代著名的党争,也是决定和贯穿李商隐命运一生的党争。“牛李党争”中“牛”指的是牛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李”指的是李党首领李德裕。
“牛李党争”起缘于一场科举考试,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考生们都要写一篇政论文。在一次考试中,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主考官认为这两人的意见合理,便把这两个人推荐给了皇上。没想到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见这两人批评自己推行的朝政纲领,就对皇帝说,这两人与考官有私人关系,有受贿嫌疑。皇帝信以为真,就把考官降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被闲置在一边不用。此事引起了平时对宰相李吉甫不满的人的愤懑,这些人趁机说宰相嫉贤妒能,皇帝为了平息事端,只好又把宰相贬出京城。就这样一来二去,在朝臣中逐渐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在以后的几代皇帝中,这两大派你进我退,你争我夺,并且逐渐和宫廷内的宦官相互勾结,最终使强盛的大唐走向了没落。
党争是封建集团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的无原则的义气之争,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根本就不考虑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一味地否定对方。最终的结果就是统治阶级之间旷日持久的内耗,不但破坏了朝廷正常的议政、施政程序,而且扰乱了皇帝大政方针的制定。而最为不幸的是,作为天才的李商隐无意之中卷入了这场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党争之间,牛党对他不亲,李党对他也不爱,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边受气,最终在英年郁郁而终。
李商隐生平
李商隐是家中长子,十岁左右父亲去世,他和母亲,弟弟妹妹等回到老家,过着贫困的生活。作为长子,李商隐渴望能走上仕途,光宗耀祖。因此,他小时候就在一位同族叔父的启蒙下发奋读书,加上天资聪颖,喜欢思考,在16岁时,就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在当地小有名气,引起了时任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注意。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不仅资助他的家庭,还亲自教授他写作技巧,鼓励他和自己的儿子交游。可以说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的贵人,这也是后来他离开牛党,被人骂作忘恩负义之辈的主要原因。
837年,24岁的李商隐考中进士,也就在这一年,他的恩师兼领路人令狐楚病逝。在帮助料理了令狐楚的后事之后,为了生计,他投奔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茂元欣赏李商隐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就是这一桩婚姻,把李商隐拖入了牛李党争,因为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其实,那时的王茂元并不是朝廷要员,没有明显的党派倾向,而李商隐只是一个24岁的青年,怎么能认识到党派之间争夺的残酷和无情呢?幸运的是李商隐和妻子王氏夫唱妇随,伉俪情深。但是本应该过着幸福生活的李商隐,却从此被牛党认为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打击了一生,而李党怎么能去重用一个背负着这样名声的人呢?所以,他后半生的命运可想而知。
839年,李商隐通过授官考试,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是个很小的不起眼的官职。后来他离开京城,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在位期间,因为替死囚减刑而受到上司的责难,愤而辞职,幸亏不久这位上司被调走,新来的上司和他缓和了关系。但是经过这一次事件的打击,他无心继续留在这里工作,第二年辞职归乡。从替死囚减刑不惜得罪上司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李商隐关心民生疾苦,品质气节皆佳,并不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2年后,李商隐再次回到京城秘书省任职。这时,宰相李德裕受到皇帝重用,对这时被认为是李党的李商隐来说,应该是个最好的机会,凭他的才华和政治主张,他应该受到重用。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此时他的母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失去了一生中最好的能够跻身上层权力阶层的机会。不久,他的岳父也去世,李党又在朝廷失势,李商隐基本上没有升迁的希望了。
此后的十余年间,李商隐再次开始做起了幕僚。这和他开始在令狐楚府上做幕僚显然不同,那时的他是在历练自己,在等待机会,希望有一天能够接近权力中心,实现自己人生的报负。然而此时再次选择做幕僚,也许刚开始他还对自己的仕途抱有一丝希望,随着对党争的认识,妻子的病逝等等,他的政治热情逐渐耗尽,人也变得郁郁寡欢。在这期间,他也曾短时间回到朝廷任职,但是职位依旧低微,这让他更加感觉前途渺茫,人也更加落寞。这时的他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后来,辞职回到故乡闲居,大中十三年(859),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了解了李商隐的一生,我们再来看他写的《蝉》这首诗,就能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含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本意是说蝉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不肯飞下来乞食,所以难得一饱,徒然地连声悲鸣却没有人理睬。这一句象征诗人自己人品高洁,不愿向当权者低头,结果生活困顿。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一直叫到五更天,叫声越来越稀疏,说明蝉此时已经精疲力竭 ,但是它栖息的大树却碧绿青翠,任蝉悲鸣却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这句分明是诗人在述说自己的遭遇,自己本是无意卷入党争,背负着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爹不亲娘不爱,让自己有口难辩。而牛李两党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处处排挤打击对自己,真是冷酷无情到了极点。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诗人官职卑微,为了养家糊口四处漂泊给人做幕僚,长期不回家,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这一句用典,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而来。陶渊明官场不得意就辞官归隐田园,李商隐长年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这样四处漂泊,寄人篱下的日子也许他早已经厌倦了,也想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回到家乡,这两句处处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怆。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蝉给了诗人什么警语呢?我认为蝉的警语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真情告白:虽然世情是如此的险恶,有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但是只要时时保持自己美好的情操和品质,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就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纵观李商隐一生,虽然别人认为他对令狐父子忘恩负义,但是在他所有的诗文和流传下来的记载中,他没有做过一件有负于令狐家的事情。他娶王茂元女儿时,那时的王茂元并不是朝廷要员,没有明显的党派倾向,说明他并没有弃牛投李的想法。当李德裕被贬行动受到监视时,他却敢于为他的作品《会昌一品集》作序,对其政绩人品给予崇高的评价。他的妻子王氏死后,他所在的梓州幕府主人要赐配给他才貌双佳的年轻乐伎,被婉言谢绝,独居至死。这些都表明李商隐是一个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绝非是势利轻浮不讲信义的轻薄小人。
李商隐的作品至情至性,名句流传千年,感人肺腑。如果他不是一个热爱生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怎么能够写出如此格调高尚,美丽朦胧的作品。我始终认为一个品德低劣的文人是写不出如此打动人心的作品的,所谓“文如其人”,正如这首《蝉》,处处流露的也正是诗人坚持正义,守正不阿的政治气节和高尚情操。
其他网友回答
李商隐是个怎样的诗人?
李商隐,一生仕途因陷入“牛李党争”而不顺,虽被贬多地仍是个小官,但他却能高风亮节,不阿臾奉承。
因受身世曲折之磨难,他一生中诗作不少,多“咏史咏物”以托古讽今,与同时代的杜牧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写诗擅长律、绝,独具个人特色,是晚唐大诗人。其中《无题》最为有名,其文集有《李义山诗集》存世,影响巨大。
为何《蝉》诗中第四句被誉为神句呢?
事实上,《蝉》这首诗通遍描写蝉之悲声。蝉在高树上靠吸露水而养生,但由于夏秋季气温高的原故,导致不能饱腹饿而鸣叫。“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诗,第四句“烦君最相警,我也举家清”,其意思为:麻烦你(蝉)给了我最大的警示,但我也是全家至清、高洁。
这句话是《蝉》律诗中“起承转合”之“合”也,因有升华之意味,是诗魂。之所以被后人誉神句,是因为李商隐将蝉人格化了,使人折服、令人赞不绝口。
《蝉》诗第四句为作者直抒胸意,诗中“蝉”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他抓住了蝉的特点表达了自己仕途的坎坷。咏物喻己,神乎其神!清代词人朱彝尊赞其为“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誉为“咏物最上乘”。
总之,李商隐是一个“天才”诗人,其诗《蝉》中第四句誉为神句,妙在用蝉来比喻自己之高洁。
附李商隐《蝉》全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簿宦梗犹泛,故圆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也举家清。
其他网友回答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一提到蝉,我们总会想到炎热夏天里的聒噪,总会记起夏蝉不知春秋。当下,蝉被我们赋予生命短暂的悲惨意象,或引申为无知的代名词。
可是在古代,蝉却被诗人们认为是清高典雅的象征。《吴越春秋》有”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挠,长吟悲鸣。”古人不知蝉吮吸树汁而生活,误认为蝉居身于高处,不染世俗凡尘,依靠着露水这种无根之水生存。因此,蝉这种叫声凄凉、脱离世俗的动物,受到大多数诗人的喜爱。
唐朝的咏蝉诗颇多,时人在众多诗句中评选出三首,成为唐代咏蝉三绝。
其一,虞世南笔下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笔下的蝉少了一份悲惨的境遇,多了一抹悠然自得的自信。蝉的鸣叫声清远并不是凭借着秋风,而是蝉本身栖息在高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虞世南借蝉,抒发了自己胸中的报复,表现出自己性格特征中独有的自信。
其二,骆宾王在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蝉》没有了虞世南的自信,而多了一种心心相惜、无人慰藉的惆怅。骆宾王时任侍御史,直言劝谏武则天,却不知此时的大唐已经丧失太宗时期的”民主”。在女帝的高压政策下,骆宾王等一众”不识时务”者踉跄入狱。骆宾王的《蝉》是在狱中所作,他直言当今世道无人相信蝉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既然如此,谁又肯了解自己,替自己洗刷冤屈呢?
咏蝉三绝中最后一绝,便是李商隐所作的《蝉》。通过对咏蝉三绝的了解,我们明白虞世南的《蝉》积极乐观、自信豁达;骆宾王狱中咏《蝉》伶仃孤苦、饱受委屈。那么,李商隐笔下的《蝉》又是一种怎样的风格呢?
蝉居高以露水为生,可夏日炎炎,露水早已蒸发,蝉难以吃饱,只能日复一日地嘶哑鸣叫;蝉的叫声越来越稀疏,直到五更天还断断续续,可是依附的大树却依旧翠绿;遥想我这些年如同一根树枝在宦海中沉浮,官职低微的我本想辞官去,奈何故乡的田园已经杂草丛生,再无我归处;谢谢你的鸣叫声,它使我记起我一家也甚是清贫。
李商隐的诗素来不给予读者最为直接的大喜大悲,而是将所有情感深埋于自然规律中,给人一种朦胧浪漫又颇具凄凉的感观。
就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表面上看仅仅是春蝉吐丝、燃烧蜡烛这种再平常不过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稍微思索一下,就知道其中蕴含着深意。并且不同的人解读,会有不同的感观。有些人认为它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有些人却觉得作者歌颂了矢志不渝的爱情。所谓神句,都是猛然一瞧再平常不过,但是仔细一想却又思绪不断。
要评析李商隐的《蝉》,首先要了解李商隐的为人,他的困惑、他的人生、他的喜怒哀乐。
李商隐家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从三岁起李商隐就同父亲一起背井离乡。本来一家人生活还算富足,可李商隐十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长子李商隐头上,不得已他和守寡的母亲带着一家人返回家乡。折返家乡的李商隐并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读书,反倒是靠替人抄书维持生计。爱学的李商隐得到了精通五经的堂叔帮助,在他十六岁时就能写一手好的文章。之后他更是得到了骈文大家令狐楚的垂怜,令狐楚珍惜李商隐的才华,在生活上慷慨地接济李商隐一家,在文学造诣上更是毫不吝惜地将自己所擅长的骈文倾囊相授。自此,李商隐完成了从散文写作到骈文的转变。在辞别这个像父亲一样的骈文师傅后,李商隐又在王屋山潜修道教两三年。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山后,李商隐屡试不第,终于在他二十四岁那年考中了进士。可正当他决定一展抱负之时,他的贵人令狐楚却撒手人寰。在为师傅办完丧事后,李商隐接受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约,成为了一名幕僚。王茂元更是爱才心切,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眼看着李商隐就要苦尽甘来,谁曾想李商隐就此卷入了党争的漩涡。
牛李党争持续了四十年之久,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代表着读书人的利益,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捍卫着世家大族的地位。两党在这四十年内你方唱罢我登场,将唐朝的政治搞得乌烟瘴气。党争与李商隐本来并无干系,但是在李商隐娶了王家大小姐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王家成为了李党。而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在世时是牛党的一员。之前,李商隐虽无意陷入党争,但是却被同僚们默许为牛党一员。之后,李商隐娶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儿,被牛党认为是背叛师门,清高的读书人自然排级李商隐,何谈仕途上提携。而李党代表着世家贵族,这群人自然瞧不上没有背景的李商隐。如此一来,李商隐在朝堂上两头受气,没有立足之地。
李商隐虽然被牛党误解,但他毕竟是王茂元的女婿,为什么不能绝处逢生呢?很遗憾,王茂元在世时并没有好好地为李商隐引路。就算没有牛李党争,我相信李商隐的仕途也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李商隐是个曲高和寡之人。在李商隐与发妻王氏相濡以沫十三年后,王氏去世,李商隐悲痛欲绝,此生未曾再娶一人。可见,李商隐是个重情义的人,这就决定他不适合官场的左右逢源,到能在诗词歌赋中占有一定席位。
李商隐是个怎样的人?用他好友崔钰的一句话概括: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了解李商隐的喜与忧,再来看看他笔下的《蝉》。《蝉》这首诗应该是四联八句,因此被称作神句的第四句,应当是”一树碧无情”。清代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称此句为神句,并点评道:非复思议可通,所谓不宜释者。
也就是说不仔细琢磨,我们是不能体察到作者所传达的信息的。”碧”字凸显出画面感中的冷色调,再结合上一句”五更疏欲断”与李商隐官场落寞的一生。便可体会到,李商隐何尝不是那只对政治富有热情的蝉,但是随着朝堂的黑暗,这只蝉渐渐地发不出声响。但是党争却像参天大树深深扎根在大唐这片沃土,这股无情的祸水不论对错,将多少士子寒窗苦读来的功名随意洗刷,又将他们一展宏图的雄心彻底击碎。
到头来,蝉本无情,树也无情,唯有李商隐是有情之人。
其他网友回答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蕴合称“温李”,李商隐诗风朦胧,构思奇特,富于幻想色彩和浪漫气息。李商隐于唐文宗年间进士及第。曾任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后因牵涉牛李党争,后半生抑郁不得志,潦倒而亡。《蝉》的第四句是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句是李商隐借诗以言志,借物喻人,表达自己终身不得志,以蝉之高洁自警,慨叹身世之沦落飘零,郁郁不得志。
其他网友回答
李商隐生活在动荡的晚唐年代,个人又遭遇坎坷不平。诗人对现实失望对命运无奈引起归隐之意。他并不是真的厌烦蝉的叫声,以蝉自喻而相警,抒发自己的清高、清贫和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