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青草鲢鳙是四大家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和鲫鱼,也很少见青鱼?
优质回答: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也不知在何时中国有了”家鱼””野鱼”之分,应该是清朝或此前就有了吧,因为那个时候就在江河里捞获鱼苗来喂养了,据说在宋代就有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并迅速普及。但奇怪的是:鲤鱼和草鱼、鳙鱼、鲢鱼这四个种类早己在国人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却把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称为“四大家鱼”,却把我们熟知的鲤鱼、鲫鱼傍落了。本文(本人)在此处暂且把青鱼、草鱼、鳙鱼、鲢鱼和鲤鱼、鲫鱼呼为“六大鱼类”,便于填补鲤鱼鲫鱼的”失落”感吧!
(江河捕鱼)
“四大家鱼”的称谓表明:青草鲢鳙是家鱼,此处的”家”应该是针对”野”来说的,”家”的意思可能是说要喂”家”(驯服)了才能有所收获吧!青草鲢鳙本是在江河中野性十足,要它给我们提供高蛋白质的东西就非得人工驯化在塘库”家”养,鲤鱼鲫鱼本就自古可以野生也可”内塘”养殖,两者兼之。以往这青草鲢鳙四种鱼在自然情况下只能在江河中繁殖后代,不能在静水池塘里产卵繁殖,故需人工”家”养并催产出苗,照此而论,除此青草鲢鳙之外,其它鱼类就是”野”鱼了。我们中国从1953年开始研究家鱼的人工繁殖,1958年池养鲢鱼和鳙鱼首次人工繁殖成功。其后,青鱼和草鱼的人工繁殖也相继获得成功。
(草鱼)
中国“四大家鱼”之说源远流长,影响较大,中国“四大家鱼”就连美国、加拿大等国现在也落地生根了,甚至还跟别人造成灾难(比如美国)了。青草鲢鳙本是人们池塘饲养的常见食用鱼类,也是最常见的淡水鱼。这四大家鱼中,除青鱼外,草鱼、鳙鱼、鲢鱼数量占据很大,因此,原来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顺序应调整为草鲢鳙青较为妥当。
(青鱼)
青鱼也称青棒、螺蛳青、黑草鱼、草青鱼,因除体色不同外,体形大致与草鱼相似,因此,也有称为草青鱼或青鲩。虽然青鱼形似草鱼,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草鱼颜色大多是草绿色,头部扁平口阔,吻端钝圆;青鱼颜色大多是青黑色,头部口尖,青鱼其背鳍、胸鳍、腹鳍和尾鳍都比草鱼长且硬挺。因该鱼性成熟度和人工催产有一定难度,故青鱼苗种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喜食底栖的螺蚌,也食饲料。当今螺蚌泛生,犹以此鱼为最佳选养对象,清除害类而有利池鱼生长。青鱼原则上是利用”青鱼石”吃食饲料和贝壳类生物,比如螺蛳、蚌壳、虾和蟹等带壳的水生物,至今未见有吃鱼的记录或报道。
(草鱼)
草鱼又称鲩鱼,草棒,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易生病外,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易解决,颇受人们青睐。草鱼有牙齿叫咽喉齿,草鱼的牙齿生长在草鱼的咽喉部位,用来切断、咀嚼植物的茎、叶。草鱼牙齿的形状为:侧扁,梳状,似带锯齿的镰刀(侧面有横纹),齿冠倾斜,栉齿状。也就是说,草鱼是有牙齿的,不过不长在口上,而是长在咽喉部位,称为“咽齿”,用来切断所吃的草茎。
(花鲢)
鳙鱼也称花鲢或胖头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很受欢迎的淡水鱼,特别是鱼头美食,肥美适口,可有许多做法,味道极好。
(白鲢)
鲢鱼俗称白鲢,刺多肉细,味道鲜美,易养殖,成本低,因属滤食性鱼类有清洁水体的功能,因此,是池塘养殖的必备鱼。
(六大鱼类混养)
但是,人们常吃且同样常为人们饲养也很受人们欢迎的鲤鱼和鲫鱼却为什么不在“四大家鱼”其中呢?或者当时人们为何不直接称呼或设置为“六大鱼类”呢?其实,因鲤鱼生存力强又长势快,我们祖先最早就选择了鲤鱼为人工养殖的对象。
(鲤鱼)
据有关文献考证,鲤鱼是世界上最早被养殖的鱼类之一。在纪元前十二世纪的殷商时代就开始池塘养殖鲤鱼了。据《诗经》记载,周文王曾凿池养鲤。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蠢曾竭力主张发展池塘养鲤,他认为:“蓄养三年,其利可以至千万越国当盈”。至周代时,鲤鱼已成为较为最名贵的美味之一。梁代陶宏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至汉代,池塘养鲤已很盛行。
(范蠡)
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范蠡养鱼经》也有记叙,从战国到秦汉,养殖鲤鱼得到很大发展。唐朝以后,饲养鲤鱼的方法已传到日本,朝鲜,希腊,罗马等地。普遍认为鲤鱼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家”鱼。在唐代以前,鲤鱼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
(唐朝)
在唐朝时候,皇帝姓李,而鲤与李谐音,以“鲤”象征皇族,要避讳“鲤”,犯了皇帝的忌,于是把鲤鱼改称为”赤公”。规定捕到鲤鱼必须放生,全国上下不准吃鲤鱼。这样,就没有人再养鲤鱼了,使传统的养鲤业受到了严重摧残。在唐代的300年间,养鱼户只好另觅养殖对象,逐渐发现了最理想的养殖鱼类——草鲢鳙青。此后,这四种鱼由于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很适合混养在一个塘里,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和水域空间,养殖效益更大,因而成为我国传统性的养殖鱼类。直到今天,这四种鱼仍然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体鱼。因为它们是人工养殖”家”养的鱼类,也可能因故而称为“四大家鱼”。而鲤鱼则与“四大家鱼”无缘了,后来的四大家鱼中当然就不会有鲤鱼的尊名了。
(鲫鱼)
至于“鲫鱼”,因属较小型鱼类,且生长较慢,野生几乎到处水域都有,故饲养经济效益较差,在过去天然资源丰富时也就少有人们专门饲养了,因此,鲫鱼也因故被排斥在“四大家鱼”了。
(鲤鱼)
另外,草鱼、鲢鱼、鳙鱼、青鱼“四大家鱼”的繁殖习性,它们都须在江河里或者拟江河状态(现在的人工繁殖方法)中才能产卵育苗,产出的是半浮性卵粒,而鲤鱼鲫鱼则可以在内塘静水中粘附产卵,也可同样在江河中产卵育苗,且产出的是粘性卵粒。因此,产卵习性和卵粒特质的不同,也有可能是或者现在拿来作为区分“四大家鱼”和“六大鱼类”中鲤鲫鱼的区别主因吧。因此,鲤鱼是因唐李王朝限制,鲫鱼是因当时没有长势优良的品种而没有列入四大家鱼,这是当时历史的必然。其实,现在“四大家鱼”让很多人迷糊,“六大鱼类”称呼似乎更适合时代的步伐!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渔人刘文俊。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留言或评论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范蠡曾著有《养鱼经》详细记载了如何人工养殖鲤鱼,对后世的水产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理说,鲤鱼的养殖历史最悠久,列入四大家鱼应该是理所应当,这期间还有一段“故事”。唐朝乾元年间,皇帝认为“鲤”与“李”同音,食鲤鱼如同食“李”太过忌讳,于是朝廷颁布法令,规定捉到鲤鱼必须放生,不能卖鲤鱼,更不能吃鲤鱼,违者都会被重罚,严重打击了当时的鲤鱼养殖业。
不吃鲤鱼可以,但不吃鱼可不行,于是当时的人们开始摸索其它鱼类的养殖技术,渐渐形成了以青草鲢鳙为主的四种可人工大规模养殖的鱼类。这四种鱼类,不仅个体大、生长迅速,而且还能立体使用养殖水域,综合利用投放的饵料,提高了养殖效率,逐渐被推广开来,形成了四大家鱼,就算是日后李唐王朝覆灭,鲤鱼又被摆上餐桌,也无法再挤进四大家鱼的行列。
至于鲫鱼就显得尴尬了一些,鲫鱼又叫鲫瓜子,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水系,鲫鱼的肉质鲜美,是大家非常喜欢食用的鱼种。然而鲫鱼由于个体较小,最大的也不过十几厘米,难以称之为“大鱼”,而且鲫鱼生长缓慢,刺比较多,食用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古人也就没把它作为四大家鱼用来养殖。青鱼成鱼可以长到一百四五十斤,一般很少见它的身影。
其他网友回答
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
第一:经济效益因素
通常所说的四大家鱼里面的“大”字,指的就是体型!而不是数量!相比较来说青草鲢鳙体形较大,而且比较容易养殖加上中国淡水资源还算丰富。
青鱼主要憩息地在水域底层,吃一些螺蛳、蚌等软体生物。
草鱼主要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吃一些水草之类的
鲢鱼主要生活在水域的上层,吃藻类、浮游的植物等
鳙鱼主要是生活在水域中上层,野生吃一些水草,小的水生物等
可以看到这四种鱼生活空间比较协调,如果放在一起混合养殖,能有效利用有效空间提高鱼饲料的利用率!!!
而且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鲫鱼和鲤鱼都是属于自然繁殖率极高的鱼类,生长也比较慢,特性也没有那么明确,不适合有计划有安排的人工养殖!四大家鱼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强,适合人工养殖!!!你可以想一下,见过鲤鱼苗,鲫鱼苗很少,因为本身自然繁殖率就很高,经常可以看到这两种鱼幼鱼吧!
第二:文化因素
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中国文化根深蒂固,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渔业也是一样,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唐代“李”姓是皇姓,鲤鱼和李谐音,为了完成不必要的麻烦,鲤鱼也渐渐的很少有人提,慢慢的没人吃了,谁还去养殖?加上中国很多地区从古代就遗传下来不少神话故事,鲤鱼被渐渐有点神话了,比如鲤鱼跳龙门等,而且在民间 蛇和鲤鱼都是有可能化为龙的生物!近现代也有人以放生鲤鱼来求的福报!
其他网友回答
有啊,草鱼,鲤鱼,鲫鱼,鲢鱼为四大家族鱼,也是我们经常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