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真的强过赵匡胤 柴荣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网友提问:

柴荣继续执政真的就比赵匡胤强吗?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柴荣和赵大其实都能打,但柴荣北伐的时候突然死去,后周退兵,之后发生了赵大篡位,他为了维护地位,不得不对内进行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对外也没有继续北伐,而是先南后北,这就给了辽国喘息的机会,之后就再也灭不了辽了。如果没有柴荣的突然病逝,后周不说灭辽,至少可以拿下完成的燕京和其上人口,这样国家防线稳定了,这个朝代的国防威胁就比北宋要少的多的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

对历史问题进行假设,是永远无法得出结论的。因为人是会变的,任何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

英明如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其晚年也是比较昏庸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更典型了,执政早期和晚期是截然不同两个人。假如柴荣没有英年早逝,谁也不知道再过个五年十年,那时候的柴荣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根本没办法进行比较。

不过既然是假设,如果假设后期的柴荣和早期的柴荣还是一样的,那么柴荣继续执政,至少和赵匡胤会有两点不同:

第一,不会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赵匡胤的天下,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来的。这个来路不正的天下,让赵匡胤很害怕,将来某天其他武将也会通过同样的方式,把他老赵家的天下拿走。所以,他“杯酒释兵权”,并采取“重文抑武”的国策,狠狠打压武将。

这个政策的后果就是,大宋朝国防力量越来越弱,看似名将很多,但实际上被辽国压着打(签了“檀渊之盟”),被金国压着打(北宋灭亡,连徽钦二帝都被掳走了),被蒙古压着打(南宋直接被灭掉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而柴荣就不一样了。首先他的宝座是从他的义父郭威手中继承而来的,得来非常正当;其次他本身就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不管是征北汉,征后蜀,征南唐,还是征辽国,柴荣都是指哪打哪,一路胜仗。

所以,如果柴荣没有英年早逝的话,绝对会重文也重武。

第二,会早日统一天下

柴荣有个三十年规划:“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他还点名让二十多名大臣写命题作文《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最终,柴荣选用了王朴的《平边策》,制定了统一大计,并积极加以实施。

当时,柴荣已经把辽国锤得没脾气了,如果多活几年,趁热打铁,很可能就把辽国给拿下了。再按照《平边策》办事,一个一个地去锤,很可能就把天下给统一了。

后来的宋朝,不但没有一口气把辽国干掉,让敌人壮大,始终奈何不得,还采取了“重文抑武”政策,自断一臂,严重削弱自己的战斗力,导致处处挨打。到了最后连自保都难,更别提统一天下了。

其他网友回答

柴荣确实是强悍,否则在位时赵匡胤也不会俯首帖耳。郭威也不会把位置让给他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柴荣和赵匡胤这两个皇帝都差不多,也都是明君,赵匡胤只是被严重低估了。北宋弱小也并不是出在赵匡胤身上,而是因为赵光义。

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战略,我不但认为并没有错误,相反我觉得还很正确。辽国立国多年,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轻易摧毁的,要不是这样柴荣也不会只是打退辽国而不是摧毁辽国。单凭黄河流域的物资,人口是绝对不能消灭辽国的。再者中原混战多年,亟需修养生息,贸然出击落得刘邦白登之围的下场就满盘皆输了。

据统计宋太祖继位之初全国人口加上北汉人口一共才100万户人口。如果不拿下南方,单凭这不到100万户人口去挑战辽国无异于去送死。而当时南方地区相对和平多年,经济人口资源也都优于北方,南唐有65万户,吴越也有55万户,后蜀更有53万户人口,更不用说其他几个小国,拿下这些战斗弱的国家,北宋国力强大了何止一倍。

另外只要拿下南方,南方物资可以通过运河源源不断送到运河边上的汴梁,再修养几年,凭借百战百胜的禁军和会打仗的赵匡胤父子,幽云十六州也是唾手可得。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赵匡胤想不到的是自己竟然暴死,继承自己皇位的也不是儿子,而是弟弟。弟弟不会打仗还偏要御驾亲征,结果高粱河一败,宋军经历五代洗礼的精锐之师和赵匡胤积累几年的国力全部灰飞烟灭。赵匡胤苦心经营的一盘大棋,也都砸在了赵光义这个臭棋篓子身上。

经此一败,赵光义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反而进一步奉行强干弱枝战略,这个战略在宋太祖时期作为过渡是很有益的。可到了宋太宗时期,这个战略已经不适用了,可作为继承者的宋太宗不但没纠正,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并且大肆打压武人,这些也都是从宋太宗时期开始的。

其他网友回答

真实历史不容假设,历史虚无主义要不得!这样的问题只会带来口水仗而毫无意义。

但既然问了,我就可以回复一下,不少人都会认为柴荣执政比赵匡胤要好,按照真实历史人物的人格却恰恰相反。

政治家第一条就是养好身体保护生命,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政治家就是国家的灾难。 其他一切都是空。

第二条就是继任者,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必须要选择好自己的继任者。

以上两条就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所必备的两条,很明显柴荣一条都不符合。赵匡胤符合一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