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明朝刘伯温到底死在哪里?
优质回答:
学霸、清官,刘伯温
科班毕业的刘大大,传说中直逼诸葛卧龙,身后尾大难掉,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半仙,这下糗大了!哪里有前知500年,后知500年,还说什么马前课?其实都是马后炮!
23岁的刘伯温考中进士,如此年轻成为学霸,前途一片光明,老师郑复初对他父亲说:“此子必高公之门矣!”秘书监揭曼硕对人说:“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正是鲜花与掌声让春风得意的小刘自我定位清流。在官居江西高安县丞期间,为官清正廉明,因为打击权贵而声名远播。可这官太小了,“芝麻粒”大的官在极度腐败的元末社会中,能冒几个泡?
果不其然,在官场的黑暗潮流中起起伏伏,最后干脆辞职上岸,不给你玩了,去杭州居住,美女、美酒相伴,苦中作乐。
后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朝廷起用他打击起义军,可又怕他功劳太大,就处处使绊子,迫使他辞职逃回老家青田,这时候已经四十六岁了。
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曾经是莽撞少年,曾经度日如年……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个小小梦想,能够慢慢地实现……
实现不了梦想,就著书明志。现在已经是老刘的伯温开始隐居老家青田撰写《郁离子》。俗话说“是龙你要盘着,是虎你要卧着。”自命不凡的刘半仙无奈啊!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大器晚成的刘伯温
是龙就能布云雨,是虎当然行带风。刘伯温的春天来了,时年已经50岁的刘伯温收到朱院长的邀请,离开青山赴应天,也是应天时之意吧!
说到这里可以看出来人的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只要努力永远都不会晚,看看刘伯温50了才迎来人生的春天,才有了人生的起点,这对正在努力中的你应该是一个多么大的鼓舞!
刘伯温也像是诸葛亮一样,一出茅庐就呈现给朱院长时务十八策,分析内外形式,详细讲述灭元兴邦的大计方略。朱院长大喜过望、相见恨晚,以上宾之礼待他。
也是服气刘伯温的华丽转身,原来是镇压起义,现在又帮助起义军。当不了你的朋友,就做你的敌人!哈哈!好一个刘伯温。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败张士诚、陈友谅,当时朱元璋还受红巾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领导。朱院长南下开疆扩土后,还遥奉韩林儿为帝。每到过年的时候,中书省都要设御座给韩林儿行礼。
刘半仙到南京后,只有他一人不行礼,并说:“彼一牧竖耳,奉之何为!”还因此密见朱元璋,告诉他,若要完成大业,就不能受别人束缚,完全自主独立才行,就像是现在我们不能拥有芯片被人卡脖子一样。朱院长听后大悟,决定自主研发“芯片”。
其后,朱院长基本按照刘伯温的战略部署东取张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
刘伯温之死
说起来,刘基刘伯温这老头还是有本事有智慧的,可往往有本事的男人就有脾气,按照上海滩杜老大所说的标准,老刘应该算是二等男人——有本事、有脾气。其实,刘伯温也是死在脾气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年朱老八院长打天下的时候对刘伯温是言听计从,可坐了天下就不一样了。世界在变,可你不变,怎么能行。
刘半仙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封为太史令。在这期间,刘半仙处理了几个“天事”,令人刮目相看,不过也种下了祸端的种子。
当时太白金星在紫微垣出现。对于星宿中国是最早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远古时候中国就有了对星宿的定义,并且有最早的天文官。刘伯温自幼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尤精象纬之学”。
金星是西方掌秋季的神,庚辛日期,主管征杀。
当时太白金星在紫微垣出现,因为太白代表的是大臣,所以大臣们惴惴不安,害怕出现血光之灾。大臣们的担心果然是对的,朱院长的确杀了太多的功臣。
可当时天下初定,刘伯温发觉大臣们的担心后,马上向朱元璋进密言让其下罪己诏,说自己有罪,以回天意,众心乃定。殊不知这是朱院长缓兵之计,他当时只是没有腾出手来罢了。
当时天下大旱,刘仙人又奏请处理滞狱,朱元璋便令他去平定,朱院长刚批示完毕就大雨如注。朱院长望着倾盆大雨若有所思–这老刘颇通天意啊!刘基趁机要求订立法制,避免滥杀无辜。朱院长同意,没多久《大明律》颁布。
天下初定,各路大神蜂拥聚集,打天下的时候,都忙于战争,这天下打下来了,就都想要分自己的一杯羹。因此朝廷分化了两股势力以左丞相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
这矛盾逐渐公开是因为北伐军攻克河南,朱元璋赴汴梁,刘基和李善长在应天留守。中书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李善长和他有很好的交情,找刘伯温求情,刘基不徇私情,马上上报 ,朱院长命令斩之。这下把老李气得够呛,直接跟刘半仙断绝了关系。
朱院长回来后,李善长攻击刘半仙祈雨时,杀人祭坛。其他怨恨刘基的人也相互诉苦诬告。朱元璋留下折子没有处理。
聪明伶俐的刘伯温,如果办事再圆滑一点,处理人际关系再圆融一些,就好了,树敌太多了!
刘伯温性格刚强,不能忍受不平之事。因此他与许多权贵不和。再加上,他功高而不居位,功成身退,不愿为相,想学习古代的范蠡和张良,凡事求自保。可朱元璋不是越王勾践和高祖刘邦,他本性多疑,对刘伯温这种行事方法很是不满。
刘伯温触犯了“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教,不为之过”的禁条。
起初,刘伯温曾经上书说,瓯、括间有一块叫谈洋的空地,南抵福建,是盐盗的集散地,请设立巡检司加以弹压。碰巧判军在这里叛乱,地方官吏害怕上司切责,按下不报。刘伯温就叫自己的长子刘琏上奏这件事。
时胡惟庸任左丞相,新仇旧恨一块报,他暗中唆使所善地方官吏上书诬告刘伯温,说谈洋地有王气,刘伯温想据为墓地,民不给,就叫立巡检司驱逐民众。
朱院长非常迷信,听后就剥夺刘基的俸禄,刘基大惊,慌忙赴京谢罪,不敢私自回家。看看,这老头,也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如果当初以自己的德望,留在京城做丞相,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此时,胡惟庸正是人生巅峰,官居右丞相,他假装与刘基交好。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胡惟庸领着大夫来探病,给刘基开药服下,哪里知道这是趁他病,要他命啊!
刘半仙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到头来会被人下毒。刘基饮下药后,觉得肚子里有一个拳头般大小的块状体,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恶化。
朱院长听说后派人护送他返乡。而且亲自写下了意味深长的话:“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不知道没有文化的朱院长怎么还这么多词,也不知道书法怎么样?还好意思给大学问家提词!刘伯温回家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65岁,谥号文成。
本来想躲开政治漩涡,离开官场是非,没想到还是死于奸人之手,悲哉!
其他网友回答
刘伯温:我知道你要害我,你也知道我知道你要害我,但是我死都不说!
刘伯温到底死在哪里?他又是怎么死的?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对此充满好奇!但是我为了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就为了其中的一点点秘密!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几个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胡惟庸,一个是徐达,一个是李善长!这几个人我相信大部分人并不陌生,都是朱元璋的老搭档老功臣了,其中胡惟庸和李善长死得很惨,徐达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说是病死的,但是民间依旧流传着那只烧鹅的故事!
剧照配图-刘伯温
朱元璋这人,怎么说他呢?“有点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有点白眼狼的意思!但是自古以来帝王都是这样,他也不例外!
刘伯温此人,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齐名诸葛亮一样的神秘人物,有人说他“上下五百年,无有其不知”,可见他是一个被人捧为神仙一样的人物,不过他确实是有两下子,在平定陈友谅和张士诚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剧照配图-朱元璋
据说刘伯温得到一本天书,书中有各种奇门异术,有兵法有治民!天文地理,风水八卦等等都囊括其中!民间流传很大刘伯温的故事,其中有一些让朱元璋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什么帮刘员外转运发家致富,民间流传他是什么神仙下凡,当然这不可能,有一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刘伯温和徐达私交很深,刘伯温告老还乡之前,他去找徐达告别。刘伯温特别交代徐达:功臣楼建成之时,就是徐达兄你要特别小心之日,当竣工办酒宴那天,你一定要紧跟皇上,寸步不离!当时徐达并没有明白刘伯温的意思,于是就追问为什么!但是刘伯温不回答!
不久后果然是落成功臣楼时,皇帝宴请群臣,这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徐达也在,唯独缺了刘伯温,当徐达到达功臣楼时,无意中碰到了墙壁,感觉声响不对,于是特别留意了一下,轻轻扣了几下,结果他直冒冷汗,原来其中必定有奥秘,随后朱元璋到了。
剧照配图-徐达
徐达便跟大家一起喝酒,但是他时刻盯着皇上,到了差不多时,朱元璋就借故离开,徐达紧跟其后,朱元璋问他:你为何跟着我呀?
徐达答道:我送皇上!
朱元璋却说:不用,我自己走!
徐达于是凑近一点对朱元璋说:皇上真的是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无语!但是他知道徐达是不可能这么聪明的,只有刘伯温才有这脑瓜子,走不远功臣楼就起火了!全部人都烧死了!
剧照配图-胡惟庸
当然这个故事没有发生,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说明朱元璋非常的忌惮刘伯温!
朱元璋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呢?这不是他的错,历朝历代开国君主都这样。
而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眼中的军师级别人物,又手握一本云里雾里的天书,指不定哪天就会搞出什么事情,于是朱元璋在很早就留了一手,在封爵时,他故意刁难刘伯温,其他同样功劳的人都是公爵,只有刘伯温是伯爵!李善长工资四千石,而刘伯温才二百四十石,打压的意思很明显!
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的这点心思,所以很早他就退隐老家了。
刘伯温退隐之后依然不能让朱元璋放心,朱元璋知道胡惟庸和刘伯温之间的矛盾,于是他就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做点什么!胡惟庸为相之前,刘伯温曾经在朱元璋面前说了胡惟庸的坏话,并且不支持胡惟庸为相!胡惟庸记恨刘伯温,但是也不能把他怎样!
直到朱元璋下旨让胡惟庸带人帮刘伯温看病!
配图
刘伯温就知道朱元璋容不得自己在世间!本来这件事情是很隐蔽的,但是后来胡惟庸案发,中丞涂节受到牵连,把胡惟庸给供出来了,是胡惟庸授意毒死刘伯温的!
据说刘伯温感觉自己肚子中有一块大石头在翻滚一样,病越看越糟糕,就知道胡惟庸受到朱元璋的指使来害自己!期间刘伯温还向朱元璋求饶,当然是暗地旁敲侧击那种,但是朱元璋当做不知道一样!可见朱元璋就是要刘伯温死无疑了!
配图
据说六百年后,一个韩国人无意中看到一封家书,信中记载了胡惟庸和朱元璋的对话。胡惟庸问朱元璋:“诚意伯是功勋之人,但居功自傲,此次大病,恐怕不能长久。”
朱元璋说:“疾病磨人,勿苦之”
意思很明显了,病痛磨人,不要让他太痛苦!话外音就不言而喻了!
最终刘伯温病死在家乡浙江青田!死前他特意嘱咐儿子,要把天书交给朱元璋,否则性命堪忧!这就是刘伯温过人之处!
其他网友回答
刘基,字伯温,生于1311年。
刘伯温是浙江省青田县南田村人。大明开国功臣,封诚意伯。1375年农历正月,刘伯温病重 ,朱元璋派人护送他回老家,四月十六在老家病逝,终年64岁。
有的资料说是刘伯温生病后,被当时的宰相胡惟庸买通医官下毒害死。其杀人动机是,刘伯温曾向朱元璋表示不赞成重用胡惟庸,从而得罪了胡惟庸。
其实,刘伯温不但是得罪了胡惟庸,更得罪了他身后的淮西勋贵集团,包括朱元璋在内。这些人不断给刘伯温穿小鞋,使绊子,打小报告,搞得刘伯温得了抑郁症,久而久之,积郁成疾,最后死去,埋葬在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