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大秦帝国》后几部都不唱「赳赳老秦复我河山」了?
优质回答:
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开局背景是秦国在和魏国的战争中,近乎有亡国之危。
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战”,秦献公赢师隰不但没有夺回秦国故土,而且身中毒箭而死。嫡子嬴渠梁灵前即位,接手的是一个已经几乎陷入绝境的烂摊子,秦军辎重耗尽,兵源匮乏,国力虚弱。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壮,已经空前绝后的“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团结。正是最感动观众的。
当秦孝公嬴渠梁手刻国耻碑,以血涂字,立于宫门,誓以变法强国的时候。这种迫切的改革强国的愿望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每一个老秦人的。
改革势必引发各种阵痛,但是老秦人正是靠着这份愿意“共赴国难”的团结,才使得商鞅的改革得以实现,才使得秦国经历裂变后,东出函谷,一统天下。
到了后来“纵横、崛起、天下”,实际上形势已经彻底改变了,所以剧情的角度和基调也随之改变,不再讲老秦人的各种付出与团结了。这有要表达的主题改变的原因,更有影视剧本身编剧的因素。
因为影视剧他不可能单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而不断重复一个主题。他更多的要考虑到收视率、投资回报率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那就必须要加入都有此前经验数据表现过的加分项,比如宫斗这个题材,这些年一直占据了很高的收视率;比如“大秦帝国”这个IP有着较高的认同。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大秦赋》里,重点加入了宫斗剧情,而为了使逻辑符合剧情,所以一开始“奇货可居”并没有交代,而是重点展开赵姬和嬴政回秦后的复杂宫斗。
对这很显然和原作者孙皓辉本身的创作理念便出现了巨大的冲突。电视剧有自己的规则而文学作品也有着强大的作者的个人意志,所以这种矛盾不可避免。
毕竟电视剧不可能按照小说原著去拍摄,文学作品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而电视剧却更要迎合市场,毕竟创作的投入也是不对等的,各自承担的风险也完全不一样。
很多观众喜欢上《大秦帝国》系列,正是因为那句“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而越往后大家吐槽的点也就越来越多。实际上这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亮剑》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亮剑精神”。但是后来借着“亮剑”这个IP,拍出来的剧集,却很少得到观众买账。
而《大秦帝国》后面的几部,只是影视剧借用了“大秦帝国”这个观众欢迎的IP罢了。最后一部,孙皓辉已经不允许他们在使用“大秦帝国”了, 仅此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四部大秦帝国的主题口号:
第一部《裂变》: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收复失地。
第二部《纵横》:纠纠老魏,复我河山!
主要内容:张仪合纵,整垮魏国。
第三部《崛起》:纠纠老赵,复我河山!
主要内容:远交近攻,血战长平。
第四部《大秦赋》:纠纠六国,复我河山!
主要内容: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河山早就收复了。
其他网友回答
后面都是抢别人的了
其他网友回答
版权问题,导演问题,编剧问题。那部编剧不错,后来换了,导演不错,后来换了,很多不错的都换了,为什么呀,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非正式胡说:
1老秦是指商鞅变法前的秦,秦自虚封诸侯,到秦穆公,再到孝公,秦的崛起靠的是一种气,是艰苦奋斗,上下一心的势,说白点就是靠的文化和忽悠。但商鞅变法抹掉了秦军的人情和文化,使秦军变成了唯军功论,变成了没有人情没有文化内涵的冰冷的战争机器。
2老秦歌悲情豪迈,适用于绝境中激励士气。变法前秦弱的不行,河西也丢了,别说扩张了,随时被灭国,情景合适,但变法秦由弱变强,由守变攻,攻守之势异也,心态自然也不同。
3地盘扩张,人员扩张,兵员不全是老秦人了。老秦歌是历史渊源的,容易激发内部矛盾,对于不同地区兵源融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