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大书法家吗 苏轼的书法水平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大文豪苏轼的书法?

优质回答:

谢邀答。我本人不懂书法 。故不能回答别人的书法如何。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1037一11o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才华横溢,公正无私,刚直坦率的天赋之才。

苏轼不同时期作品风格不一样,《李白仙诗卷》线条厚重,章法错落有致。《归去来辞卷》书于绍圣三年(1o96年)此帖从容严谨,温润典雅,线条细劲。《渡海帖》书于元符三年(11oo年)用笔绝妙,结体扁平。

此三帖整体风貌虽然相似,但各自又有不同之处,临摹时要注意细微差别,如果将这三种字帖对比着临摹,就能体会出这种细微差别。

苏轼论结字云:”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在他写的《黄州寒食诗》中不难看出,”宽绰有余″,”结密无间″。笔随意走,书贯文气。书意与文意高度融合,被誊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书法主要特征是字形扁平.肥腴.宽博质朴,捺.横主笔夸张舒展,字的外形成左低右高之势。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他和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是全才。书法方面,擅长行书、楷书,并且能开拓创新,用笔丰腴跌宕,颇有天真烂漫的情趣。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

苏轼曾遍学晋、唐、五代、元代名家,得力于僧虔、徐浩、颜真卿等而自创新意,自成一家。苏轼认为:“我书造意本无法”;又认为“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评价苏轼的书法“早年用笔精道,不及老大渐自然”、“到黄州后挚笔极有力。”晚年的苏轼书法又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上他的学问、胸襟、见识处处超人,而他的一生又经历坎坷,因此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欣赏苏轼的书法就可以想象他的为人。黄庭坚在他的《山谷集》中高度评价苏轼“本朝善书者,当推(苏)为第一。”

《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都是苏轼所作,为白麻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洞庭春色赋》为行书,《中山松醪赋》也是行书,前者写于1091年,《中山松醪赋》作于1093年,都是苏轼晚年的书法作品,这时候的苏轼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这两幅作品笔力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结字非常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肥瘦”的特点。明朝张孝思评价说:“结构严谨,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评价说:“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清乾隆曾评价苏轼的书法“精气盘郁豪褚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见。”

苏轼书法行书作品的代表作是《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出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作者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作品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这幅作品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是苏轼书法作品的上乘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苏东坡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用墨丰腴,淳朴厚重。初看缺乏灵巧,基本看不到飞白和枯笔,细细品味才知其中奥妙。

二,横轻竖重,这样,字体就略显扁平。

三,他的字大多一气呵成,所以看上去很舒展,笔画轻灵。

四,整体观感错落有致,或轻,或重,或大,或小,或快,或慢。体现出诗词中的韵律感,字里行间能体味到书写时的心境。

五,看他写的大多数字,起笔快而落笔迟缓,抑扬顿挫,有一种气质跟艺术结合的韵味。

其他网友回答

苏东坡学识渊博,才识豪迈,是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同时他的书法也开一代“尚意”书风,并成为“宋四家”之一。

在书法上,苏东坡主张“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并且在书法的实践中积极的追求,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苏东坡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对于王羲之、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以及杨凝式的书法下过一番苦功夫,同时在学习这些书法家的过程之中,他又非常的明智,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法风格来学习,比如他学习颜真卿的行书,就选择了《争座位帖》,认为这本字帖信手自然,动有姿态,比较符合自己的性情。

另外苏东坡学习书法非常的专一,主攻行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他的执笔方法也和他的书法风格有一定的关系,他采用三指执笔法,就像我们今天指钢笔一样,所以造就了他左秀右枯,笔画简短厚重的用笔特点。

他的书法对于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大,也最能够体现宋代“尚意”书风的特点,他的行书在他被贬黄州之时达到了飞跃,《黄州寒食帖》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