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嫡庶这么重要 古代为什么嫡庶差那么多

网友提问:

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真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吗?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就想说麻烦您把那吗字给去了,这就得了。电视剧演的算个啥也,现实中只有更严更重的,这叫不提不知道,一提吓一跳。

嫡子和庶子的区分其实从根子上讲,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一个衍化。

在解决问题之前,咱先简单的提一鼻子啥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么说老爷子拼死拼活的打下了老大一片的基业,到了这气都快捯不匀了,这就想把自己个家业留给后代,让儿子,孙子把这份家业发扬光大。

得咧!老爷子也不费那劲了,一家伙就把家业全留给大老婆的大儿子,其他儿子连个搓澡剩下的泥巴都没留一撮。

这就叫嫡长子继承制,当然当爹的心疼其他儿子,给其他儿子留个三瓜两枣的,但相对于庞大的家业,这三瓜两枣跟块鼻屎差不了多少。

所以正妻的大儿子继承家业,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公不公平

说道这里,估计就有人要说了:“这也太不地道了吧,其他的儿子就不是儿子了吗?这不公平!”

啥叫公平?三大小子,把家业分成三份?十个大小子,就把家业分成十份?这就公平了?

这压根就不是公平不公平的事,古人老早就明白,只有五个手指头攥紧了才是拳头,打出去才具有威慑力。五根手指头散开抡圆了,只能扇耳光,羞辱可以,威慑力还是算了。

西边那国家搁过去有个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就是因为老爷子心疼俩孩子,一家伙把个庞大的帝国分成了东西俩个罗马,结果呢?没多久这不就完了,所以这么干的都是扯淡中的战斗机——傻帽。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嫡长子继承制压根就是个错的,应该是立贤才对!”

俺就呵呵了,这事咱老祖宗都讨论过,论证了几千年了,他们能不明白吗?立贤是好啊,出来的继承人优秀。

但您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如果真要是立贤,这继承制就真成了养蛊一样了,把兄弟几个弄到一起,他们只会残杀在一起,决出最狠的那一个。贤吗?不一定,但狠却是一定的。

所以您这是在提倡兄弟相残啊!这事那个给人当爹当老祖宗的都不愿意看到。

为嘛是嫡长子继承制呢

说道这里,估计又有人要说了:“拉倒吧,嫡长子继承制,他们就不互相祸祸了,也没见他们有多团结!”

说这话就没见识了。咱一般情况下,正妻是啥?那都是娘家是个同样庞大的家族。

搁过去,咱讲究门当户对,人家娶你姑娘当大老婆,那都是瞅你的家底和人家的家底差不离,这才会有的事,

正妻有娘家人给看着,你这当妾的娘家人下场走一个溜溜。所以正妻生的娃,那是有人罩着的,动一个试试,后果自负。

话说这正妻生的娃他也不止一个,所以父亲就给定了,就年龄最大的那个,为嘛这么干呢?

年龄大的,思想毕竟成熟,摆脱娘家人的控制,所以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既要你罩着,也不让你控制。

所以搁过去嫡长子继承制大行其道,不是没有道理的。您就算是想要下个黑手啥的,那手段就得高明了,这嫡长子能躲过一茬又一茬的攻击长大。多多少少自己不会太蠢,或者身边有着一群高明的人。

说不好听的,立这么一个靶子,吸引火力,避免大规模的为了那些个利益,而发生看不下去的流血事件。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从官方上就在极力维护这事,那么到了民间,这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

到了衙门口说事,他都会拿这嫡长子继承制和你掰扯,毕竟这关乎皇帝的正统性。

要不当年朱棣造反成功,非要拉着马皇后当自己个妈,这是有原因的。

所以衙门口他就拿这当条例的使唤。

除非这当老子的在还没死的时候,给你这庶子留点东西,衙门口还保护,但偏开这一茬,您没理。

搁过去,那些个有爵位的官宦世家,这爵位都是留给嫡长子的,至于其他的儿子,洗洗睡吧,压根就没你啥事,长大了有能力自己整一个,没能力的,啃老吧。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那如果嫡长子整个就是个傻子,那咋办啊?”

凉拌呗!还能咋办!又不是没有过,傻子皇帝司马衷走一个,就那个何不食肉糜的货。

其实从这事,咱也能瞅出来嫡长子继承制在咱大华夏地头上的强大。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其他网友回答

不用到古代。我姑婆是清末的人,家境殷实。她被明媒正娶到婆家后,因为没有生娃,就给他先生纳了一房美丽小妾,那个小妾生了5个子女,全部要喊姑婆做妈妈,喊小妾叫姨,过年过节孩子和丈夫必须和我姑婆回娘家,小妾那边的亲戚不算血缘,从不往来;小妾自己也只把姑婆家称为娘家,他们孩子嘴里的舅舅都是我姑婆的兄弟姐妹,小妾再受宠在家里不上桌吃饭 还要日常服侍男女主人。那个小妾生的5个子女中有一个和我妈从小关系好,虽然没有血缘但从小就是表姐妹称呼。如今这对表姐妹里,我妈在四川她在广州各自开枝散叶,但论起嫡庶他家依旧对我家很尊重,毕竟如果没有我姑婆就没有他们一家子,就算现在开枝散叶到第四代了,两家还有往来。话说,那个小妾当年是真漂亮,因为她的孙女,也就是我的没血缘的表姐简直大美女一枚,年轻时候美到不可方物。不过现在两家不太提嫡庶了,如果现在谁还去说人家是小妾的后代,说的这个人大概率没什么家教。

其他网友回答

我爷爷是嫡长子,他的妹妹生下来测命时推住出多灾多难且晚景凄凉。我祖公便准备将齐溺b弊,我爷爷找了奶妈将妹妹养在外一年,后将其带回家中,祖公和祖祖也接收了孩子。

由此可见,嫡长子清末民初时期权力有多大。

奶奶又说,爷爷以前在外养了外室,生了两儿一女。然后,外室将儿女带到家门口,奶奶(也生了两儿三女)不同意其进门做妾,爷爷也没办法,外室及其子女终身没被家族承认。纳不纳妾是其妻说了算,男主人是无权干涉的,压根就不是电影电视演的那样。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的世界我不知道,如果奶奶还活着,今年应该有120岁了,小时候,听奶奶讲述她娘家的事,嫡庶观念比电视剧演的更严重。

那个时候,应该是清朝,奶奶的爷爷是“里长”,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乡长”或者“镇长”吧!反正一句话,就是家境不错,取了一妻一妾。妾的地位比丫环好一些,只是吃喝用度好一些。实际上日子过得比丫环还凄凉。

早上得同丫环一齐起床,打扫卫生,挑水,砍柴,准备一家人的早膳。稍微有点不顺眼,就遭到主母的打骂,还不能够顶嘴。吃饭的时候,妾是不能上桌吃饭的。深夜,主母未就寝,妾不能先休息,即使生病,也不能破规矩。

妾生的儿子是庶子,比村中贫穷人家的嫡子地位低,还遭白眼,被嘲笑的。奶奶的父亲就是庶子,庶子是不可能直呼“父亲”的,至于叫“父亲”做什么,我忘记了。

记得奶奶说,她的父亲住在村边的平房里,因为是庶子,早早被驱逐出家门,在村边另立门户了。而家中的房屋、田地,财产,庶子是没有权利继承的,村边的平房属于施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