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张郃不降反升的原因,是因为他并不应该为夏侯渊之死承担责任,反而有出色的表现。
题主问夏侯渊为救张郃而阵亡,为何张郃不降反升,其实隐含了这样一个逻辑: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所以张郃是有过错的,应该降职。
但是这个逻辑并不成立。
其一,夏侯渊未必是为救张郃而死的。
关于夏侯渊之死,一本三国志中不同人物的传记就有不同记载,大致列举几个主要的:
(夏侯渊传)
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这也是题主说“夏侯渊为救张郃而死”的由来。
(张郃传)
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於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
这里提到刘备火攻,夏侯渊救火时候在乱军中被杀死。
(刘备传)
於定军山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
这里只说了黄忠从高处猛冲下来杀了夏侯渊,没提张郃。
(黄忠传)
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
这里和刘备传差不多,强调黄忠经过血战杀了夏侯渊。
(法正传)
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此外,还有曹操在夏侯渊死后的一篇军策令,中间也描述了夏侯渊之死:
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曹操这篇中,为了减少夏侯渊战死的不利影响,不惜往死者夏侯渊身上泼脏水, 把夏侯渊之死写的非常可笑。但是,对于某些具体过程的描述,倒也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
把这些不同人物立场的记载综合起来,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致还原。
(1)刘备采用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安营扎寨。
(2)夏侯渊、张郃为了争夺这个要地,离开本部到定军山之前来修筑工事。刘备趁机大举出兵与夏侯渊、张郃会战。
(3)夏侯渊和张郃分别守住一片工事。
(4)刘备先出兵重点攻击张郃防御的地区,给张郃带来了较大困难,夏侯渊也分派部分人马去驰援张郃。
(5)法正再叫黄忠带领精锐突然杀出。夏侯渊的部分兵力已经去支援张郃,加上黄忠勇猛奋进,于是夏侯渊败死。
整个过程中,夏侯渊之所以阵亡,主要是刘备、法正采用了连环计策,成功分散魏军兵力,然后用精锐突袭。从曹魏这一边来说,分派兵力迎战失当,主要责任在统帅夏侯渊自己。张郃遭到刘备围攻并不是张郃的错,夏侯渊去支援张郃也不该怪罪到张郃头上。
所以,整个夏侯渊败亡,张郃并不负主要责任。以曹操的赏罚分明,不会做这种乱找替罪羊的事情。既然曹操的军策令都把责任归结到夏侯渊猪头,又怎能再责罚张郃呢?
实际上,张郃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在夏侯渊败亡后,是张郃挺身而出,暂时代理曹魏统帅。正因为如此,曹操才给张郃假节。这严格说来并不算升官,只是在原本假节的夏侯渊死亡后,安排新的临时主帅同样假节,方便统一指挥。
(张郃传)
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同传引的魏略,也从敌人方面说明了张郃的能力:
魏略曰: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在其他人的传记中,也有体现:
(郭淮传)
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
(杜袭传)
夏侯渊为刘备所没,军丧元帅,将士失色。袭与张郃、郭淮纠摄诸军事,权宜以郃为督,以一众心,三军遂定。
夏侯渊战死,军中无帅,张郃凭借能力和资历,得到众人推举,统一号令,使得魏军坚持到曹操主力到来,这当然是不小的功劳。
不过,曹操也并没有因此就升张郃的官,仅仅是用假节的方式认可其临时的统一指挥权。所谓事急从权,就算张郃真的犯下大过,只要他是可用之人,曹操也得用。
至于张郃的“升官”,要转过年,在曹丕继位后才封为左将军。那属于新主子上台,普天同庆的格局,也就没啥奇怪了。同一批的,徐晃升为右将军,张辽升为前将军,都是从杂号升为重号,一视同仁。五子良将中另二位,乐进已死,于禁降敌,故而不在此列。
综上,夏侯渊战死,张郃责任不大;夏侯渊死后,张郃统军立功,所以曹操假节确认其权力;而张郃真正的升官,则是要等到曹丕继位。
其他网友回答
夏侯渊的死跟张合的关系并不大,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要怪罪的话,曹操也怪罪不到张合的头上。
确实是因为张郃那地方出了问题,夏侯渊分兵去救,结果出了问题,可是问题就是为什么夏侯渊死了,张郃怎么没死呢?蜀国是设了伏兵,然后从高处向下冲锋,还斩杀的夏侯渊,这种其中蜀国的军队肯定发生了调整部署的情况,那为什么作为全县主帅的夏侯渊没有察觉到呢?反而乖乖的钻进了别人的口袋正里面?
所以曹操如果真的想因为这件事情去怪罪张和,完全没有必要真的要查起来这件事情,夏侯渊得付至少六成的责任,况且战争还要继续持续下去,此时前线不是说要赶紧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赶紧稳定住前线的局势,否则整个汉中就立刻就落入刘备之手。
因此对于曹操来讲,这个时候要做的肯定就是稳定住前线的局势,那怎样才能稳定住前线的局势,自然就是提拔前线的最高将领,稳住了前线的将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然后才能够慢慢稳住他们手底下的士兵,接着稳住整个前线的战局,而此时前线的将领最高指挥员是谁?肯定就是张郃。
曹操这么做也算得上是例行公事。
当然张郃能够在夏侯渊阵亡的情况之下稳定住前线的局势,证明这个人是有能力的,包括在这之前一系列的战役里面也证明着张和在军事上面的才能,虽然遇见张飞这个克星张和确实打不过,但至少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战况还是可以的,夏侯渊死之后,前线需要更多的人来出谋划策,自然,张郃不能够问这,而且更加需要他这个熟悉前线的人来稳定住前线的局势,指挥前线作战。
为曹操不杀张和也是起了爱才之心,不想因此断送了一员大将,毕竟这个时候杀了张和有一些自毁长城的意思,历史上这么做的人,死的都十分的惨烈,而曹操没有这种结局,也说明曹操并不是这样的人。
而且曹操曾经说过,汉中之战就是一场鸡肋的争夺战,没有人知道曹操是什么时候产生这样的心思,但对于曹操来讲,接下来面临的情况还要更加的凶险,更加的糜烂,但是之后曹操即刻就要面临关羽进攻荆州的命运,关羽进攻荆州,是曹操退出汉中之后才发生的,那曹操作为一个人荆南道闻不出来,汉中爆发了,战争之后刘备,孙权,关羽这三个人闻不到血腥味,然后在他身上撕咬一道口子出来吗?
所以对于曹操来抢这个地方不能够长期的驻扎大军,而是需要有一个能够主持大局的人帮他管理这个地区,那张和自然就是不二的人选,他长期在汉中地区驻扎,并且一直配合夏侯渊在这个地方抵抗刘备的军队,所以此时他必须得依仗张郃,才能够从汉中之战里面脱身出来。
所以曹操也意识到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汉中乃至关中的局势都需要仰仗张郃,因此算是提前给张和升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