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哪一部?你最喜欢剧中哪个演员扮演的角色?
优质回答: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是《步步惊心》,最喜欢的角色是若曦。
可能是因为这部剧是较早一批穿越剧的缘故,这题材在当时还算新颖,对比同期的其它穿越剧,《步步惊心》在场景、服饰、选角、配乐等方面十分优秀,各个角色也被塑造的立体生动,有血有肉,纵使这么多年过去,我还对其念念不忘。
若曦是我心头的白月光,我喜欢她性格里的活泼可爱和骨子里的至情至性。
初入八贝勒府时,若曦是那么的热烈灿烂,像是一朵开的正盛的花,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
“踢毽子”、“追兔子”、“和明玉打架”、“向若兰撒娇”…… 若曦的行为虽然不像正派的大家闺秀,但却是花一般年纪的少女最自然的展现,那段日子她过的开心,我看着也欢喜。
“若曦因十爷被赐婚而不平”、“若曦为十三阿哥雨中罚跪”、“若曦拒婚被罚浣衣局”……看过《步步惊心》的人可能已经不记得剧情,但一定不会忘了这些名场面。她视十爷、十三爷为友,为了朋友不惜冒犯天家威严,说出让八爷教训她的“大不敬话语”,做出让皇上不满的行为。
有人说若曦人设有问题,一边和八爷在一起的同时一边又和四爷勾搭不清,但我却不这样认为,这样的剧情设计倒显得若曦这个人更加真实。
若曦虽然爱慕八爷,但八爷更爱江山,若曦为了活命与八爷分手,这是她的小算盘;皇上赐婚她与十四爷,她却为了爱情甘愿被罚浣衣局,这又是属于她的真性情。
我喜欢若曦,喜欢她的一切。
其他网友回答
说个我最近很迷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绝对是宅斗剧古装剧里的一股清流!前年的电视剧三刷也不厌烦;绝对是一部优秀的古装家庭伦理教育剧!全家男女老少,都能看进去,积极讨论!
首先,这部剧摄影、场景都不错,文白夹杂,借鉴了《水浒传》的一些口语,有古典白话小说风味又不突兀,取景也挺到位的。看得出花了大价钱,没有糊弄观众。
我在这部剧里感觉到的一股少见的生活气息吧。王大娘子和盛老爷这对“盛者为王”夫妻。王大娘子的性格虎里虎气,性情直爽。盛老爷的性格要面子,最爱和稀泥。
这对夫妻的日常互动和经常吵架拌嘴的现代老夫老妻一样,果然从古到今夫妻矛盾都是那点事儿。在他们身上,有现实生活中许多夫妻的真实状态。
本身这部剧反映的就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家庭关系,还时不时给我一种家庭教育片的感觉。第九集,是编剧首次将盛家家宅之内的问题搬上台面,过孔嬷嬷这个人物,把中国家族的文化智慧进行了一次清晰的梳理。
事情的起因,是墨兰和如兰发生了争吵。面对这一矛盾,孔嬷嬷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聚齐家中长辈,不偏私、不大事化小,正面详解事件缘由。最后着重点名看似无辜却也不能逃脱惩罚的明兰。
对于三位姑娘,她各自点明错误,有条不紊地直击要害,最后讲明道理——“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气连枝、共荣共损,不可助长置身事外、隔岸观火的风气。”
这一番言谈,实则暗含着中国流传至今的家庭观念和集体意识,渗透的是中国人富有大局观、懂扶持的智慧。而在父母身上,孔嬷嬷强调的又是另一番道理——“一碗水端平才家宅安宁”。
平等对待所有孩子,本是古往今来父母的必修课,也在“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智慧里。
这场戏值得作为父母和子女的所有观众去深思。
《知否》中处处可见这种埋藏于故事中的文化积淀——盛家对儿女教育非常重视,甚至整个汴京官眷内,女儿和男孩一样读书明理,无论是待人处世,还是礼仪称谓都讲究周全。对大家闺秀的展现并非过去认识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如盛家祖母对明兰的教导,需要通晓家宅制衡、管理之术。
影视剧在描绘宏大的古代家族兴荣史的同时,还传递出了大量的治家观念、子女教育与处世态度。就如编剧所说:人千百年是没有变的,人性是共通的,形形色色的人生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性,形形色色的人性又互相交错联系,织就了社会这张大网。
这部剧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戏剧结构比较到位,有冲突、有危机、有暗扣,以小见大的主题一目了然,无论是在对生活气息的还原还是对古代文化的优劣展示上都表现得比较好。
说到古代优秀文化,《知否》道具组cos《清明上河图》。很多道具场景都大有讲究,即使大部分都埋没到背景的虚化里去了。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负责场景道具的,需要花多少功夫,才能让每样东西都以对的状态出现在对的位置。
《知否知否》里似乎并没有复制《清明上河图》里讽谏的社会矛盾、党争事件、军队的腐败等种种问题,但却极其细致地复原了北宋的繁荣与文人风雅,这种极致一定是对日后的电视剧立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拿第六集大娘去老太太屋里游说的戏来讲,本来就是婆媳两个人说话而已,要是搁到一般的剧,大概就是坐在椅子上嘚吧嘚就完了。
要不说正午阳光国剧良心呢。人家不,偏要加进去点茶的镜头,作为宋代人生活的侧写,也展示了盛家的门第和文人风雅。
宋代文人雅士颇多,那个时候他们聚在一起主要就干四件事:插花、挂画、点茶、焚香。茶在各种聚会雅集中必不可少。可其实宋代的茶与我们现在喝的茶完全不同。
宋代点茶是将茶叶研磨成粉状,先用热水淋一遍茶盏后倒出,也有用火烤热的,称『温盏』,后将茶末放在茶盏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膏状,称为『调膏』,然后再入沸水『回环』,用茶筅搅动『点茶』,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代人上到宫廷下到平民,闲来无事喜欢斗茶,决胜标准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汤色就是茶的颜色,乳白色最佳。而汤花就是点茶后茶面形成一层白色的泡沫,粘附在盏边,也叫咬盏。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早为负,晚为胜。
好的点茶需要茶末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好像“冷粥面”一样,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
知否知否》,除了上面的宋朝的点茶文化,还注意到例如他们吃饭用的粉青釉瓷器、宋朝皇帝的衣着和龙椅,都是与我曾经看过的古画或者古董瓷器及其接近的。
《知否》这部剧很多老戏骨在里面,演员角色都很出彩;明兰是主角自然很讨喜;但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有两个:一个是刘琳老师扮演的王大娘子,一个是冯绍峰演的顾廷烨。
前者颠覆了我对古代正室嫡母的刻板印象,从此深闺正室大娘子这种人物在我概念里鲜活了起来;讨喜的大娘子,让我明白,曾经她也是华兰,如兰这样好年华的女儿,即使嫁人儿女成群,人性里仍然有可爱的一面,有善良美好的品性。
后者,冯绍峰拯救了自己的形象,此前他在我心里是个过气油腻男演员,直到他演出了顾廷烨的世故早熟,那种在虎狼窝里历练,征战沙场搏命挣得功名来的侯府嫡子,换个一般白嫩痞帅的流量小生还真撑不住。
顾廷烨精明油滑只因为从小丧母,在算计中长大,被人欺骗欺负,渐渐地学会了使用各种手段争取自己想要的,同时他渴望爱,也追求情感。
小说里顾廷烨也是心狠手黑的角色,和狡黠腹黑的明兰很相配。所以冯绍峰演的顾廷烨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在古代,一个知道女子在内宅讨生活不易的男人;能理解妻子难处,处处维护她的丈夫是很难得的;顾廷烨有这些品质,却是从小不幸,见识了后宅女人,兄弟对他欺负欺骗换来的;所以顾廷烨是复杂的,他和明兰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才彼此珍惜。
冯绍峰的阅历年级很好的呈现出来顾廷烨人性的复杂,和明兰(赵丽颖)的真实情感,是他二人的夫妻细节很有说服力。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细节,这个剧就容易变成偶像剧谈恋爱和无脑甜宠剧情;
其他网友回答
最近非常喜欢王凯的《清平乐》,最感动这不是清剧,不是後宫皇后妃子爭宠上位陰谋宮斗剧,这是一幅展开宋朝趙祯盛世的画卷,让观众跟着中国史上第一位仁君走过他的一生,经歷他遇到的人和事,感他的悲与喜,王凯实在太厉害了,他演译的帝王從少年走到油盡燈枯,不平凡的一生卻處處透着凡人的’人性’,这位皇帝与以往见过的都不一样,清平乐宋仁宗是可以留在电视剧史上的经典,而王凯展示了他是一位青年艺术家,是大演员。
其他网友回答
电视剧众多,你最喜欢看的是哪部呢?
我最喜欢的电视剧就是《何以笙箫默》,刚看小说时候我就是一个妥妥的书迷。经常看的废寝忘食。听说要拍电视剧了,我还一直怕钟汉良演不出我心中的何以琛。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看,结果真香,经常熬夜追剧。当时在上初中。经常一下课还跑到小卖部阿姨那里去追剧。那段时间,非常痴迷律师,且想成为律师,后来看见那长长的法条,放弃了这个想法。
还经常想象着有一个人和何以琛等赵默笙那样等着我。等一个七年,真的太久了,久到何以琛一丁点都不了解现在的赵默笙,久到何以琛把赵默笙曾经的笑容,画面一遍遍在脑海中重复,久到他已经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等到这个人,却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久到这七年他不允许任何女人靠近他,我当时很心疼这样的何以琛,也很羡慕赵默笙。后来,我很佩服赵默笙的勇敢,生活的毒打把她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变成了一个沉默的人,却还是跑到何以琛的家里,说着你还要不要我。何以琛对赵默笙强吻,说我终究还是输了。当时看到这两幕我泪崩了,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俩心里还是满满的装着对方。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做到这样呢! 当赵默笙去出差没来得及和何以琛说时,何以琛疯狂的举动,说明了他有多害怕失去赵默笙。当时我真的超爱何以琛了,还买了许多同款玩偶,水杯…
你们最喜欢的是那部剧呢?
其他网友回答
伤痕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