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瞧不起狄青 狄青与欧阳修

网友提问:

一个是一代战神,一个是文坛领袖,欧阳修为何诬陷名将狄青?

优质回答:

狄青有勇有谋,可以说宋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啊!只可惜他就像岳飞一样生不逢时,在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里,除了诬陷猜忌被贬还有什么出路呢?只能落个郁郁而终的结局罢了。

狄青贫苦出生,因为他哥哥打伤他人,代兄受过,年纪轻轻就开始了军旅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诞生这位将才。后来西夏李元昊叛变,自立为王,开始攻打宋朝。宋兵因屡次战败,被打得只要听到西夏这个名字,就闻风丧胆了,因而狄青常常作为先锋打头阵,以做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连续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西夏李元昊开始臣服,为此宋仁宗非常欣赏这个小将。

欧阳修看风向不对,因为自宋朝立国以来,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向来都是重文轻武的。因此欧阳修和文官集团开始屡次上书,进行污蔑狄青,从而让宋仁宗疏远武将,继续重视文臣,方便文臣的变法。

所以单单欧阳修就连续上书三份《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上仁宗论水灾》和《上仁宗论水灾》进行明里暗里的污蔑行为。欧阳修不顾自己的一世英名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自己保守的愚忠,最后导致一代名将狄青郁郁寡欢而死!

我是大话历史君,想看更多历史故事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我哟!

其他网友回答

狄青是北宋少有的名将,北破西夏,南平侬智高,官拜枢密使。结果遭受了以文彦博、欧阳修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的猜忌和迫害,欧阳修一年三次上书宋仁宗要罢免狄青。最后,宋仁宗不得不免去狄青的枢密使,外调陈州。这时,文彦博还不放过狄青,经常派使者惊扰狄青,不出半年,狄青嘴唇上面的危险三角区发疽而死,年仅49岁。

1,欧阳修的三篇罢免狄青的奏章

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迫害狄青成为他的一大污点。

当时的欧阳修仅仅是个翰林学士,狄青死后三年,欧阳修官拜枢密副使,位列执政。

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欧阳修呈上《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这年七月黄河水灾后又呈《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和《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

欧阳修在第一个奏折中,表面上称赞狄青的功劳,实际在抹黑狄青,堪称笑里藏刀的范文。

“枢密使狄青,出身行伍,号为武勇。”这个号字用的妙,欧阳修实际说只是狄青的虚名。

“盖因军士本是小人,面有黥文,乐其同类”,狄青面有黥文刺字,欧阳修拐弯抹角说狄青是小人。

“所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狄青的名声怎么来的,欧阳修说都是小人狗叫出来的。

“近日以来,讹言益甚。或言其人身应图谶,或言其宅有火光。”欧阳修用道听途说的东西,描述关于狄青的预言和瑞相,击中帝王最恐惧的心理。

“且唐之朱泚,本非叛者。仓卒之际,为军士所迫尔。”欧阳修又举出唐朝叛将朱泚比附狄青,真可谓用心之良苦。

“罢青机务,与一外藩,以此观青去就之际心迹如何,徐察流言,可以临事制变。”

欧阳修又举一计来试探狄青,罢免狄青并外调,看狄青有什么反应,如果有对朝廷不满的言辞,就可以马上收拾了。

本来当年的黄河大水灾跟狄青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欧阳修在《上仁宗论水灾》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硬硬地把黄河水灾跟狄青扯上了关系:

“至于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臣亦阴也,此推类而易见者。天之谴告,苟不虚发,惟陛下深思而早决。”

欧阳修说,水是阴,武将也是阴,狄青也很阴。这次黄河发洪水,是天谴啊,愿陛下早下决心。

欧阳修迫害狄青的心机暴露无遗。

2,文彦博对狄青的迫害

在罢免狄青之前,文彦博是次相(排行第二的宰相,北宋称为昭文相),罢免狄青之后不久,文彦博就升任首相(兼修国史)。

当时富弼是集贤相(第三宰相),首相在陈执中被免职后空了1年时间。

所以迫害狄青的主谋就是文彦博和富弼。

具体的弹劾操作是欧阳修主刀。

南宋王茂《野客丛书》曾详尽描述文彦博迫害狄青的经过。

刚开始,宋仁宗认为狄青功劳很大又没有过失,不肯罢免狄青。

文彦博说: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宋太祖赵匡胤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只是因为掌握军权,所以有陈桥之变。)

宋仁宗听了这话哑口无言。

狄青还不知道真要罢免他,就去问文彦博。文彦博直盯着狄青的眼睛说:没有其他的事,只是朝廷怀疑你而已。

狄青听了大吃一惊,倒退好几步。(狄青知道文官集团猜忌他,再不抽身,就要无辜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了。)

3,迫害狄青的文官集团在十几年后成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力

这个文官集团坚守祖宗之法不可变,认为祖宗们用这套办法治理国家繁荣强盛,今天也可以用这套办法。今天为什么衰败了?是因为人心坏了,只要把人心收拾好了,国家就繁荣富强了。

但人心不是那么容易收拾的。

用唯识史观讲:社会意识与社会名色相互依持。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其他网友回答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李元昊是党项拓跋氏,原名拓跋元昊,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在宋朝继承王位。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 在此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1041年好水川之战中,西夏军事,汉人张元辅助元昊大败韩琦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七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此时的北宋政府真的是无语了。这也不怪别人,谁让带兵的都是文官呢?

这时,一个宋朝的下级军官上场了,他就是狄青。他此时的职位不过是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他一出场,战局逐渐改变了,为何?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宋史·狄青传》)

看看狄青的性格,他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虽然敌人突然袭击,也没有一个士兵敢不冲锋向前,因此他出兵屡建战功。尤其喜欢将战功推给辅佐将领。

这样一个平日里做到官兵一致,打仗时身先士卒,战功推给属下的好的将领,谁不爱戴?

和西夏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狄青的才略,深得前线的经略判官尹洙的赏识,并以良将之材向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推荐。范仲淹一见惊为奇才,特地送给他一部《春秋左氏传》,勉励他说:“一个将军如果不懂得一点历史,那就只是匹夫之勇,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

狄青受到鼓励,耐起性子认真读书,更研究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从此让人刮目相看。对于范仲淹的知遇之恩,狄青终生不忘。范仲淹去世后,狄青每次到范家,都要进范氏家庙祭拜范公,并恭恭敬敬地礼拜范夫人。

战场的历练和文化的修养,使得狄青的官位,上升急速,不几年竟升任枢密副使(军委副主席)。 

宋朝的来历大家都清楚,就是一场黄桥兵变,赵匡胤欺负柴氏后人孤儿寡母,最后黄袍加身。所以他对武将十分忌惮,生怕他们也学自己。

于是在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赵匡胤设宴,请石守信禁军的高级将领赴宴,在宴席间趁着酒劲,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没过多久,再次设宴,不过这次的客人换了,不是禁军将领,而是各地的节度使。这次是各地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向拱、袁彦等,又被剥夺了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接下来将军权一分为三,由枢密院掌管调兵权,三衙掌管管兵权,再由皇帝临时指派帅臣掌管统兵权,这样人为造成一种“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习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所以,从那时起,就一直贯彻抑武扬文国策。 所以,对武将那是严防死守,不留一点空隙。

宋太祖曾经有个名言:

“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史·太祖纪》)

意思就是说,我现如今选择文官到地方上担任行政长官,管理一州事务,即便是他们全都是贪腐之辈,加起来的危害也比不上一个武将。所以,自此以后,武将总是要矮文官一截。

看看狄青的遭遇,大家就理解的更加透彻了。

在宋代,不但罪犯要刺字,当兵的人也无一例外地要刺字,被当做罪犯来看待,这是宋朝重文轻武的重要表现。而狄青就是从小兵做起的。

狄青在当一个副都总管的官职时,自己的恩人、顶头上司韩琦一日设宴,席上有一名叫做白牡丹的歌伎,向狄青劝酒时调侃道:“劝斑儿一盏。”(狄青脸上有刺字)白牡丹话语未落,引起哄堂大笑。连妓女都敢嘲笑一个官爷,可见武将真的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同僚王尧臣,看着他脸上的刺字有趣,忍不住说道:“狄公脸上的那行涅文啊,自从做了枢密使,就愈显得光明鲜亮了。”狄青听了后,冷冷地说:“王公若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免费送您一行。”

狄青荣升枢密使,进宫谢恩时,皇帝对他凝视了好一会儿,之后带着温和又伤楚的感情说了一句话:“狄青,朕有御医,可以把脸上的金印去掉,你恢复原貌吧,不要总带着当年的黥字。”

宋仁宗是出于好意,狄青是怎么回答的?

陛下擢臣,不问门弟,臣正因为脸上有这行金印,才得以报效国家。臣愿留颊上黥字,以使天下贱儿得知,朝廷有此名位相待。

狄青说,我本来就是行伍出身,若没有这行字,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将它抹去,而应该让它好好留着,正好可以鼓励我大宋的士卒们,让他们都知道,在脸上刺字,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即使是枢密使这样的高官也是每个士卒可以争取的。

狄青进入中央,担任枢密院副使时,大家还能容忍,因为副手只有参与权而没有决定权,后来又官升一级,当了枢密使,军权在握,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况且枢密使(军委主席)这一职务,自太祖以后历来只有文臣担任,在这种情况下,狄青上任了,岂能不让人忌惮?

大家忌惮的不光是他的升职,还有许多在军队中的做法。他虽然对待士兵都是赏罚分明,但是每次赏赐的时候,都会大喊一声这是狄爷爷所赐!明明是朝廷的赏赐,怎么成了你赏的?时间久了,岂不是人心都被你收买了。所以此话传到朝廷,引起许多文臣的非议。

一日夜晚,狄青家的宅院,突然起火,把开封府都惊动了。知制诰刘敞神色慌张地找到了当时的开封府尹、东京城市长王素说。

“大人请翻阅五代史,唐朝的叛将朱温当年的住宅,就在狄青家附近。在他造反前夕,曾经发生过夜里怪光出屋的现象。邻里还以为着了火,去救,却什么事也没有。大人明鉴,现在狄青家的事是不是有些相象呢?”

其实那是狄青家的管家一时疏忽,把事儿给办怀了。当时开封城有规矩,不论高门士绅,如果夜里要做醮事(烧纸钱之类),要先通知厢吏,这样就不会引起火灾恐慌。但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给忘了!

结果枢密府里烟火升腾,外面人等奔走相告,来救火啊,去通知开封府!事情就是这么个经过。但是坊间的传闻不断升级,第二天烟火就变成了怪光,怪光又变成狄府的看家狗,居然长出犄角。狗长犄角,是要想变龙吗?

最令人诟病的,是公元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一家,为躲避水灾而搬到相国寺暂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传说。

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皇帝的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办,这是多么神圣的地方。

神圣庄严的殿堂,魁伟英武的军方第一人高视阔步,轩昂往来,让外面的黎民百姓看得如醉如痴。尤其是当时的主人公还身披着一领黄色的衣袍。这还是狄青吗?这分明就是开国之祖赵匡胤!

真是罪大恶极,骇人听闻,宋朝的文官集团迅速达成了统一意见。立国百余年后终于出现了一个顶风作案的奸雄,一但让他得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己经加身了)势必就会重演,那时刀兵四起,国将不国,连带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也得彻底泡汤。

就这样,这些文官集团不干了,庞籍、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王举正等政界大佬纷纷向宋仁宗进言:狄青,绝不能当枢密使,祖宗的体制不能破坏。

有进言的不假,其中也有欧阳修的上书。但因为欧阳修名气最大,后来所有的罪过都安到了他的头上,他最后变成构陷狄青的主谋了!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谏言,宋仁宗还在为他的爱将说话:狄爱卿是我们大宋的忠臣。

文彦博冷冷的说了一句关键的话:我们太祖皇帝当年不也是后周的忠臣吗!

这句话问得宋仁宗是哑口无言,不知怎样回答。要说是,那为什么叛变了后周?表明还是不忠;要说不是,那祖上岂不真成了窃国大盗?

宋仁宗不光是沉默了,听到这句话后,也觉得后脑飘过一阵阴风,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妥协了。狄青还是避避嫌,离开部队吧。于是下诏免去他的枢密使职务,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到陈州任个知州的实职。。

在这里仔细看看,这次调动只是免去军委主席职衔,但好歹还给了一个宰相的荣誉,这已经相当不错了。狄青应该感到幸运,他摊上了宋仁宗,史评其“为人君,止于仁”。如果摊上朱元璋呢?嘁哩喀喳,先砍了再说。狄青早连命都没了,还有你在那里长吁短叹的吗?

结语:一直传闻的欧阳修给皇帝上书,处心积虑的陷害狄青,其实根本不存在此事。在这个事件中他是背了黑锅的。

欧阳修的上书是这么写的:

臣谓青不得已而为人所喜,亦将不得已为人所祸者矣。为青计者,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而青本武人,不知进退。(《论狄青札子》)

他给皇帝上书,只是怕狄青将来根基稳了尾大不掉,走宋太祖当年的老路。所以给皇上上书,劝皇上未雨绸缪,对他进行防范。最好是能让他早点离开敏感岗位,到地方上去任职。这样,对国家有利,对他个人也有利。

从行文词句中,可以看出言词是比较平和的。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特殊情况下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呢?

史书上也是这么确认的:

“臣(欧阳修) 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 欲乞罢青(狄青) 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续资治通鉴》)

现在再反过头,分析一下狄青。其实《左氏春秋传》他是白看了,不知道急流勇退。什么叫功高震主?你有没有反心,别人看不出来。但谁能打包票,现在没有,将来也肯定不会有?

再说说当时朝廷的大环境,宋仁宗当时病重,而且无后。当时继承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么,有一个猛将环伺左右,肯定会增加朝廷将来的变数,所以把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也许是众位文臣们的共同想法。

就这样,狄青脱离中枢,远离是非之地,到陈州去避避风头。谁成想狄青受了一辈子的窝囊气,还是没有磨练出超然豁达的性格来。在任上是一天长吁短叹的,最终抑郁成疾,五十而卒。

命也?运也?

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一点不假。

这么看来,一切的争论可以就此打住了。

参考资料:

《宋史》元·脱脱等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其他网友回答

欧阳修是宋仁宗天圣八年的进士,嘉祐年间时官拜枢密副史、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他是宋初文坛领袖,享有唐宋八大家之称(这道题从中学一直背到工作)。

狄青被诬陷是这么一回事:宋仁宗皇祐四年,狄青出任枢密副使,次年狄青领兵镇压侬智高,他夜渡昆仑关,一路上所向披靡,得胜回朝后,仁宗就给他转正了,成为了枢密使,但是很快被人诬陷而免职,出判陈州而死,此事虽然是御史中丞王举正等人打的前站,不过诬陷狄青至他死地的是翰林大学士欧阳修。

证据来自这三本史书:1、《宋史?欧阳修传》:“狄青为枢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讹言籍籍。修请出之于外,以保其终。遂罢知陈州。”2、《续资治通鉴》:“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书凡再上,留中不出。”3、《哨亭杂录》:“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枢府甚为驾驭得宜。乃欧阳公露章劾之,至恐其有他心,岂人臣为国爱惜人才之道?狄公终以忧愤而卒。其后贼桧得以诬陷武穆者,亦袭故智也。”

通过这三本史书记载,确实是欧阳修干的,《哨亭杂录》上甚至说秦桧诬陷岳飞都是和欧阳修学的。为什么欧阳修要诬陷狄青呢?

刚才的记载里也说的很清楚了, 我们知道宋朝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得来的江山,自宋初就特别忌讳武官掌权,各种政策都倾向于重文轻武,所以从个人感情上欧阳修看不起行伍出身的狄青,何况狄青爬的比他高;从宋朝特殊的从政环境上,狄青现在掌管国家军事大权,且又有赫赫威名,欧阳修怕他会有篡位的野心,所以他的奏折递上去,宋仁宗也是很重视,君臣都认为弄掉狄青,其实是 “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其他网友回答

狄青是宋代重文轻武体制下被文官集团“害死”的,堂堂一个王朝竟然容不下一个战功彪禀的将军。副宰相欧阳修是肇事者,宰相文彦博才是真正主谋。常言道:阴险多是读书人,仗义才属屠狗辈。文章写的好不见得人品好不见得三观正。欧阳修正是。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祖上八代为农,智勇双全,戎马一生,为北宋赵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出身寒门,志向远大,英勇无敌,立功西夏,请缨南征,遭嫉而死。

在征战西夏的四年中,他八次中过流矢,满身是伤,先后于大理、清化、榆林、浑州川、安远等地参加了25次战斗,斩杀元昊将士万余人,党项人一听狄青的大名就吓得四散而逃。狄青每逢上阵,总是先要换身打扮:弄散发髻,披头散发,头戴铜面具,只露出西只炯炯的眼睛,手拿长枪,带头冲锋。

北宋时重文轻武,武将没有政治地位,士兵一般被称为“赤老”,要像被处刑的罪犯那样,初次参军要在脸上刺字,以防止逃跑。因为狄青从军是在“供圣营”从一名打更的最下等的士卒做起,所以脸上是刺了字有标识的。当他在西北和南方屡立战功而被提升为抠密使时,一度官职显赫。每当早朝,宋仁宗总是看着狄青的脸不舒服,曾专门下赦书让狄青敷药除去脸上的刺字,但狄青抗旨不肯。他的理由是留着刺字,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我为国效力。这明显是恶心宋仁宗,皇上心里很不爽。

嘉佑年中,京师连降暴雨,以致大水漫延,狄青因避水迁家至相国寺中居住。于是,早已妒火中烧的文联主席欧阳修(副宰相兼兵部尚书,狄青参了他的枢密使位)向宋仁宗诬告,说狄青志存高远行止可疑。宰相文彦博(后来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死溘派成员之一)又诬告说狄青家的狗长了角,乃不祥之兆,请朝庭让他去外任。言官们又轮番上阵轰炸(其实都是欧阳修策划组织的)。看看,正副宰相牵头言官轮番上阵,一介武将能斗得过吗?时间不长,本来对狄青没啥“好感”的宋仁宗也相信了这些,于是罢狄素枢密使职,出判阵州(今河南淮阳)。他到阵州后,文彦博还派人每月“抚问”两次,名为抚问,实为监视,主要是让狄青不能接受的是:每次朝廷来人都要让他写一份思想认识状况的书面报告,一代名将狄青就在这样的被怀疑被监视的状态下忧愤成疾于嘉佑二年(1057年)郁闷而亡,终年49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