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的拼音 依偎的近义词

依偎读音是什么?

yī wēi

“依”,普通话读音为yǐ、yī。“依”字基本含义为靠,仗赖,如:依靠、依傍;引申含义为按照,如:依照、依旧。

在现代汉语中,“依”字多用作动词,如:相依为命,不依不挠。

依偎的近义词是什么

依偎的近义词包括:依靠、倚靠、仰赖、依附、依托、仰仗、依赖、寄托等词语。1、依靠 [ yī kào ] 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也可指可以依靠的人或东西。如:女儿是老人唯一的依靠。2、倚靠 [ yǐ kào ] 身体靠在物体上。3、仰赖 [ yǎng lài ] 依赖。如:仰赖他人。

拓展资料

蜂鸟悬在金钟花的头顶

金钟花悬在小女孩的头顶

小女孩悬在父亲的头顶

年轻的父亲感觉非常高大

而现在一切都变矮了

现在我时常站在窗口

我已经能忍受没有天空的生活

我已经放弃了抵抗却不曾投降

蜂鸟悬在另外的花朵上

蜂鸣器的嗡嗡声仍旧清晰可闻

我知道花蜜还在

我的女儿还与我并肩站在一起

我们还能一边回忆一边彼此纠正

美好的时光消逝了却依然是美好的

我们在依偎中渐渐明白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依偎

作者 / 张执浩

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特意搜了一下金钟花的图片,真好看。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金钟花。

我想起我的女儿,前不久我们刚刚见了一面。不远千里回了一趟家,见面时间却不超过半个小时,然后就匆匆而别。这次见面居然有些冒险,就像一个潜逃犯想要逃亡天涯,在警察赶到之前和亲人的匆匆一别。这样的桥段我们好像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如今却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女儿在老家读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并不能随时回去陪伴。我居住的地方,前几个月一直有高风险存在,所以自从暑假结束以来,我还一次都没有回去过,转眼期中考试结束了,而这边的情况也好了很多,已经没有风险区,我想我应该可以回去一趟了。谁知一到老家火车站,就被劝返。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行程卡里出现了一个我没有去过的高风险城市,只是因为我住的地方离那个城市太近,所以被手机信号识别了。这个时候只能求助于通信公司,让他们取消那个并不存在的行程,但这却需要时间。与此同时我也向那些留置我的人说明我并没有去过该地,他们便让我写保证书,说写好保证书就可以不用居家隔离,也不用劝返。

为了能和女儿团聚,我忍了——现在你知道了什么是软肋。保证书上传后却久久没有消息。这中间我只能不停给通信公司打电话,不断刷新行程卡,希望把那个不存在的行程取消。这样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终于有人过来,把身份证还给了我,通知我可以回家。我甚至没来得及追问为什么突然还我自由,只是沉浸在突然“自由”的兴奋中,“愉快的”打上车。

然而刚下出租车,又有人打电话过来,说就算我没去过那个高风险城市,但我出发地所在区刚刚出现病例,所以我还是要被隔离或者被劝返,问我选哪个?我想就算被劝返,人已经到家门口了,不能连家人都不见一面就走吧,回了一句“让我考虑一下”,就挂了电话。就算今晚不得不被劝返,也要先和女儿见一面。

我记得那个下午,提心吊胆地在家等女儿放学,害怕有人突然上门来封门。

女儿是晚上6点到家的,而我却定好了晚上7点返回的火车,我们见面的时间没有超过半小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晚饭。晚饭甚至没有吃完,我便不得不又拉起行李箱,赶赴火车站了。我离开时,女儿装作没事的样子,甚至都没有从饭桌前站起来送我一下。后来妻子告诉我,我走后没多久,她就躲到房间里去哭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次回家,会给以后的她留下什么样的记忆呢?

我想起那天和女儿的简短对话。我们谈到疫情,我只是习惯性地说(尽管我也不相信):明年没准就好了。谁知女儿说:你去年就是这么说的。是啊,不仅仅是去年,前年我们也这么说过,那时至少我们还有点相信。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人这么“乐观”了。只要有人不希望它结束,它就不会结束。

我的这种习惯性的说辞,暴露了我的一种习惯性想法,难免还抱着一种事情总会好起来的“天真”和“乐观”。但三年的经历足够提醒我,这是一个巨大的认知误区。

我想起茨威格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所说的话:

被理想主义蒙蔽的那代人抱着乐观主义的幻想,他们以为科技进步必然带来人类道德的迅速提高,这同我们今天幻想把“安全”这个词从词汇表中抹掉一样,是十分可笑的。我们这一代人在新世纪里已经学会了对集体残暴行为的爆发不再感到惊奇,总有一天会出现更残酷的暴行,所以我们对人类的道德教育持怀疑态度……

我的女儿她们这一代人能从这场疫情中习得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呢?他们这一代人将来会以什么样的基调来看待这个世界呢?他们会不会认为“轻率的乐观主义是十分陈腐的”呢?如果真是如此,我要祝福他们,这种未经深思的乐观,不仅是陈腐的,而且是轻浮的。

我想这三年,为家庭团聚增加的难度,每个人都有的体会。诗人说:“现在一切都变矮了”,是的,一方面是孩子长高了,一方面时代变矮了,我们生活的天空变矮了。我们大多数时间足不出户,“忍受着没有天空的生活”……

的确如他们所说,“你的软肋是孩子”。是的,这是我们的软肋,但是,我们难道就这一条软肋吗?在大数据无所不在的计算中,我们有多少软肋,恐怕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了。但是,在所有的软肋中,最大的软肋,我认为恰恰是我们对“美好”的坚守,而这很可能是有人想要摧毁的:

越是在被迫隔绝的时代,我们越会明白,那些消逝的美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巨大的勇气,我们因为曾经拥有过美好的时光而变得勇敢,从而在依偎中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依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