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真实长相?
高大俊美,孔武有力。
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杀权臣曹爽。在司马懿死后接管其军政势力,独揽朝廷大权。
内政上,司马师制定了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军事上,司马师也曾用计于新城之战中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从少流美誉,雅有风采八个字,可以看出司马师是个美男子。
司马师败移典故?
三国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魏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假传太后诏书,声讨大将军司马师,在寿春(县名,治今安徽寿县)起兵谋反,他们协迫淮河以南各地驻军五六万人,渡过淮河,进驻项县(治今河南沈丘)。毋丘俭驻守县城,文钦分兵在外,以寻求机会出击。
大将军司马师马上指派镇南将军诸葛诞进取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直驱谯(今安徽毫县)、宋(今河南商丘)之间,截断叛军退路,而监军王基则都督前锋军队占居南顿县(治今河南项城西南),等待敌军。司马师亲自统帅大军进驻汝阳县(治今河南商水西北),迎击叛军。大军到达汝阳,部下诸将纷纷请求继续进军,立即进攻项县。司马师认为,毋丘俭部下的淮河以南将士本来没有反叛的用心,只是受到毋丘俭的欺骗和协迫,不得已跟着闹事。这些将士的家属大都在淮河以北中原内地,他们顾念家属安危,更不想为毋丘俭卖命。只要稍待时日,叛军将不战而散,土崩瓦解。因 此,他说:“如果我们马上进攻,虽然能击溃叛军,但要付出较大的牺牲,因为狗急也会跳墙。再说,我们马上进攻,正好符合叛贼愿望,他们也知道,相持日久,军心浮动,对他们不利。”司马师说服了部下诸将,于是传令全军,务必深沟高垒,坚守阵地,不得轻举妄动。
司马师坚守不战,果然使毋丘俭,文钦十分为难。他们进攻,魏军坚守阵地,不予理睬;撤军回保寿春,又怕遭到袭击;一时间,进退两难,竟无计可施。与此同时,他们部下将士人心涣散,家居在中原内地的士兵,纷纷离散,投降了司马师。
司马师为什么谥号是宣帝?
司马懿才是宣帝,司马师是景帝。
司马炎追尊祖父司马懿为宣皇帝,上庙号高祖。
《晋书 宣帝纪》:晋国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庙称高祖。
司马炎追尊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上庙号世宗。景: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司马炎给司马师谥号景,正是因为司马师是从司马懿手中接的棒,是守成令主。
《晋书 景帝纪》:晋国既建,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庙称世宗。
司马炎给父亲司马昭上谥号为文王,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上庙号太祖。
《晋书 文帝纪》:谥曰文王。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
司马师的人物性格特点?
我们很多人有个认知上的习惯,认为司马懿是魏晋更替的关键人物。这种看法是不够准确的。
其实由魏到晋共经历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四人十几载的漫长过程。由于司马懿是开启魏晋更迭的先行者,司马昭父子又是真正创晋的实践者,所以往往我们很容易忽视夹在中间的司马师。
司马师虽然在后世的影响力比不上他的父亲和弟弟侄子,但是从历史的作用上来说,司马师实际上奠定了魏晋嬗代的政治基础。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继续执掌朝政。司马师从嘉平三年执政至正元二年(255)去世,其间不足五年,为时不长,但对司马氏代魏的进程而言,却是意义非凡。
司马懿死后,尽管司马师平稳地完成了权力的接收,但是其所面对的政治形势相当严峻。
司马懿对曹魏政权的控制更多的是依靠其个人的政治声望和长期积累下来的人事资源,其生前并没有来得及对中央和地方的潜在反对者加以清洗。而当司马懿这一猛虎去世,司马师继任马上便会面临曹魏权政权巨大的政治阻力。
对于司马师来说首先要面对的困境是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不足,司马懿专权尚可以魏明帝的遗命为托词,其本人亦是曹魏的元老重臣,威望、功绩一时无出其右者。而司马师的执政权力并不是来自于皇帝的授予,而是家族内部的传递。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大臣的权力来源于君主的授予,权臣家族内部的权利交接是对君主权威的一种公开挑战,这就意味着把对于皇权的觊觎公开化。
司马懿、司马师父子之间的权力交替,明确昭示了司马氏的野心,必将激起“心存曹氏”的大臣的强烈反抗。
威望、功绩皆是显得不足的司马氏决心通过建立军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在嘉平四年(252)十一月,司马师命司马昭都督王昶等三道伐吴,不想却被吴将诸葛恪法大败于东关。
东关之败对于刚刚执政的司马师的威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尽管司马师应对得当,采取怀柔政策,委过于弟,安抚诸将,因而并未激起内部更大的政治动荡,但是朝廷之中并非没有追究战败责任的呼声。
当王仪提出主帅应该为战败承担责任时,立即激怒了司马昭,并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可见东关之败是当时司马氏极其忌讳的一个话题。
司马昭当时的身份是持节、都督、安东将军,可擅杀无官位之人,若在战争状态下,其权利与使持节相同,可擅杀二千石以下。但是司马昭诛杀王仪时,东关之役已结束,诛杀王仪超越了他的权限范围。司马乃是军府上佐,王仪之父修更是曹魏元老,若非得到司马师的授意或许可,司马昭绝不可能贸然行此非常之举。
从王仪之死中可以窥见在司马师表面上宽容诸将,引躬自责的背后,更在警惕地防备着任何以战败为借口,动摇司马师执政地位的尝试,当时的朝中安定的表象背后弥漫着紧张的政治气氛。
既然不能像其父司马懿那样通过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获取足够的政治威望,司马师马上改变策略通过加强对内控制的方式来维系自己的权力。
司马师吸取了曹爽覆亡的教训,不轻易改革旧制,维护曹魏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为稳固权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司马师极力加强自己与郭太后之间的关系,希望借助太后的权威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为了结好郭氏,司马师将自己女儿将自己女儿嫁给太后从弟、才具平庸的郭惪,试图通过婚姻的纽带来巩固双方的同盟。
在处置内政时,司马师与其父不同,司马师更注重立政以威。与外宽内忌的司马懿不同,在魏晋人的眼中,司马师是以“严毅”的形象出现的。
从上述的王仪之死中,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司马师铁腕的政治风格,所谓“初总万机,正身平法,朝政肃然”,描绘的就是在司马师执政之后,所造成的朝野肃然的气氛。
司马懿在控制中枢之后,多采取镇静处之的方式,对与曹爽关系密切的夏侯玄等人,只是处以闲职,未作触动。青年时便与司马师同游处的夏侯玄曾经预言司马懿尚能以通家年少待他,而司马师、司马昭必定不会容他,而事后也的确证明了如此,曾经的少年的挚友在遇到政治选择时,司马师一点怜悯之心都会不有。
司马师高压的政治统治与独断朝政的行径必然会激起忠于曹氏的大臣的反弹。嘉平六年(254)二月中书令李丰、后父光禄大夫张缉试图拥立太常夏侯玄辅政,这次宫廷政变尚未发动,司马师便预先获知风声,将其扑灭,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皆被族诛。此次政变是朝中尚存的忠于曹氏的力量一次尝试,而这次政变的失败使司马师有机会彻底清除朝中异己,所以其对夏侯玄、李丰等人的处置极为果断、严酷。
司马师的以法绳下,正是为了弥补自己在威望和功业上的不足,通过对内的严密控制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司马师此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三月废皇后张氏;九月废齐王芳,立高贵乡公鬓。废后、废帝以立威,往往是权臣进行易代革命的一个前奏,司马师在这一系列的行动中,秉承其立政以威的一贯方针,彰显了其在朝中独断专行的地位,同时也是对朝中可能存在的异己势力的一种震慑。经过此次清洗,司马氏对曹魏中枢的控制已相当的稳固。
司马师这个儿子可以说是司马懿一生最为看重也是最为倚靠的。在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之前,司马懿仅仅是把计划告诉了司马师,等到了行动开始时司马昭才刚刚得知。司马懿看重的正是其身上这种少言慎行、独断冷静的性格特点,也因此会把私养三千勇士的任务交给他。
司马师的成功之道在哪里?不该动的奶酪不动,审时夺度上的果断和“严毅”,威信自然树立起来。
可惜的是,司马师具备了一个优秀帝王的一切素质与能力,但却没有等来一个适合朝代更迭的大环境。
司马师想篡位吗?
其实一开始司马懿没有篡位之心,所以曹操将司马懿做为托孤大臣。到了曹丕时期,司马懿有了不臣之心,可是曹丕却又一次将司马懿做为了托孤大臣。而此时司马懿羽翼已丰,篡位之心就明显了。
司马懿活着的时候,曹魏支持者的实力还很强,不具备篡位的条件。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本是他的继承者,但早亡。此时司马师之子司马攸尚幼,为了稳定局面,司马昭接手司马家族的权力。原本灭蜀之后,司马昭就已经开始做代魏的活动了,无奈突然病死,所以他的司马炎直接摘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