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有什么成就(与匡衡有关的)

匡衡有什么成就?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元帝即位后,匡衡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元帝封其为安乐侯。成帝即位后,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匡衡最后的品质?

长大之后,匡衡拜了汉朝博士为师学习《诗经》,匡衡对《诗经》非常痴迷,并且对于其中内容的理解十分透彻。当时的人都说,要是看《诗经》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问问匡衡,就能让你舒展愁眉。汉朝规定,作为博士弟子,只需要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就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匡衡当然是按部就班备考准备开启仕途,不过很难受的是考了九次才考上一个小小的文职类官员。

匡衡讲《诗经》匡衡讲《诗经》

当时运气来了是挡都挡不住的,当时的太子刘奭(shì)非常喜欢这些儒家经典,而匡衡讲《诗经》那听了更是让太子舒坦,太子即为后(汉元帝),匡衡理所当然得到了重要,后来更官至丞相。他也给汉元帝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并且都被采纳,比如说开源节流,亲贤臣远小人等等。

本来他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但是到头来还是被贬为平民,梦想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汉元帝给匡衡封侯,侯爵是有封地的,当时他能够合法拥有31万亩土地,不过考虑到当时测量技术不够完善,匡衡看到了漏洞。于是他利用漏洞将自己封地增加了4万亩。汉元帝在位时候可能没有发现,也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汉成帝即位后,匡衡被人参,罪名查实,汉成帝立即对匡衡采取了惩罚,最后匡衡爵位没了,封地没了,贬为庶人,回到家乡郁郁而终。

归乡路归乡路

终究是欲壑难填,有人调侃说,匡衡小时候偷光,长大了偷地,还是没改变这些偷偷摸摸的行为,而且打洞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考虑邻居的感受。当然偷光和偷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过匡衡性格里还是有一些自私成分的,这也是很正常的。

换个角度讲,匡衡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在西汉这个时代,平民的奋斗之路比之现在肯定是更加的艰辛。人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就是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很多人都能做到,而到了一定地位,有了一定权力之后,是否还能坚持原则不忘初心呢,这个很难。如果匡衡能够做好这一点,他一定就是西汉社会的一面旗帜,给更多的寒门子弟标明前进的方向。

匡衡家里真穷吗?

匡衡(生卒年不详),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费用,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匡衡别名?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

西汉

匡衡(生卒年不详),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南、枣庄一带)人。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

匡衡的两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匡衡的两个故事是凿壁偷光和借钱买书。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照不到他的家里,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里做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很奇怪的问匡衡,匡衡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了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

文言文《匡衡》译文?

匡衡勤学(kuāng héng qín xué)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姓文不识,家中很兴旺,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不顾匡衡而去。(选自《西京杂记》)注译   

1.邻居有烛而不逮(到,及)  

2.资给以书 (资助给)  

3.遂成大学 (大学问家)  

4.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希望)  

5.致:给  

6.得:得到  

7.书:读书  

8.穿壁:在墙上打洞。  

9.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10.遂:终于。  

11.大姓:大户人家。  

12.以:把  

13.偿:报酬  

14.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5.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