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克斯定律?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延伸阅读
2012年欧冠决赛海因克斯为什么在最后时间换下穆勒?
在83分钟时穆勒头球建功,海帅立即用范比滕换下穆勒,加强防守,而拜仁运气太差,换人当口被切尔西打平,最后丢了冠军。
范帅运气太差,切队整场都没多少得分机会,只抓住这一次就赢了。
海因克斯时期的拜仁慕尼黑在战术打法上有何特点?与现在瓜迪奥拉执教的拜仁有何区别?
好多说海因克斯战术体系的,其实并没抓住他的精髓。海因克斯的拜仁最大的优势是有一套从前场到后场的严密防守体系,这才是拜仁成功的关键。拜仁从范加尔开始强调控球和高位防守,直到瓜迪奥拉,前场被断球反击瞬间打到后场开阔地的镜头比比皆是,唯有海因克斯时代,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海因克斯很好的分配了中前场人员的防守职责,正常情况下丢球,对方从防线开始组织进攻,那么前腰克罗斯前顶压迫中卫,中锋回撤掐传球路线,强侧一翼边锋前压弱侧边锋回收保持后场人数,一边压迫一边骚扰一边退防,对手很难打成快反。如果中场失误被断球,那么周边两三个人迅速围抢,其他人分散掐传球路线和退防,始终注意保持后防线的完整性以及后场人数的优势,所以经常出现对手快反打到拜仁禁区前沿发现自己跟上来的队友不过2-3个,拜仁已经5-6人两条防线摆好架势了。
同时拜仁阵地战的防守是非常给力的,运动战丢球非常少,想进拜仁的球,只能靠定位球赌人品,这就注定了海因克斯的拜仁根本不怕对手压迫也不怕对手控球,龟缩回来防反得心应手,在我看来13拜仁对巴萨打出的防守质量甚至超过12年以大巴蜷曲欧冠的切尔西。都在说拜仁高位防守,其实那两场哪打了多少高位防守呢,大部分情况是巴萨控球,拜仁摆两道防线,和切尔西一样。只不过12切尔西中场不是很给力,很多问题需要后位球员来解决,而拜仁两个后腰经常在后卫线身前就把危机排除了,也就是35-40m区域附近,不算太高位。
反观范加尔和瓜迪奥拉,范加尔的防守组织很差,基本是无脑回追的节奏,两个中卫转身和速度都还不快,进攻又是一味追求快速,所以经常就是罗本拿球无脑突,中场和后卫线跟着往上压,然后一个被断或者射门被挡,马上对面就是一脚长传打身后单挑后卫。瓜迪奥拉的防守组织倒是很严密,但有点激进,对球员要求太高,丢球后要求全体都要前压,力争迅速把球抢回来,后果就是一旦球员执行不到位,或者对手后场拿球摆脱能力很好,被长传打反击非常难受。基本海因克斯是在范加尔和瓜迪奥拉之间走了一条中庸的道路,强调前场反抢但不过分要求一定要断球,强调退防但不是无脑全体回防而是有上抢有骚扰有序退防。
进攻上海因克斯的拜仁反击速度很快很犀利,这点不输范加尔时代,比瓜时代强很多,而阵地进攻也能控住球,可以倒开空档从中路打进去,也可以边路爆破中路靠强力中锋抢点解决问题,也可以靠远射得分,手段很多很均衡。阵地战能力比范加尔时代上一个档次,控球不如瓜时代精细,但因为战术容错度比瓜的战术大,所以可以靠多射门和密集高空轰炸以数量的优势弥补精度的不足。
可以说海因克斯的拜仁是把足球的中庸之道做到近乎完美,也许很多细的方面并不是最好的,除了打出了历史级别的防守质量之外,也没有其它特别登峰造极的地方,但绝对是短板最少或者说几乎没有短板的一支球队。对手要龟缩,打不进去那就直接远射加密集高空轰炸,精度虽然不足但可以以量取胜。对手要对攻那就直接上二档高速对撸,本身防守质量就好,体能和跑动能力又非常强悍,基本高速对攻几个回合对面就因为体能不足跟不上节奏了。对手要压上控球进攻,防线够靠谱,两个边锋速度快技术好,前场跑动和抢点能力都不错,轻轻松松防反打爆之。
海因克斯的拜仁牛不是由于开创的什么不得了的新战术打法,也不是在进攻线上有什么球王级别的bug,主要是整只球队防守组织极其严密,攻守非常平衡没有明显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