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歌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算大歌呢 什么叫大歌

大歌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算大歌

这是一个民俗词汇,“大歌”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大歌由集体吟唱,是一种多声部自然声的演唱方式。就像同一类东西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和名字一样,如土豆就有多种叫法。“大歌”是侗族对其一类集体演唱的民族歌曲的称呼,其主要流行地域是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的三江等侗族聚居地。

大歌的歌队由少则三人多则十数人组成,要求在演艺方面训练有素。演唱往往在侗寨鼓楼中进行。

延伸阅读

侗族大歌导游词

侗歌从大角度来说,可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

侗族大歌由歌队(最少5人)在特定的公开场合即鼓楼集体演唱(异性歌队之间的公平对唱)的歌种,也是侗族地区各种集体民俗活动的中心内容。侗族大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其突出特点是其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主要由领唱声部、高声部和低声部构成。

贵州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鲜明特点被誉为国际民间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侗族大歌有没有固定音高

侗族大歌是没有固定音高的。

侗族大歌曲式结构复杂,声部多。从音乐学分类上看,侗族大歌属于支声复调音乐范畴,曲式结构不是固定对等的节奏,音节结构有长有短,节拍有快有慢,差别很大,既有严谨的一面,又有自由发挥的一面。音符高低间差大,低八度和高八度音符经常在同个音节里出现。声部上往往二声部、三声部等同时出现在一段音程中,纵横交织,气势磅礴,齐头并进,混合成浑然和谐的旋律。

侗族大歌的种类有哪些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是侗族民间一种极富特色的民歌演唱形式。

侗族大歌的种类主要包括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情歌、伦理大歌、礼俗大歌、儿歌、戏曲大歌、老人歌等形式,其歌唱在多声思维、合唱技艺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演唱时通常分两个声部,在民间有“雄音”(高声部)、“雌音”(低声部)之称。侗族大歌最小的结构单位称“角”(jogx),如此累加聚合,形成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缀体,体现出各类大歌的基本结构。侗族大歌绝大多数无需乐器伴奏。除叙事歌外,男声演唱侗族大歌均可用大琵琶伴奏。大歌多为羽调式,一般音域较窄,音程跳动不太大,多用真嗓演唱,语言音调、音节、重音极为丰富,节拍变化多样。

其代表曲目有《蝉歌》、《送动牙到忙要月头》(汉译为《我俩的情意何时了》)、《打花了》(汉译为《人老花过》)等。

侗族大歌有那些特点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侗语称“嘎老”,其特点有: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侗族大歌歌词

好花红(伴奏) – 宁静&侗族大歌

侗族传统民歌

作曲:刘洲

定位制作人:刘洲

编曲:时俊峰

混音:王磊

PGM吉他:高飞

PGM混音:周天澈

吉他:Elio;Gabriel 盖博

贝斯: Daniel

鼓手: Alex Morris

帮唱:贵州省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

领队:吴慧

咿 华来喽结 陆角

嗯你呀 咿罗学

嗯耶啊————呜——

好花红来好花红哎

好花生在茨梨蓬哎

好花生在茨梨树哎

哪朵向阳哪朵红哎

好花红来好花红哎

好花生在茨梨蓬哎

好花生在茨梨树哎

哪朵向阳哪朵红哎

好花红来好花红哎

好花生在茨梨蓬哎

好花生在茨梨树哎

哪朵向阳哪朵红哎

哎——哎——哎——

隔河望见艳山红哎

七十二朵做一蓬哎

想摘哪朵摘哪朵哎

都是那个艳山红哎

哎嘿——呜呜

哎嘿——呜呜

好花红来好花红哎

好花生在茨梨蓬哎

好花生在茨梨树哎

哪朵向阳哪朵红哎

好久不到花坡来哎

朵朵鲜花遍地开哎

金花丢了还会来哎

情意丢了不再来哎

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哎嘿——哎嘿——哎嘿——

金花丢了还会来哎

情谊丢了不再来哎

侗族大歌是哪个民族的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侗族大歌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至明代,侗族大歌已经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侗族大歌的发展与其鼓楼的居住形式,好客的风俗习惯,以及侗族语言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侗族大歌结构严密而精美,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贵州省从江县、贵州省榕江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五项非遗项目编号均为Ⅱ—28。

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