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法是一种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约当产量是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成的产成品数量。计算出约当产量之后将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约当产量之间按照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步骤大致可分为四步:
1、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完工率=(上道工序累计单位产品定额工时+本道工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50%)/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2、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3、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4、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扩展资料:
以约当量计算分配费用时,关键问题在于在产品分项目的投料和加工程度怎么确定。一般都按50%来计算,对一种产品来说既不以前面完工程度来计算,也不以最后面的完工程度来计算,而采用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以50%以后多加工部分去弥补50%以前少加工的部分。
直接材料的投料程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以确定。
加工程度的确定参考生产进度、工序等因素确定。当企业生产进度比较均衡,各道工序在产品加工数量相差很大时,全部在产品加工程度都可以按50%平均计算,否则,各道工序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应按工序分别测定。
在分别工序测定在产品加工程度时,应根据它所经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例进行测算的。
参考资料来源:
延伸阅读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和应用?
计算约当产量可分四步,
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完工率=(上道工序累计单位产品定额工时+本道工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50%)/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
第三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约当产量法主要应用在分配计算生产成本
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所谓”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把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把完工产品的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量”相加,构成”约当总产量”。再和发生的生产费用相除,得出费用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量,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和在产品应留存的成本。简称约当产量法。 从上述概念我们得出计算约当产量可分四步, 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公式1; 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公式2; 第三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公式3; 第四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公式4 例: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2000/(8+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约当产量通俗理解?
通俗理解约当产量法:
首先约当产量法在成本会计中用于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的分配。
比如某个生产车间,月底的时候发现在产品有80件,产成品有20件,当月的生产成本是100元(这里先不去细究这个成本是材料还是人工或者制造费用)。现在需要知道在产品和产成品应该负担的成本为多少。如果你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你会以为,那不简单吗,直接用100元/(80件在产品+20件产成品)=1元就得到的每个产品的单位成本了,事实上这种方法叫做“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因为这种方法假设在产品和产成品都是一样的(或者说两者应该负担的成本都是相同的),所以在产品的成本就是1*80=80元,产成品的成本就是1*20=20元。
但是问题来了,“在产品和产成品都是一样的”这个假设显然有问题,在产品是尚未完工的产品,尚未完工有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原料还没有投入到生产线。比如生产螺丝,需要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结果生产线上要么没有合金钢,要么碳钢的量不够,这个时候你就算有再多人工,机器不停运转你也没办法生产出螺丝。显然这个时候在产品的螺丝和产成品的螺丝成本就不一样,因为两者投入的原料不同。
(2)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不够。还是刚才的例子,生产螺丝需要人工工时1分钟,需要机器工时1分钟,如果生产时间少于1分钟,那在产品应该负担的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就应该小于产成本的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显然两者成本也不一致。
所以(80件在产品+20件产成品)这个算法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实中“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很少有企业会采用,因为它严重违背了事实。现实中,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约当产量法,既然80件在产品和20件产成品不能相加,那就想办法把在产品折算成产成品,这个就是约当产量法的核心思想。比如这80件在产品,完工率只有50%,那这80件在产品就相当于40件产成品,此时就可以用100/(40件折算产成品+20件确实完工的产成品)算出单位产成品为1.67元,完工产品成本就是20*1.67元,在产品的成本就是40*1.67元,在产品的单位成本就是40*1.67/80元。
看到这里基本上约当产量法的原理就懂了,但还没完呢,刚才因为知道完工率是50%,所以才能把生产费用在在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那完工率是什么东西,这个又怎么算呢?
完工率事实上有两种含义:
(1)一种就是前面所说的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原料还没有投入到生产线,投料不足。生产某个产品,需要材料1千克,但你只投入0.5千克,投料率50%,因此在产品的完工率就只有50%,等到剩下的原料全部投入,在产品才能变成产成品。
(2)另一种就是前面所说的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不够。生产螺丝需要人工工时1分钟,需要机器工时1分钟,而生产只花了0.5分钟(机器和人工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就是人工0.5分钟,机器0.5分钟),时间投入率50%,因此在产品的完工率只有50%,等到剩下的时间全部投入,在产品才能变成产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