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是什么?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可谓是艰辛,极力发展重工业,高速发展工业,加重农民赋税,工农联盟破坏了。科技发展迅速,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教育发展也是迅猛。但是发展重工业可是少不了金钱,苏联只能是边建设边积累,剥削本国劳动人民,提出节约运动,压缩人民的消费空间,还有为了提高生产率的斯达汉诺夫运动,让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轻工业一落千丈,人民的幸福指数自然就低了。把富农全拉去建设边疆了,现在的俄罗斯的边疆,可少不了当时被排挤到那的富农们。
延伸阅读
什么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开始?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1936年开展实行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形成标志一说是斯大林上台,一说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标志着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种体制是苏联内部经济落后,外部帝国主义包围的情况下形成的。
前苏联发展模式?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苏联模式又称什么?
苏联模式又称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苏联工业都是国家投资的国营企业,农业是公有制的集体农庄,所以苏联的经营主体是公有制的,工人、农民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企业财产是国家所有的,没有私人财产和个人所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利于国家建立初期的计划、投资、生产、分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建国初期国家基础薄弱时期有其优越性。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内容?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苏联模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苏联模式形成于1936年,标志是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苏联宪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自1922年联盟成立以后,苏联曾制定三部宪法。即1924年苏联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宪法)和1977年苏联宪法。1924年宪法,突出地反映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
1936年宪法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成的特点。1977年宪法则主要反映了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这部宪法是在1977年10月7日,苏联第九届最高苏维埃第七次非常会议通过的。除序言外,共9部分,174条。其主要特点是:确认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规定苏联是社会主义全民国家;人民代表苏维埃为苏联政权组织形式;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核心;实行社会主义联邦制等等。
1977年宪法已于1988年和1990年进行了作了若干修改,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宪法》不再适用。
如何辩证的看待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弊端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2、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无法得到改善,社会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3、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
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一、利:
苏联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二、弊: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