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读后感_有的人读后感600字

有的人读后感有的人读后感

谁读过莫言的《蛙》,《蛙》 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告诉人什么呢?读后感也可以

问题补充:谁读过莫言的《蛙》,《蛙》 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告诉人什么呢?读后感也可以
●作者用了我们很少见到的书信体的形式写作,而就是这一种新颖的写作形式给予了作者莫言先生极大的自由度去在写作过程中不断的注入自己的反思。使得这一种反思的得以潺潺流出而非一种倾泻而出,更易于读者的接受。借用第一人称的角度,读者在阅读中更容受到他的本身考量与感情输出的影响。而杉谷义人作为信件的接收者,作为文学中的那个“第三人”,也就是作者的期待读者。能够在其书信交往的时光流逝里,尽可能的在心中复原那些年的情景,那个跨度长达五六十年的高密东北乡,那个农村的缩影。作者或许也是在极力的尝试客观写作与“还原真实”的张力中保持一种那以理解的冷静,但事实确实我们在那火热的年代里看到了过分宣扬阶级意思形态下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摧残,集体愚昧与无知,更多的是人性丑陋的展示,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现在里,看到了金钱与所谓的封建道德仍在无孔不入的侵蚀着每一个活着者的心灵。 但我还是在睁大眼睛的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人性的熠熠光辉,当读到“姑姑”在捏小娃娃,嘴里念叨着孩子的出生年月的时候,感悟到“姑姑”在有生余年之时的自我赎罪,也在痛苦的自我拯救。“姑姑”是一个悲剧的浓缩:人生最好的的时光莫过于“姑姑”在一开始的华美出场,年轻时敢爱敢恨的煊赫,中年时的执行坚决的“横行霸道”,晚年时凄凉处境下的虔心救赎。其实在这部《娃》中每一个人都是受到了时代的戕害,没有幸免者,但每一个人又都是对立面的施暴者:因为这是一个并不正常的时代,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正义,没有什么超然态度的准绳。包括“我”万小跑也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个施暴者:前妻王仁美的死与其的懦弱是分不开的。见证着痛苦不堪的回忆,也见证历史的唱海桑田。 每一个人都需要反思,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物质的的极度奢靡,却终究是精神的极度萎缩。但愿惊醒“姑姑”的那片蛙声也能唤醒我们陈旧已久的心。

赤脚老妇人读后感是什么

问题补充:赤脚老妇人读后感是什么
●作家的神笔,描写的是一个伟大的赤脚老妇人,将唤起人们对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崇高的敬意。(原文 作者:吴奋勇)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我们学校的食堂。那天,我听完课,急冲冲赶到食堂办公室,刚到门口就听到一个女人在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带零钱,下次再……。”声音很轻,我看到食堂负责人手里拿着一张20元的钱,在犹豫着。我打断道:“不用了,给她整的。”“你真是好人!”“他是我们校长”“校长,你是大好人。”好久没有被称为好人了,心里涌起温暖。从此我记住她,一个卖菜的乡下老妇人,六七十岁,头发黝黑,其中掺杂几根白发,衣着朴素,声音细小有力。好几次,我看到她挑着用布袋装着的菜,来卖给食堂。每次看到她那副可怜相,心就一次震颤。我曾交代食堂卖菜时多关照她。我们经常吃到她生产的绿色蔬菜。我没有主动走近和她打招呼,远远看着,她总是穿着草绿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身材矮小,肯定没有超过一米五,弱不禁风,但她是坚强的,很善良,很朴实,很值得尊敬。她的穿着总让我想起我的在天堂的奶奶,但我奶奶身材魁梧,而她瘦小,满脸写着艰辛和沧桑。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哗而过,我差不多要把她忘记了。本周星期一黄昏,我和两位同事沿着从学校到美洋村的乡间公路散步,我们一边海阔天空地交谈着,一边悠闲地走着,乐在其中。“老师,你们要哪里去?”我们不约而同地回头,我大吃一惊,是她!她自然地放慢脚步,欲言又止。我先开口了。“今天,又到学校卖菜呀!”“是的,今天我挑来60多斤。”“现在家里菜多吗?”“今年,天气不好,菜比去年少了。”“你家有的,要记得都给我们食堂。”“你们是好人,我会的。”好感动,又被称为好人,也许这是她对他人最好的称赞。刚调到我们学校的许老师很好奇向她问起她的家庭情况,她没有拒绝,滔滔不绝地叙述。我听着,又认真打量她,她还是老样子,一成不变的打扮,我突然问:“你今天,怎么没有穿鞋。”“刚才,来得急,顾不得穿了。”时令已经进入冬天了,山风吹来,寒气逼人,她说得很坦然,还不时看着我,我不知道她什么意思。和我们走了一段路,她始终很高兴的样子,也很慈祥。当她说,她的两个儿子年轻的时候因病死了,孙子孙女在泉州打工,她还说:“政府补贴一些给我,我卖一些菜,赚些钱,可以多吃一些”。说这话时,她很轻松也很激动。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从她简单的言语里读到她的坚强和乐观。“你先走,我们慢慢走。”她没有回答我,放开脚步走了,走得很快,很矫健。她不时在回头,我们没有继续走,站在原地,若有所思。她的身子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山路的远处。我们还站着,望着重重山峦,望着满山的苍松竹子,感慨万千。李老师突然说:“这老妇人,实在可怜,没有鞋穿,不是忘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抓了抓我的头,愧疚难当。我们摸着苍茫的夜色回到学校。教室的灯光亮着,学生在晚自修,我又去巡视教室,似乎今晚多了一份纷杂的情绪,本想叫几个调皮的学生用她的身世进行教育,但不敢这样做,我想这样担心会伤到什么。第二天晚上,一个她同村的家长来访,我刻意打听她的情况,其实情况更糟糕,我不忍心把这写出来。说得让我好心痛。就在今天九点多,她突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我惊讶地问道:“什么事。”“校长,食堂的人说你在这,就过来了。”“嗯”我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注意到了她今天仍然没有穿鞋,赤着脚,那皮肤似乎特别的鲜亮。“我带一些地瓜,放在你门口,你尝尝。”我才记起那天,我曾问她有没有种地瓜,她真有心,其实我只是随便问问,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此时我不应该拒绝,我急忙拿出钱包,抽出一张20元给她,她大声回绝,但在我的再三坚持下,她拿着。“给我几张报纸,可以吗”她苛求地说到。我本想问她要作什么用,何必问?是盖小菜苗,还是糊墙;是包东西,还是阅读,这无关紧要,关键是报纸对她肯定是有用的,我顺手拿起刚分发来的一叠报纸给她,尽管我没有翻看,然后又拿出一些旧的。她打开布袋麻利地装着,满满的一袋。她满面笑容,捆好,拧起,往背后一甩,对我笑了笑,该是对我表达谢意,没有再说话,就匆匆下楼了,下楼的声音很轻很细,这是人间最美的乐章,在校园回荡着,在我的心海起伏着。刚才,有人来访,我泡茶,发现茶几下压着一张熟悉的20元纸币,肯定是她没有带走,我愕然了。夜凉如水,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敲打着文字叙述着赤脚的乡下卖菜的老妇人。我能为她做些什么?我把她写进我的文章,把这当成我酝酿好久的系列散文《乡下人物录》的开篇,心里有些释然。赤脚的老妇人才是真正的好人,而且是一个伟大的人。她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晃动,并逐渐高大起来,像开在山野的金光菊,经冬傲霜,无比灿烂!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英语读后感六年级

问题补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英语读后感六年级
●This story tells us that evil can not overcome are just very powerful force for justice,and all evil will be defeated.In life are the coexistence of evil and justice,we should always stand on the side of justice,to use for many kind hearts will melt evil.In day-to-day in the study between students to help each other,that progress can be shared; in society we have to ready to help others,helping those in need to help people; make our society into a warm family.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英语读后感

问题补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英语读后感
●I read Snow White yesterday。It is an interesting story。Snow White is an lovely girl。She is  very kind to people。But her mom died。Her new mom is a bad woman。She thinks Show White is more beautiful than her 。So she wants to kill her。But she was saved by seven short boys。And they live a happy life together。From this story ,we can learn that kind people can be very lucky。The god may pray for them。But bad people must be killed by themselves。So we should learn from Snow White 。We should be a kind person and help each other。

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2000字

问题补充: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2000字
●之前没有看过吴念真导演的电影和舞台剧,也没有坐在电视前看过他主持的节目,甚至没有读过他写过的专栏。直到最近和某个爱好电影的朋友聊到所谓的台湾电影和“小清新”情怀,才知道这个这个身份多样的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作家。《这些人那些事》是他2010年的书籍作品。可是,里面的故事却是差不多了是他一生的记事了。那些仿佛就发生在你我周围的情节,在他的朴实叙述下折射出不一样的细腻的情怀。有亲友,有同事,有战友,那些凌乱穿插在他记忆中的人物,都有着你熟悉的轮廓。“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几个字不再是所有电视剧荒诞剧情的无理推卸,反而亲切自然得如同重逢。我想,谁的生命中都会有那么一群人,可能把他们归类在带着相同特性的群体之内。可他们在不同的时空里,拿他们各自的经历和感悟来交换你的成长与体会,用着不同和语气和你探讨关于生命的微小与宏岸、爱的平凡与伟大。这种道听途说般的阅读,却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曾经忽略的,现在也快要忘却的温暖。吴念真的文字把岁月的灰尘轻轻拂去,我没法再冷静下来看待这场曲折的旅途。那些在路上和我擦肩走过的脸孔都如影像倒转般,又再次和我相遇,和我握手长谈。我们谈话内容,自然少不了小悦悦。他们一遍遍质问我:你不是那个撞到了小悦悦之后便逃之夭夭的司机吧?你不是那个对倒在血泊中小悦悦视而不见匆匆走过的路人吧?我无奈地摇手解释,那些人当然不会有我。他们依然怒目而视,我只得补充道,我一直都关注着这个事件,并对肇事者对无情路人都心存批判。——“可是,然后呢?”——“然后?好像没有了然后……”我没法再把他们的固执当做久别的生疏,他们仍然对我心有失望,却并未放弃不挠的态势。那要怎么做?我们在新闻里一遍遍痛斥路人,在网络上一次次赞扬伸手相助的拾荒阿姨。可我们妄想透过他人的思考和总结来唤醒良知,像是粉丝数量少得可怜的你试图转发一条微博用来呼吁整个社会一般,没有丝毫意义。这事件本身就应该有更多发展的可能,可结果却是悲剧收场。我想除了对于自我的反省,更有对道德及仁爱的拷问。小悦悦可能就是我们家小区楼下的一个小孩,也可能是我们家小孩的同桌,当然也有可能极为不巧,小悦悦就是我们家的小孩。小悦悦无处不在,可是小悦悦事件却只是这个社会阴暗面的一个小缩影。这些人,那些事,不是故事不是小说,它就是我们的生活,都和我们息息相连。因为它关乎人性,关乎爱,是我们血液里温暖。那些在我们回忆里常驻的人,都还希望在冷漠背后,在失望之后,我们能够有更多的热情不熄的力量,希望我们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记住他们笑容,记住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而不是无情地看待本该厚重与壮阔的生命。

"人"是怎么教没的作者:黄玉峰 读后感

问题补充: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教师郝旭东倒在了血泊中,杀他的是一个16岁的高一男生。事先,这个学生花65元买了3把刀带到学校,他还写下了300余字的“死亡笔记”,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就是一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恨社会……我要发泄,我要报复,我的人生毁在老师手上,我要杀老师。”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惊呆了!为什么一个16岁的花季少年,对老师、对学校有那么大的仇恨!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教育,然而教育的缺失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只想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个人说得特别好。这个人并不是以教育家著称的。他写了一篇文章《位育之道》,文章引了《中庸》里的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所谓“安其所,遂其生”。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充分发展,不是为了做“工具”。说这话的人叫潘光旦,很多人大概知道这个人是个社会学家,但不知道他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他是梁启超的学生,费孝通的老师。250年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明确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以前像个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以上这些论述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在人的教育上,必须符合“天道”,让人符合天性地成长。前两年主流媒体一直在宣传“赢在起跑线上”。有一个6岁的孩子,写了两本书,当时几十家电视台在宣传他。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谷永立来找我,我把两本书看了一下,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神童,这完全是在培养扭曲的人!在做节目时,我读了几段他的日记:今天做节目的有很多是中国名人,许多人跟我合影,想占我的便宜。我吃饭都是人家送上门来请我吃,谁都想巴结我。本来我的校服还蛮干净的,没想到拿到洗衣房里去洗,越洗越脏。我看那些洗衣服的人是不想干活了,也不想要工资了。整本日记不满两万字,但充满了嫉妒、仇恨、霸道……这哪里是教育,完全是的毒害一个孩子!更可怕的是,全国各地还请他做报告,媒体不断炒作。后来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起跑线上不要急于定输赢》。如今的教育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是不考虑怎么育
●“人”是怎么教没的作者:黄玉峰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教师郝旭东倒在了血泊中,杀他的是一个16岁的高一男生。    事先,这个学生花65元买了3把刀带到学校,他还写下了300余字的“死亡笔记”,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就是一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恨社会……我要发泄,我要报复,我的人生毁在老师手上,我要杀老师。”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惊呆了!为什么一个16岁的花季少年,对老师、对学校有那么大的仇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教育,然而教育的缺失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只想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个人说得特别好。这个人并不是以教育家著称的。他写了一篇文章《位育之道》,文章引了《中庸》里的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所谓“安其所,遂其生”。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充分发展,不是为了做“工具”。说这话的人叫潘光旦,很多人大概知道这个人是个社会学家,但不知道他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他是梁启超的学生,费孝通的老师。    250年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明确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以前像个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以上这些论述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在人的教育上,必须符合“天道”,让人符合天性地成长。    前两年主流媒体一直在宣传“赢在起跑线上”。有一个6岁的孩子,写了两本书,当时几十家电视台在宣传他。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谷永立来找我,我把两本书看了一下,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神童,这完全是在培养扭曲的人!在做节目时,我读了几段他的日记:    今天做节目的有很多是中国名人,许多人跟我合影,想占我的便宜。    我吃饭都是人家送上门来请我吃,谁都想巴结我。    本来我的校服还蛮干净的,没想到拿到洗衣房里去洗,越洗越脏。我看那些洗衣服的人是不想干活了,也不想要工资了。    整本日记不满两万字,但充满了嫉妒、仇恨、霸道……这哪里是教育,完全是的毒害一个孩子!更可怕的是,全国各地还请他做报告,媒体不断炒作。后来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起跑线上不要急于定输赢》。    如今的教育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是不考虑怎么育“人”,不考虑人性格的完善,不考虑人的成长规律,不考虑求真、求善、求美,把“人”丢了,“人”不见了。    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我参加过高考命题,也担任过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阅卷前,我们中心组的五个高考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几乎没有一道主观题大家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奇迹般的完全一样,但打开命题人的标准答案一看,全错了。如果说连我们的答案都不对,又怎么要求学生呢?    举个例子,上海考区某年出了这样一道题。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春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问:这首诗通过什么和什么(用诗中的句子)写出了春天的什么?    标准答案竟是:通过“花初见”和“絮未飞”写出了春天的“短暂”。    试问:花刚刚开,柳絮还未飞,你怎么就知道春天短暂?    其实这首诗,并非写春天的短暂,而是在写作者思乡——春天刚到就回去了,所以后面写道:“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这是羡春,是思乡!不是在写春天之短暂!    如今的教育就是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训练学生迎合出题人的意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美国当代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做出选择。”我们的教育正是如此。    我们的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那无止境的题海中,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被剥夺了,生活乐趣被剥夺了,独立的人格没有了,不会思考,只会人云亦云。    教学好像流水线    教学好像车间中的流水线,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都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琢符合“标准”的零件。    如今上课不读书,下课不看书,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唯独缺少真正的读书与学习,更缺乏探求真理的兴趣与愿望。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收集了用同样一句话作开头的套文:那句话是“屈原向我们走来”。    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    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跳入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    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2008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好奇心”,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那是为什么?我感到好奇……”    我们再看一看法国2008年的考题: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理科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3.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有关“德行”的论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    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新加坡高考作文题:    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对比一下,我们真是惭愧!这样的题目,没有读过许多书,没有独立的见解,是无论如何回答不出来的。    冠以科学的名义    在教育界,几乎年年有新的举措、新的理论,很多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来折腾。一会儿一期课改,一会儿二期课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来三期课改了。    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梅特里写过一本小册子《人是机器》,他在里面说:“事实上,所有别的注释家们直到现在只是把真理愈搞愈糊涂而已。”“人们只是由于滥用名词,才自以为说了许多不同的东西,实际上他只是在说一些不同的词或用不同的声音,并没有给这些词或声音任何真实的观念或区别。”    依我之见,这20多年来几乎所有专家的理论其实也并没有为教育理论增加什么新东西,反而把问题越搞越糊涂,使其离真理更远。    下面我想特别针对几个当今基础教育界流行的“科学”的观点剖析一下。    1.关于减负问题。    现在媒体上把“减负”叫得震天响。教育部门有规定,谁增加学生的负担,就按照一票否决制,不能评级。教育是复杂的事业,最忌笼统地提口号,搞一刀切。一方面教师不得不减少课时,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所谓的成绩拼命加班加点,并且号召学生们去补课。这种政策是在号召大家做双面人,讲一套、做一套。    2.关于死记硬背问题。    打人文底子,是一定要背要记的,死记硬背可以内化为人文素养。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死去活来,先死后活”。    为了提高人文素养,学生一定要阅读、背诵一些中国古代的诗文。我教学40年,深知拼命做习题与提高语文水平无关;而大量地阅读、背诵,大量地积累,语文水平自然提高了。韩愈云:“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3.关于传承与创新问题。    我认为不要在中小学过分提倡创新,并不是说不要保护孩子们的灵性。恰恰相反,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扼杀了孩子们的灵性。他们提出,对于学生的思想要正确引导,提倡写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    有个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星期天,我们去中山陵了。我看见后面一个孙中山像是站着的,再到里面,看见一个是躺着的。孙中山的脸都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玩儿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就回家了。    你看,多么有灵气!将来一定是研究问题的高手。可是老师说,要写有意义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么写什么。    过度强调科学主义的结果是,把自己所信奉的一套,都冠以科学的名义,把人的力量无限放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毫无敬畏感。    教学活动的技术化    过分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造成一切教学活动技术化、规范化,教学变成可批量操作的行为,凡事一刀切,什么都要量化。上课有固定的模式:复习几分钟,讲解几分钟,提问几次,用多媒体要占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上面有没有批红,红的有多少。    教学上的科学化与技术化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一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指导,一是形而下的机械操练,目的只有一个,试图找到“举一反三”的好办法。    188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说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专家都想把科学实验室里的东西拿到课堂里来试验。”他认为这不行,因为教室不是实验室,教室里面对的是人,所以要将科学原理转为教学经验“需要居间的力量”。“居间的力量”就是要有人能将理论融会贯通地用到实践中去,这个人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能力。他批评当时的美国教育界有一种“科学化的冲动”,他说:“科学的冲动只会给教学带来混乱。”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你可以大致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和计划,但课堂上学生会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全部预测到的,怎么才能做到科学有效?你只能依靠教学中的智慧与艺术,依靠你的学识来处理这些问题。    就这样,朝气蓬勃的少年成了俯首帖耳、谨小慎微、唯答案是从的学习的奴隶。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养成了一种双重人格,他们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当校长、老师大呼“素质教育”的时候,他们知道实际上要的是分数;当学校教育他们为人要忠诚讲诚信时,他们知道为人需乖巧,要找关系……杜威说:“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整个社会整个成人阶层,对他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后者面前一文不值。”

版权声明